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史铁生的微笑 
苗向东他的微笑
①史铁生去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因此变得模糊,反而更清晰。我在书刊和网络上查史铁生的照片,发现他的表情都是微笑的。
②史铁生先生1972年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每周要靠三次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每次透析完后,他全身乏力,而且特别累。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每次都有一种在鬼门关转一圈的感觉,这些都是对他精神的折磨和肉体的摧残。上苍似乎把所有的病痛都让他扛。如果把我们搁在他的位置上,长年累月坐在他的轮椅上,我们是否能够顽强地思考、坚定地写作?是否还笑得出来?
③他留给人们记忆最深的是他的笑容。我第一次见着他的微笑,是在一次电视采访的镜头上。他微黑的脸上不时闪过近乎顽皮的表情,脸上绽放的微笑纯净如云,明亮似水。他从容淡定,几乎可以让人忘记他是一位重症病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温秋阳17年前曾
经采访过史铁生,至今留存在她脑海里的是史铁生那最温暖的笑。作家黄艳梅在一次笔会上认识了史铁生,她好奇地问史铁生:“史老师,您在小说中曾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那地方好玩吗?”史铁生马上露出笑容说:“那是地坛,是一个宁静的去处,也是上帝对我的苦心安排。”那微笑,是忘忧的笑、灿烂的笑。
④我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他作品里透出来的微笑。多年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被深深打动。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强者,永远从容着的强者。他的作品呈献给大家的是阳光般的盈盈笑脸,他的微笑诚挚而灿烂。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他的职业就是生病,48年来大约有一半时间用来生病。我可以感受到他通过文字传递的一种乐观的气息,我可以猜想到他的笑脸一定是很自信、很灿烂的,他的目光中没有焦躁和忧虑,流露出的是坚毅和乐观。
⑤他的人生就是一部苦难史,但他始终微笑着。史铁生的名言就是:“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他直面人生苦难,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微笑着面对挫折,微笑着接受幸福。
⑥他的人生,是为别人微笑而活着的。他用笑容温暖别人。《我与地坛》中写道,有一位
朋友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原来他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努力读书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让母亲微笑,为了使母亲开心并感到骄傲。2011年1月4日,也就是他“60岁生日”时,他的家属举办了史铁生追思会,按他生前的意愿要求,人们不用穿黑衣服,不用献花圈挽联。会场上悬挂的巨幅照片中,他也是开怀笑着的,而且笑得最灿烂、最美。他希望人们记住他温暖的笑容。
⑦史铁生把握了人生真谛,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苦难,这才笑得出来,才笑到最后。
35.文章③—⑤段依次写了史铁生哪三个层面的“微笑”?请简要概括。
36.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在内容上强调了什么,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7.史铁生为什么能始终微笑?
38.简要说说史铁生为什么希望人们记住他温暖的笑容。
【答案】
35.①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微笑;②文学作品里透出来的微笑;③直面人生苦难的微笑。
36.①内容上强调史铁生面对苦难时的顽强超出常人。②结构上照应开头,承接上文,过渡到下文写史铁生的种种微笑。
37.因为他把握了人生真谛,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苦难。
38.①想给人们留下自信乐观的印象。②想告诉人们他一生面对苦难是坚强而从容的。③想鼓舞人们积极快乐地生活。
【解析】
35.本题从语段的内容中可以概括出来,其中第三段主要写了史铁生面对生活的苦难常常露出微笑,第四段和第五段开头一句已经高度的概括了史铁生微笑的内容。即文学作品中的微笑和直面人生苦难的微笑。
点睛:概括的操作思路是: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
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
36.本题解答时一般从两个方面思考作答,一是在内容上起到的作用,二是在结构上起到的作用。本题中划线句在内容上强调史铁生面对苦难时的顽强超出常人。在结构上照应开头,承接上文,过渡到下文写史铁生的种种微笑。
点睛: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答题模式: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内容上)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结构上)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37.结合文本可知文章的最后一段即是史铁生为什么能始终微笑的原因。“史铁生把握了人生真谛,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苦难,这才笑得出来,才笑到最后。”联系这句话和文章的内容可知答案。
点睛: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
38.本题探究史铁生为什么希望人们能记住他的微笑,根据文本的内容尤其是文章的主旨来看,史铁生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是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的。他把握了人生真谛,超越了自我,超越了苦难,这才笑得出来,才笑到最后。也就是他想告诉人们的原因,一是要以微笑乐观的面对生活的苦难,二是鼓励人们在人生中也应微笑面对生活。
点睛:本题属于考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解题思路: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
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提问方式:本文阐发的主旨 是什么?/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的中心。 答题模式:本文通过对……的叙述或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抒发了作者……情感。A、 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