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背诵本诗。
2、理解全诗大意,领悟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全诗大意,领悟诗的意境。
难点: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朗读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呢?(李白)
同学们,在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李白眼里,乡愁曾经化作了那一轮明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李白的另一首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① 了解作者、作品,背诵本诗。
② 理解全诗大意,领悟诗的意境。
③ 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解题生读题目。(要求读正确)从题目中这简简单单的六个字中你知道了什么?(时间:春夜 地点:洛城 就是哪里?今河南洛阳事情:闻笛 闻就是?闻笛就是?)这笛声勾起了李白心中怎样的情感呢?就让我们梦回千年和李白一同去感受一番。
4、介绍作者
李白,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盛唐时期诗歌的代表人物。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走进诗歌,划分停顿。(听录音,划分节奏。)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学生展示:个人展示。小组展示。
2、小组合作翻译诗句。(试着用通俗易懂,颇具文学特的语言描绘画面。)
学生展示:个人展示。小组展示。
总结:不知谁家的玉笛吹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整个洛阳城。就在今夜,听
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调,谁不会萌发思念故乡的深情。
三、再读古诗,体会感情
1、在这首诗中,你品到了什么呢?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赏析: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散”字准确的表现了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地,勾出了多少旅人的情思。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赏析:“柳”和“留”是谐音,古人往往用“折柳”送别,有挽留、不舍之意,在这首诗里“折柳”应是一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何人不起”强调思乡之情是一种普通情绪,“故园情”则点明主旨。“折柳”是关键。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追问:诗人是如何传递出这份情感的呢?
① 运用了精妙的词语。暗、散、满、夜、情。
② 借景抒情。笛、风、柳。
四、总结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在洛阳夜深人静的时候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发了自己闻笛时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长相思·山一程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六、课堂检测
1.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
3.关于本诗的“关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玉笛 B.春风
C.折柳 D.此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