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有反转趣味的古诗
第1首: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这首“咏雪诗”在民间流传很广,还有类似的版本,把“飞入芦花都不见”改为“飞入梅花都不见”。
第2首: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璠桃献至亲。
首诗也有多个版本流传,不管是唐伯虎也好,解缙也好,纪晓岚也罢,总之是给一个老太太写的生日祝寿诗。
在这种喜庆的日子里,大家都会说些吉祥如意的话。但是这首诗故弄玄虚,第一句听起来仿佛是骂人,一下子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然后第二句,话题一转,忽然将第一句的“辱骂”变为“赞美”,张弛之间,令人赞叹。
而第三句则又来一次“峰回路转”,依然是欲扬先抑,到第四句才用“东方朔偷仙桃”的典故来表示儿孙的孝顺之情。这种反转的效果,类似现在各种所谓“反套路”剧情。虽然这首诗不算什么大作,却是才气过人,妙不可言,妙趣横生,自然是赢得众人喝彩。
第3首: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这首诗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所写。我们看现在的诗句,似乎没有什么翻转的,但其实这首诗背后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清代扬州有许多盐商,这些人很有钱,喜欢附庸风雅,经常邀请文化人一起吃饭。有一天,有一个盐商在扬州平山堂设宴,宴请金农等著名文人。
大家喝酒过程中,为了助兴,就开始了“行酒令赋诗”的活动,要求是酒令必须包含““飞红”两字。
到了某个盐商那里,他没有什么文化,想了很久也想不出来。其他人就笑着说:“罚酒,罚酒。”这时候盐商拍了拍桌子:“有了!柳絮飞来片片红!”
在座有不少文化人,就忍不住笑了:“这是杜撰的诗吧。哪有柳絮是红的呢?”还有人说:“是不是你喝多了酒,把柳絮当成桃花了?”
盐商被大家嘲笑,脸有些难看。这时候,金农就出场解围了:“大家有所不知,这是元代
诗人歌咏平山堂的佳作,他引用的很恰当。我记得原诗是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
其实这首诗哪里是元代人所写,根本就是金农临场发挥,依靠过人才华为盐商解围。大家一听这首诗,都是赞叹:“妙啊!照着夕阳的柳絮,映着桃花的柳絮,为什么不可能带着红呢?太厉害了!”
于是大家纷纷赞誉盐商的博学,夸得天花乱坠。有些读书人当然也知道这都是金农出力,不过看破不说破,也都不停给盐商吹牛。
咏雪诗盐商自己心里清楚得很,等到第二天,盐商就给金农送去一千两银子作为感谢。本来“柳絮飞来片片红”是一句违背生活的诗句,是一句让人发笑的诗,但是经过金农这么一反转,峰回路转,反而变成了一首有意境的好诗。
第4首:一窝两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食尽民粮千万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首诗同样是佚名诗,有说是纪晓岚所写,也有说是李调元所写。诗歌所写乃是麻雀,前两句相当普通,让人觉得诗句内容很低劣。
而后两句一出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别开生面,跌宕起伏,通过一种强烈的反差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于是,这首诗不但是它对麻雀的谐趣调侃,而且指桑骂槐,借此言彼,对古代那些尸位素餐的无能官员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你们吃了老百姓这么多民脂民膏,简直就是蠹虫害鸟!为什么人间没有几只凤凰,却都是你们这些黑心麻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