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鉴赏(荟萃100首含答案)
1.                                                                          村夜 咏雪诗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
用自己的话把“月明荞麦花如雪”一句的意境描绘出来。
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了感情的变化。这种感情变化的过程是:[ ]→想排遣烦闷→[ ]
【答案】【小题1
七言绝句
【小题2
白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白雪。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倍感欣喜。
【小题3
孤独寂寞  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断诗歌体裁的能力。诗歌种类繁多,依据不同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按语言,可以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格律,可以分为律诗和绝句。结合诗歌内容,.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
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去了解诗句所写的内容,根据语境,用艺术的表达方式进行描写。其中,可以运用修辞手法以及细节描写,但切记一点,描写不是翻译,不能将其当做翻译来写,要根据其内容进行想象和拓
展,并要与主题结合。多运用带有情感彩的词语会使你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示例:白的荞麦花,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犹如一片耀眼的白雪。诗人精神为之一振,倍感欣喜。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品味即可。结合诗歌内容,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了感情的变化。“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 独出门前望野田”写出了诗人想排遣烦闷;“月明荞麦花如雪”写出了诗人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
2.天平山中
[]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①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花。
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答案】【小题1
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金黄枇杷。
【小题2
“送”字是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描述画面的能力。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化。示例: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滋润。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金黄枇杷。
本题考查重点词句在诗歌中的作用和品味关键字词的能力。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鉴赏诗句可以按照如下方法:方法+效果+情感,解答时必须要结合具体的词句。结合语境,“送”字是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
3.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妙?为什么?
2)诗中描绘了迟春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2)本题是对诗人思想情感的考查.诗人借助于白雪的情绪和姿态,展现了自己对春意的热切期盼,且以冬雪喻花,形象生动,引人联想,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彩,表达对春意的赞美.
答案:
1)一个“都”字,展现了诗人失望、遗憾之情,诗人渴望“芳华”,但新年却仍未如愿开放,展现了诗人急切的心情.一个“惊”字,写出了诗人初见草芽时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这样一怨一喜,既使诗意跌宕,又极好地表想了诗人对春意的赞美之情.
2)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意的盼望,对自然景的热情讴歌.
译文:
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
【解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的诗人韩愈.表现了诗人突见春萌芽时惊喜的
心情.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本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4.木兰花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①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①攲:倚、依。
作者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与君分别之后,再也不知道行踪;
2)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
3)希望入梦,梦中寻,可是“梦又不成”,灯花燃尽,最后一点希望也成了泡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词内容的能力。作答此类题,应仔细阅读诗词,理解词中每句话的意思,进而理解诗词的内容。这首词描写思妇念远的愁情,发端句“别后不知君远近”是恨的缘由,因不知亲人行踪,故触景皆生出凄凉、郁闷;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抒写了远别的情状与愁绪。“渐行渐远渐无书”,一句之内重复了三个“渐”字,表明书信渐渐减少,最后书信不通,音讯全无;“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为了摆脱苦状的现实,急于入睡成梦,故特意斜靠着孤枕,幻想在梦中能寻觅到在现实中寻觅不到的亲人,可是连仅有的一点小小希望也成了泡影,最后连那一盏作伴的残灯也熄灭了。因此,作者有“恨”。
5.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江州时。
诗人运用了哪种手法,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题1
侧面描写(侧面烘托),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角度来描写夜雪。
【小题2
通过间接写雪的厚重,说明他彻夜难眠,表达了自己此时(谪居)内心孤寂、惆怅的情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写作角度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细读诗歌,抓住诗中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及写作技巧。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描写的是“夜雪”,首句从触觉写起,通过“衾枕冷”,暗示雪之重。次句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窗户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雪深。三四句从听觉的角度着笔,“折竹声”于深夜时闻,衬托了冬夜的寂静和雪之重。
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反复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根据诗中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揣摩诗人情感,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结合整首诗及写作背景来理解。“时闻折竹声”一句说明了雪压断了竹竿,突出雪之大之重;以声静,烘托出雪夜之静;说明诗人彻夜未眠,流露出诗人被贬独居的孤寂、凄苦之情。
6.阅读陈陶的《陇西行》,完成问题。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
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①陈陶:唐朝诗人。②陇西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战争。③貂锦:将士。④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1)本诗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提携玉龙为君死”语意最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联系诗歌内容,简析“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誓扫匈奴不顾身
2)“可怜”句紧承前句,“犹是”句荡开一笔。丈夫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虚实相对,写出了战争的残酷,造成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
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对战争的厌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默写能力。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结合语境可知,“誓扫匈奴不顾身”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提携玉龙为君死”语意最相近。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这类题型,要读懂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理解诗歌写作背景,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比衬托等),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歌情感与风格,掌握这些知识点,就能很好答题。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可怜”句紧承前句,“犹是”句荡开一笔。丈夫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虚实相对,写出了战争的残酷,造成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对战争的厌恶。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望夫石
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
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______”一句意思相近。
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
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