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意境的诗未必不是好诗
作者:马志伦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11咏雪诗
        内容摘要:有意境的诗是好诗,直白的、缺少甚至是没有意境的诗,也未必不是佳作,两者可以并行不悖。
        关键词:意境 含蓄 直白
        同样是送别诗,唐代诗人张籍写的是: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送梧州王使君》)而唐代诗人郑谷写的是: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后人在评论这两首诗的时候认为郑谷的诗写得比张籍好,理由便是张籍的诗虽有景有情,但缺乏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太直白,没有韵味,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郑谷的诗则通过江头春,杨花柳絮,离亭宴饯,暮霭风笛,含蓄地写出了离情别绪,特别是最后一句,内涵丰富,将离别的伤魂,各奔天涯的愁思,漫长旅途的无边寂寞,充分地表达出来,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也就是郑谷的诗有意境,张籍的诗无意境。
        有意境的诗当然是好诗,无意境的诗是否就不好了呢?有意境,含蓄;无意境,直白。然而不少直白的诗也都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比如唐朝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得很直接,由于真实地写出了很多人共有的感触和心理,所以历来传诵。唐代罗隐的《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意思浅显,明白如话,因为如实地传达出特定境遇中的特殊心境,故而能博得不少人的同感。清人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明白无误地道出了诗歌创作不能简单模仿而要创新的道理。也许这些诗从意境的角度讲,缺少些许含蓄,没有联想和想象的余地,很是直白,但直白只要不是恶俗与低下,未必不是好诗。如果诗歌本身有些趣味,倒也能让人玩味,就像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咏雪诗,被人认为俗不可耐,毫无意境可言,不过因为戏谑幽默,却也别有风致。文学作品具有认识、审美、教育和娱乐等多重功能和价值,也许我们大多是从审美这一方面的作用去评判一首诗的优劣,忽略了其他几个方面的作用评价。因此,以有意境作为好诗的唯一标准是片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