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大纲要怎么写?
一般情况下,毕业论文的写作分为以下环节:确定选题意向→确定指导教师→确定选题→收集材料→拟定提纲→写开题报告→导师审阅开题报告→撰写初稿→教师反馈审阅初稿意见→二稿写作与审阅→提交终稿与评定成绩→组织答辩→给出答辩成绩。由此可见,提纲是从事起草、形成文本结构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写作中,不少学生不会写提纲,或不习惯于写提纲。结果,在盲目的材料堆砌中造成层次不清、纲目混乱、前后重复等现象。本文主要探讨毕业论文大纲如何拟写。
一、毕业论文大纲的作用
大纲在论文写作中具有普遍性效力,是论文草拟时有序展开的“路线图”。大纲写得越详细,写起来越省力。据有关统计资料证明,世界上先拟定大纲,然后按大纲进行写作的科技人员,约占总人数的95%以上。
论文的大纲,类似建筑工程中的图纸,可以帮助作者勾勒出全局的框架或轮廓,形成完整而有序的程式安排。大纲的编写,意味着论文框架的生成,意味着从无序走向有序,也意
味着感性意图被转化为理性的整体蓝图。有了大纲,意味着“理扶质以立干”,写起来,就有了可依据的图式,便于“文垂条而结繁”(陆机《文赋》)。事实上,拟定大纲的过程,本身就是理顺思路的过程。
经过大纲上反复的推敲和思考,思维会更加周密,布局会更加有序,反映到行文内容和结构形式上,自然层次分明,有条有理。这就是古人所谓的“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不写大纲的同学,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写大纲的方式,没有形成“规划”的习惯。在现代网络、图书、报刊等资料极其丰富的情况下,毕业论文作者往往通过现有资料进行剥离、组合。相当多的学生平时写文章没有写大纲的习惯,在“草鞋无样,边打边像”的盲目行动中“摸石头过河”。到了写论文,就来一个“文心钓论”,将“钓”来的零甲碎片一块块地“缝”起来,结果是义脉不贯,臃肿重叠。论文写作与文学小品写作截然不同。写诗,写散文,往往是“意识流”的过程,确实有点“草鞋无样,边打边像”的味道。因为文学作品,是情绪化的,感悟性的,事先定出逻辑框架反而会成为性情表达的桎梏。而学术论文是理性化的,是研究成果的表述,需要在一种有序的逻辑框架中进行。
大纲缺失,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总体的思路,写了一部分,觉得不行,推倒再来,造成时间、精力上的浪费;二是写出来后,会出现纲目混乱、层次不清、逻辑不畅、分类不当等问题。这正如修建宫室,事先没有清晰的图纸,凭感觉修建,结果建到中间又拆,劳民伤财,或等到建成后,出现缺乏统一规划的问题。古代文论家早已指出,文章“若筑室之须基构”,需要“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 (《文心雕龙·附会》)。
可见,大纲的作用,相当于建筑中的图纸,“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李渔《闲情偶寄》),标明结构的各部分之间按一定的组合关系联结序列,使具体操作时有“图式”可依。
二、如何写论文大纲
毕业论文的大纲,可分简纲和细纲两种类型。
简纲一般用标题式语言标出纲目要点,概括出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列出主要的纲、目,写明分为几个部分,几个层次,及相应的中心、重点、主要观点、结论等。简纲拟定时,只需要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甚至可以用词与词组加以提示,把材料名目与相应的论点组织、串连起来,编成有机的序列即可。它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是,由于这类大纲的内容是高度浓缩的,除非作者事先深思熟虑,做到了心中有数,否则会在具体内容展开时遇到困难。细纲不仅有框架,有纲目,而且有内容,有细目。换句话说,它在标明文章各部分标题的
同时,还常用完整的句子把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概括出来。细纲需要写出的内容有:标题;序言要点;章标题;章标题下节标题(或节内容提示语);节标题之下层内容提示语;层内容要点及所用材料(论据、例证、数据、图表、公式的名称);结束语要点。必要时,对于部分之间联系、过渡问题,也应当用提示性语言或关键词标识出来。由于这类大纲具体详细,因此行文时就能依次展开,比较省时省事。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写作对象的难易程度、自己对内容的熟悉程度以及论文题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简纲还是使用细纲。由于本科毕业论文的篇幅较长,一般在万字左右,加上初学者
需要细密排序,因此,最好是使用细纲方式,写出三级或四级纲目关系的布局安排。论文写作过程中,草拟初稿是文本初型生成的基础,所以需要精心打造。
大纲用序号排成逻辑序列。其间文字的表述可用标题式,可用句子式,也可二者交插使用。多数情况下,表示大小题目用标题式,表示内容用句子式。所涉材料自然不能“和盘端出”,而是标记出其名称,并提示出某书某页,便于寻查。
论文正文的纲目排列方式有交替式、队列式和纵贯式三种。
交替式意味着汉字序数词和阿拉伯数字交替出现,通用的方式是:一、(用于章标题);(一)(用于节标题);1、(用于分层内容);(1)(用于层内几点问题)。交替式纲目排列在文科论文中使用较为普遍。
队列式即用阿拉伯数字分级排列,章标题的编号为“1,2,……”;节标题的编号为“1.1,1.2,……”,“2.1,2.2,……”;层标题的编号为“1.1.1,1.1.2,……”,“2.1.1,2.1.2……”。队列式纲目排列在理科论文中使用较为普遍。纵贯式不分级次,结构上除了开头和结尾,本论部分只用序数词单线排列,一排到底。它适应于细目繁多而相互之间呈平列关系的内容。序号用“一、二、三……”或“第一、第二、第三……”,内容繁杂的可达二三十条。这种写法在毕业论文中属于少数现象。
三、毕业论文大纲写作细节
初写论文者编写大纲时,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毛病:纲目不清晰,分类不妥当;各章节各自为政,关联性不强;整体思路上的逻辑关系不顺;不同论点相悖逆;前后论述出现重复现象;不同段落的笔调不一致;对矛盾不会思辨,出现片面;分类不准确;对例外没有排除;层次之间衔接不紧,过渡不顺,等等。在拟定大纲时就应注意此类问题,大纲写出来后,更要反复、细致地推敲,琢磨,调整,增删,纠正其中的问题,使之逐步达到完善。
推敲大纲时要考虑的问题有:框架是否完整?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分论点能否成立?论证有没有疏漏?小标题是否合适?题、文是否相称、符合?结构安排、章节划分在逻辑上是否合理?义脉联结是否紧密?有没有跳跃、过渡不顺的地方?材料安排是否恰当?
为便于推敲,大纲最好写在16 开(或A4)大纸上(便于视觉上的整体把握)。两边留出空处,先在中间写出纲目框架,再利用两边的空白处加以补充,调整,更换。推敲大纲要反复地进行,最好是持续一段时间,与查寻、核实资料结合起来,直到理顺思路,形成规整的框架为止。下面是草改中的大纲样式:
事实上,在大纲的起草和推敲过程中,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在搜罗、思考,即从自己大脑信息库和所收集的材料中反复地搜索、归纳、提取有用的材料,并进行文献查阅,了解涉及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使之和相应的内容配合,以形成文章的完整构架。
四、毕业论文大纲写作要求
论文提纲怎么写编写大纲,应注意下面三点要求:
1.确立主旨,通盘考虑。主题不明,纲目就不到汇聚的中心。拟定、推敲大纲时,一定要
紧扣主题,在主题思想支配下整体地、综合地布阵,力图“举一纲”而使“万目张”。这样,可以防止节外生枝、脱离主旨而论述。清人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刘熙载:《艺概·经义概》)。大纲布局,犹如一盘棋,一定要整体地考虑,使每一“棋子”都能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
2.理清思路,有条不紊。大纲体现着作者的综合构思能力。它不能只看外在形式的部件排列,关键的是内在思路的有序延展和融会贯通。作者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展开的内在义脉。外在形式要服从内在思想表达的需要。分类是理清思路的重要内容。分类时要注意标准统一,防止因分类标准不一致而引起混乱现象。比如有些同学的论文是某人“学术思想综述”,同一阶次的分类出现人生阶段、学术思想变化阶段和学术成果的表现形式三个标准,这就造成了内容的重复、交叉,显得杂乱无章。另外,形式上、逻辑上的完整与通畅,衔接、过渡、转折的自然和谐,也是必须考虑的。
3.高度概括,立定格局。大纲是全文外在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做好、“立定”,全文分多少章、多少节、多少层,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可依靠的蓝图、路标。当然,这个蓝图和路标,一定要高度概括,简洁明了,不宜过于繁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