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名的从无到有
作者:赵晨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1
        [摘要]较早的一些古代书籍原是没有书名的,不少书名都是后人在文献校理过程中产生或确定的。大凡图书都有书名。书名是一本书的标志,一本书的眼睛。书名取得好,既能突出书的主题、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可以吸引读者。古代书籍命名的方式多种多样。
        [关键词]古代书名 作者 内容 命名方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指南录008701
       
        现代人著书,书名多种多样。书名是书籍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体现著者的境界、感受和对学问、对人生的缱绻情愫,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与旨趣。然而,中国古代的书名从
无到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一、先秦古籍大多无书名
        孔子编订的六经除了《春秋》外,《诗》《书》《礼》《乐》《易》的名称都是后人加上的。其实就连《春秋》也算不了书名,那时对编年体史书都这样称引。如《国语楚语上》申叔时说:教之以春秋;《墨子明鬼》篇: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孔子的这部《春秋》是根据《鲁春秋》编订的,所以也就以《春秋》名之,实际上不过是旧称沿用罢了。
        先秦诸子的著作,在刚开始时,并无书名,并且大都以单篇的形式流传于世。后来由后学者编辑整理成书,并冠以某某子,如《墨子》《庄子》《老子》《孟子》等。由于是古代对读书人的尊称,他们所著之书,被后人称作子书。这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人名的替代,并无什么意义,一点也不像书名。
        到了战国末年,人们渐渐开始重视书名。秦相吕不韦编的《吕氏春秋》是目前已知最早自己命名的书籍。西汉时期,一些古籍仍然没有书名,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如此。东
方朔把它称为《太史公》,也有人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书》等。魏晋以后,该书才最终以《史记》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