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明月的古诗《生查子·元夕》原文译文赏析
《生查子·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照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泪湿:一作:满)
【译文】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犹如白昼。
与佳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上柳梢头之时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故人,相思之泪沾湿了春衫的衣袖。
【解释】
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时机。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进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
月上:一作“月到”。
见:观察。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赏析】
明代徐士俊认为,元曲中“称绝”的作品,都是仿效此作而来,可见其对这首《生查子》的赞誉之高。此词言语浅近,情调哀婉,用“去年元夜”与“今年元夜”两幅元夜图景,呈现一样节日里的不怜悯思,仿佛影视中的蒙太奇效果,将不同时空的场景贯穿起来,写出一位女子悲戚的爱情故事。
词的上片是女仆人公对一年前与情人约会的回忆。首先明确地交代了时间,点出了词的题目。接着用“花市灯如昼”一句描写了当今风光。花市,每年春天进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民间风习。花市未收,华灯已上,照射得犹如白昼一般,——这就写出了元夜的繁华喧闹。由于是三五之夜,此刻那缓缓升起的一轮明月,正爬上柳树的枝头。灯、月交辉,已经为节日增加了异彩;而在婀娜多姿的柳树的衬托下,明月更显得妩媚多情,仿佛在凝视着人间的一切。
这里写“灯”,写“月”,当然紧紧扣住了“元夜”的特点,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设置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下文将要写到的人事的美妙。这
“人事”自然是指女仆人公与情人的约会。你看,她止不住内心的欢悦和感动,最终道出了只属于她与情人之间的隐秘:“人约黄昏后。”有了上面的渲染和铺垫,这约会便显得无限甜美和温馨。女仆人公只用一句话轻轻点出,而把约会的详细情事推到“幕后”,不仅多少表现了少女的羞怯,令人想见她的欲言又止的情态,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宽阔的想象空间,从而表现了刻画人物心理与剪裁的精湛技巧。
描写月的古诗下片是女仆人公直抒当前境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心情,与上片恰好形成鲜亮的对比。在再度点明
那一特定时间后,仍从“月”与“灯”着笔,而以“照旧”二字简而言之,只是由上文映带,这就省去了不必要的笔墨。但对人事的叙说有所强化:“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虽然着墨不多,却也勾画出了一位难过美人的形象,读者从她的衫袖上泪水之多(“湿”)不难看出她感伤心情的浓重。这完全是由“不见去年人”所引起的。尽管造成这种可悲的现状,是由于某种缘由而临时离别,还是由于外力的强制而永久分手,我们不得而知,因而无法判定那种感伤心情是离愁别恨,还是失恋的悲伤,不过从女仆人公深切的怅惆之情中,还是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极大苦痛。下片是女仆人公直抒当前境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心情,与上片恰好形成鲜亮的对比。在再度点明那一特定时间后,仍从“月”与“灯”着笔,而以“照旧”二字简而言之,只是由上文映带,这就省去了不必要的笔墨。但对人事的叙说有所强化:“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虽然着墨不多,却也勾画出了一位难过美人的形象,读者从她
的衫袖上泪水之多(“湿”)不难看出她感伤心情的浓重。这完全是由“不见去年人”所引起的。尽管造成这种可悲的现状,是由于某种缘由而临时离别,还是由于外力的强制而永久分手,我们不得而知,因而无法判定那种感伤心情是离愁别恨,还是失恋的悲伤,不过从女仆人公深切的怅惆之情中,还是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极大苦痛。
此词的艺术构思近似于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也更具民歌风味。全词在字句上讲求均匀全都,有意错综穿插,它用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上四句与下四句分别供应不同的意象以造成剧烈的比照。上下阕的第一句“去年元夜时”与“今年元夜时”,其次句“花市
灯如昼”与“月与灯照旧”,两两相对,把“元夜”“灯”作了强调;而“人约黄昏后”与“不见去年人”,则是上阕第四句与下阕第三句穿插相对,虽是重叠了“人”字,却从参过失落中显示了“人”的有无、去留的天差地别及感情上由欢愉转入悲伤的大起大落,从而表现了抒情仆人公内心的起伏变化。
词作通过仆人公对去年今日的往事回忆,抒写了物是人非之感。既写出了伊人的漂亮和当日相恋的温馨甜美,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悲伤。词的语言通俗,构思奇妙,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日,重叠对应,盘旋咏叹,具有明快、自然的民歌风味。结尾“泪满春衫袖”一句,则通过描写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非常充分。全词以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今昔比照、抚今追昔的手法,从而奇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
堪凹首之感。语言平淡,意味隽永,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受上的伤感和苦痛体验,表达了真实、朴实与美的统一。语短情长,形象生动,又适于记诵,因此流传限广。
扩展阅读:欧阳修诗作成就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进展了革新。他重视韩愈诗歌的特点,并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相对于西昆诗人的主见,欧阳修的诗论无疑含有重视生活内容的精神。欧阳修诗歌创作正是以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为指导思想的,这表达了宋代诗人对矫正晚唐五代诗风的最初自觉。
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如《食糟民》揭露了种粮的农夫只能以酒糟充饥的不合理现实,《边户》描写了宋辽边疆地区人民的不幸遭受。但欧诗更重要的内容则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受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由于他的这类诗篇多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慨,所以与西昆体的同类诗作有本质的区分。例如《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际)。
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表达于散文手法和谈论入诗。然而欧诗并不对古人亦步亦趋,故仍旧具有自家面目。欧诗中的谈论往往能与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