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 翻译
    渔歌子是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渔父》。全文如下:
    宋人朱熹将此词题为“渔父词”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其余版本则直接标明是“渔歌子”,有人甚至认为这首词并非是晏殊写的,而是张志和(约961—1013年)所做。但无论怎样,我们都不能否定它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词描绘出一幅渔翁晚归图,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词的上片着重刻画了渔夫的形象。他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脚踏草鞋,手持钓竿,独立船头,悠闲自得地欣赏着美丽的夕阳。这位老渔翁的打扮与众不同,他没有穿官服,也没有带侍卫,只穿了件粗布短衫,腰里束条草绳,脚蹬草鞋,显示出一种超尘脱俗的风度。
    作者从花开到凋落,始终紧扣住“春”字,通过“春”字表现了生命力的旺盛。“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已经悄悄降临;“碧玉妆成一树高”,春姑娘把柳枝装点得更加婀娜多姿;“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总之,春光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使人陶醉。正当人们沉浸在春回大地的喜悦心情中时,突然传来了“笛声何处”的问询,顿觉疑惑不解。随即,“黄鹂”飞鸣,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于是便有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寻
觅。
渔歌子古诗翻译    诗中第二句用了两个叠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三个动词化静为动,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一位披蓑戴笠、顶风冒雨、迎风斗浪的渔翁形象。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位渔翁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那颗善良的心灵,对世事的洞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美好愿望。
    后面几句以垂钓时所见到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来衬托鱼儿对江上烟波渺渺空间环境的依恋,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结尾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既照应了前面的“春”字,又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主旨,使整首词浑然一体,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