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三年级8月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古代智慧既浓缩在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伟大文典中,也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中华传统文化因其时代性而主要属于古典学范围,而古典学作为古典时代的人类智慧,又因与人之生存的切近特性及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在总体上属于人类早期共有的博物学传统。
所谓博物学,就是广博宽泛地理解万物的学问,一如孔子所说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博物学知识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与人的身心经验有密切关系。在博物学的语境中,人与自然的接触是直接的,感受是多样的,人的生命体验因而也是具体的,它不是纯知识论的,而是寓有活动者自
身的生命情感在其中。
由于博物学是源于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自然而然形成的知识,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求,属于当地人生存于当地的生命智慧。如果往大处说,则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个性。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其知识主导类型就是这种博物学的智慧。古希腊人所说的“爱智慧”,也只能在博物学的范式下才是可能的。
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有着从未断裂的博物传统深广之国度,中国古典学也具有无可比拟的底蕴和内力。如何既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于己于世都已成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博物学最大的特征是整体存在性。若仅仅按照现代性的要件性模式,从中寻有利于当下情形的若干元素,最终将导致杀鸡取卵的局面。就此,我们必须时刻反思,探究如何按照博物学的原则开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承继形式,繁荣和传扬中华古典学。
首先,需要在普遍的文化精神方面倡导博物的情怀,提倡博物的精神,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万物一体。其次,整体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人类各民族的知识史中存有丰富的博物学资源,对这种教育不应支离破碎地进行,而是系统地展开,包括系统的实践训练和体验感知。再次,弘扬中华古典学要落实在行动上。把口头上的真理在行动中实践出来,既是中国古来一贯的
传统,也应成为衡量今天“做人”水准的一个基本尺度。
诚然,振兴中华古典学不是排他性地搞中国传统一枝独秀,而是在中华古典学的视域内接纳一切建设性的文化。今天,整个地球连为一体已成为现实,这要求人类在生存中展开更多的合作和共赢,需要起码的理解、相互尊重和自我克制,这是推动人类永久和平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走向未来新文明的活力之源。
(摘编自刘啸霆《以博物方式繁荣中华古典学》)
材料二:
人类历史上漫长的几千年时间里,积累了丰富的博物类知识。此类知识多为人类学所描述的“地方性知识”,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实用性。最近十多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博物学日渐进入中国大众读者视野,博物学图书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热门板块。一批优秀博物图书被翻译引进,本土原创者也开始增多。
但与此同时,也有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困扰着人们。比如,博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认知活动?它跟自然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了成熟的科学还需要博物吗?古老的博物学未来该以什
么形态存在?
早先的理解,倾向于使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西方博物学文化》一书,对博物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这类普遍性疑问做出新解答。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人类进步的历史,尤其是工业化的历史,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而发生改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出现种种问题。在人为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社会进程中,博物学和博物学家们一再提醒人们: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过分背离自然,人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延续将变得不自然;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几乎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的博物学,也都很有价值。如何建立、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即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诗经》《楚辞》里的芳草珍禽到张华《博物志》、郦道元《水经注》,中国人通过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来认识自己生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今天的我们,需要发扬和推广这个宝贵传统。
发展博物学,要与自然科学保持适当距离,在一阶和二阶两个层面同时推进。一阶探究指实际
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二阶探究指对上述活动的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层面的研究。一阶探究比较容易理解,相关出版物日渐增多,《与虫在野》《武汉植物笔记》《坛鸟岁时记》《初瞳》等都是国内近期非常优秀的作品,阅读它们确实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比较而言,二阶探究的图书相对少了许多,《林奈传》《创造自然:亚历山大··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等是比较突出的二阶好作品,特别值得推荐。一阶工作者多阅读一些二阶作品,也会获得启发、提升境界,改进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工作。
博物相关出版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到社会上博物活动的开展。这几年中国博物类作品出版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要补的功课。有些地区尚没有齐全的本地自然手册,很难到反映本地山川、矿物、生态、蝴蝶、蘑菇、蜘蛛、作物、鱼类的图鉴,一些早年出版的植物志也有许多信息亟待更新。不了解一个地方的基本物种、生态信息,环境和生态建设根基就难做扎实;不了解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产与地质信息,我们自己的基建、商贸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在实践中,我们倡导一种“百姓自己的博物学”,即普通人能亲自操作的博物学。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更应关注发现自己周边的美。在日常生活中,不借助于价格高昂的设备
和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普通人如何做博物?回答是:走进大自然,未必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小区,甚至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去亲自感受,恢复与自然世界本来应有的亲密关系。知识在博物学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期待出现更多博物爱好者和优秀博物学作品,也期待博物成为社会新时尚。
(摘编自刘华杰《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
A.博物学是一种生命智慧,它来自百姓日常生活的直接需求,是先民在大地上最基本的生存经验相关的知识。
B.中华古代智慧以实践形态深深扎根于先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了古人对生命本身的直接观照。
C.博物学整体存在性的特征,决定了繁荣和传扬中华古典学应遵循整体原则,不能仅仅从中寻有利于当下情形的若干元素。
D.博物认知与科学认知有交叉,但不能互相替代,博物服务于科学,博物成果转化为科学的多少便是衡量某种博物好坏的标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博物学知识一般比较具体,与人的身心经验有密切关系,但又不是单纯知识论的,其中蕴含有活动者自身的生命情感。
B.当前,我们只要按照博物学的原则,探究开创新的教育和承继方式,就既能继承和复活传统古典学经验,又可以匡正人类发展中的偏失。
C.人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通物种,不仅仅是专家,普通人也需要寻重访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D.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我们平时走在路上,野外踏青,甚至在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发现自己周边的美。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类博物学传统的一项是(3)(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文明
C.古希腊人所说的“爱智慧”    D.中华民族先民的日常生活
4.请简述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
5.本文两则材料都向人们介绍了博物及博物学,它们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6)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满窗明月
刘江滨
人在旅途,夜晚走在陌生城市的街头,最打疼我们眼睛的一定是一窗一窗的灯光。那温暖、柔和的光亮,不禁勾起游子思乡思亲的情愫,照得内心的孑然孤独无处躲藏。
这种感觉恐怕人人都会有吧。
窗是家的象征。《说文》云:“在墙曰牖,在屋曰囱。”远古时期,人们筑房造屋,在墙上或屋顶上凿出一洞,以透光和空气,还可让烧饭的烟冒出。白天看袅袅炊烟,晚上看荧荧灯光,在田里耕作的人就知道归宿在何处。虽然对一处房屋或一个家来说,门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窗,没窗或许可以将就,没门是万万不行的。但门更多的是物质属性,而窗却更多的是精神属性,寄寓了人们诸多情感和审美的内在要素。
小时候,家在农村,窗户是木头做的,由窗框、窗棂组成。窗棂也不讲究,简单的方格状。夏天钉上浅绿的窗纱,冬天则糊上粗糙廉价的麻纸。这种麻纸上面疙里疙瘩,透光性差,白天屋里也暗乎乎的。天麻麻亮的时候,经常被鸡鸣或麻雀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又不愿意起来,就盯着窗户看,那些纸上的疙瘩竟被看出了诸般人或动物的形状,就像看天上的云彩一样,天马行空,有趣好玩。遇到凛冽的寒风在树梢上狂啸,薄薄的窗纸呼嗒呼嗒地响如何剪窗花,反而觉得室内暖和,睡得更香;有时窗纸突然就被吹破了,冷风顺势从破口处灌入,如果恰巧遇上下雪,雪花拥挤着飞舞,能把人冻得上下牙打架。这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些旧棉衣棉裤塞到窗格,待风儿消歇了,再重新糊上窗纸。
因为窗纸薄而脆,故留下一句歇后语:事情即如窗户纸——一捅就破。
讲究一点的人家将窗户做成了艺术品。那一年我去山西乔家大院和王家大院,不禁为各种窗棂所吸引,造型各异,式样繁多,不仅仅是方格形的,还有菱形、圆形、扇形、瓶形等等我叫不出来名的形状,还雕刻着蝙蝠石榴、葫芦仙桃等寓意美好吉祥的物事。普通人家喜欢在过年或结婚时贴窗花,即在窗户上贴上各式各样的剪纸,或飞禽走兽,或神话人物,或五谷丰登,或福禄喜寿,红彤彤,喜洋洋,一个物质的窗户成了透视人们心灵的窗口。山西有一首民歌《剪窗花》,这样唱道:“银剪剪嚓嚓嚓,巧手手呀剪窗花。莫看女儿不大大,你说剪啥就剪啥。啊儿哟,祖祖辈辈多少年,解开多少愁疙瘩。不管风雪有多大,窗棂棂上照样开红花。”物质生活固然重要,可艺术的生活同样不可或缺,精神的抚慰让一切都漾出了生命的机趣,与过年贴窗花一样,一条红头绳就足以令喜儿欢欢喜喜过个年。
窗户是人们在室内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连接点,即使足不出户,一年四季的细微变化,春草绿了,秋叶黄了,风雨雷电,雪花纷飞,都能在窗前依次展现。窗户更像是一个画框,涂抹描绘出各种彩各种意象的图画。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如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张耒:“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白居易:“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现代诗人卞之琳也有名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窗莫妙于借景”,其实,窗外的景是固定的,
如何看景,更在于取景者的心情。譬如秋末的残荷,破败寥落之相何美之有?乐观的人却到了听雨之乐。“隔窗听雨”成了古诗词中最多见最丰饶的意象之一。而东西南北四面的窗,本是普普通通的方位,却被诗人赋予了迥然有别的特殊况味,如南窗寄傲,北窗下卧,西窗剪烛,东窗嘛,,——东窗事发!窗户也有诸多雅称,如茜窗,绿窗,竹窗,纸窗,玉窗,金窗,幽窗,轩窗,等等,这些好听的名字无不盈满了诗人温润美好的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