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人做荒唐事伟大人成伟大书
作者:***
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1年第12期
军训作文400字
        名 师 引 读
        经典名著《堂吉诃德》看似内容荒诞不经,其实深层处隐含着作者对西班牙当时状况的深刻感悟。塞万提斯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将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了他对时代的见解。在环境描写方面,他以史诗般宏大的叙事手法,以农村为主要舞台,描绘出一幅幅各具特又互相联系的画面;在人物塑造上,他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否定中有歌颂,荒诞中有寓意,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在艺术技巧上,他是现代小说写作基础技巧的开创者,如真实与想象、严肃与幽默、准确与夸张、故事中套故事甚至连作者也走进小说,对小说进行点评等技巧。
        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为了落实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我们可这样计划: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约15天)自主阅读小说,了解小说梗概,梳理小说情节脉络,明确小说人物关系。再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年修订)“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及“外国作家作品”两个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与内容”的要求,我们采取如下方法来阅读文本。
        任务一:通读全书,整体把握
        从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入手,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你觉得最吸引你或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哪个章节或片段?请口头表述或者用文字记录下来,谈谈你阅读这个情节时的感受与体会。
        ②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堂吉诃德》的主要情节。如“受封骑士”“解救牧童”等。
        ③你觉得《堂吉诃德》最突出的艺术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文字进行概括。
        任务二:理清关系,欣赏形象
        从自己最喜欢(厌恶)的人物入手,完成下面的任务:
        ①列出堂吉诃德出游途中与他人的关系表;
        ②为堂吉诃德画像,全面展示他的性格特征;
        ③分析堂吉诃德悲剧命运的原因。
        任务三:梳理场景,研究意义
        从堂吉诃德出游时所描述的风光景物入手,完成以下任务:
        ①认识环境与场景的关系;
        ②环境对于人物、情节和主题的意义;
        ③探究某个场景,如第一次出游时的客店代表的意义。
        任务四:认识价值,探究主旨
        从认识《堂吉诃德》的地位和价值入手,完成以下任务:
花卷好吃
        ①出对比手法及探讨其作用:堂吉诃德在出游途中做出了很多荒唐的行为,他的主观动机与其客观后果又完全相反(充满矛盾);桑丘的表现与堂吉诃德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等等。
        ②我们能从文章的荒诞不经及可悲可笑中读出作者真正的寫作意图与文本主题,并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者写作技巧,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专业面部除皱        ③尝试探讨《堂吉诃德》与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阿Q正传》等作品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提升我们的鉴赏力。
        ④撰写读书笔记,如,阅读《堂吉诃德》时应写出人物简介、情节概要等,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选择自己认识深刻或者感兴趣的话题,撰写评论。
        片 段 赏 析
        堂吉诃德……正在山南海北地乱想着,桑丘和卡拉斯科来了。堂吉诃德非常客气地接待了卡拉斯科。
        这个学士虽然叫参孙,个子却并不很大。他面苍白,可头脑很灵活。他二十四岁,圆脸庞,塌鼻子,大嘴巴,一看就是个心术不正、爱开玩笑的人。果然,他一见到堂吉诃德,就跪了下来,说道:
堂吉诃德读后感        “请您把高贵的手伸出来,曼查的堂吉诃德大人。虽然我的级别只有初级四等,我凭这件圣彼得袍发誓,您是这世界上空前绝后的著名游侠骑士。多亏锡德·哈 迈德·贝嫩赫利写下了这部记录您的英勇事迹的小说,多亏有心人又把它从阿拉伯语翻译成我们大众的西班牙语,才让大家都欣赏到这部小说。”
        堂吉诃德扶他站起来,说道:
        “看来真有一部写我的小说,而且是一位摩尔文人写的!”
        “千真万确,大人,”参孙说,“而且据我估计,现在至少已经印了一万二千册。不信,在葡萄牙、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都印了。据说在安特卫普也在印呢。我估计无论什么国家、什么语言,都会出版这部小说的译本。”
        ……“的确不是大错,”堂吉诃德说,“不过请你告诉我,学士大人,人们最称赞的是这
部小说里的哪些事迹呢?”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以意见也就不同。”学士答道,“有些人最喜欢大战风车的事,也就是您觉得是长臂巨人的那些东西;另外一些人爱看砑布机的事;这个人觉得描写两支军队那段好,不过那两支军队后来似乎变成了两羊;那个人推崇碰到送往塞哥维亚的尸体那一节;也有人说释放划船苦役犯那段最精彩;还有人说这些都不如您遇到两个贝尼托巨人,又同勇敢的比斯开人搏斗那一段。”
摘要是什么        “告诉我,学士大人,”桑丘又插嘴道,“我们的好马罗西南多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于是我们同杨瓜斯人遭遇的那段有吗?”
        “那位文人无一遗漏地全都写下来了,”参孙说,“面面俱到,连好心的桑丘在被单里飞腾的事也有。”
        “我没有在被单里飞腾,”桑丘说,“我只是在空中飞腾,不管我愿意不愿意。”
        “我觉得,”堂吉诃德说,“在世界人类历史中恐怕没有哪一段不带有波折,特别是骑士史。骑士们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尽管如此,”学士说,“据说有些人看过这部小说后,倒宁愿作者忘掉堂吉诃德大人在交锋中挨的一些棍棒呢。”
        “这些都是真事。”桑丘说。
        ……
        (节选自《堂吉诃德》第二部第3章,有删改)
        片 段 鉴 赏
        在写堂吉诃德的故事里,塞万提斯却告诉你故事中的人物堂吉诃德在期待着一部关于描写他的经历的书。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小说的第二部第3章中却出现这样的场景,那就是故事中的人物对小说第一部的批评与讨论。在这一章中,堂吉诃德、桑丘与卡拉斯科三人的对话应该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耐人寻味的对话——他们在谈论创造出他们的作品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世界中的畅销书。参孙讲述读者们的不同反应:有人喜欢堂吉诃德大战巨人;有人说最伟大的是堂吉诃德放走了苦役犯;但是有更多的人不喜欢堂吉诃德总是挨打……这些人物甚至还讨论了作者是否会写《堂吉诃德》第二部的问题,而我们正在阅读的就是《堂吉
诃德》的第二部。
        塞万提斯把《堂吉诃德》第一部中出现的堂吉诃德与桑丘的经历,当作是与“真实”的堂吉诃德与桑丘的经历的一种偶然的一致来加以处理,这样,既维护了堂吉诃德与桑丘的存在真实性,也指明了“伪书”的虚假。这就是本书的有趣之处,是新旧文本间重构和被解构的过程,自然也就奠定了它在现代小说中的地位。
        教 师 读 后 感
        再次教学《堂吉诃德》,脑海中却蹦出了《红楼梦》的内容,“我这半世亲见亲闻”“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也似乎是在读《百年孤独》,“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这该不会是通过“贾雨村言”来写其事,该不会是又一个“马孔多”的建立与消失;像不像《阿Q正传》,堂吉诃德与阿Q之间有怎样的交叉部分?我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
        分析堂吉诃德的文章很多,我要从这里开始。就如提起阿Q,马上想起“精神胜利法”;说到圣地亚哥,“硬汉代表”脱口而出;米考伯是“没有远虑,幻想走运的乐天派”的象征;布恩
迪亚暗示着一种积极进取、不断探索的开拓精神;聂赫留朵夫代表着“精神的人战胜兽性的人”。那么,我们就给那些沉湎于幻想、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人送上“堂吉诃德”的雅号。
        但是,我觉得没有这么简单,我在阅读中,时时被另外的想法打断。与哈姆莱特的王宫式的优柔寡断、阴郁矛盾及浮士德的中世纪书斋中带有的“两种精神寓于我心”相比,你觉得我们的堂吉诃德如何?世人是喜欢把他们并列而论的,是的,他们固然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艺术典型,可我还是在阅读之后觉得不应该这样比较。
        因为他是堂吉诃德,他是塞万提斯创造出来的。
        他有大家所说的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特点,他有一系列的奇异行为:把单匹马打抱不平当作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以自己的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穷旅店当作城堡,把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把羊当作魔法师的军队……在他眼里,处处有妖魔祸害,事事有鬼怪捣乱,也因此时时能看到他荒诞乖张的行为,常常能看到他四处碰壁的踪迹。
        最为大家嘲弄和同情的是他的爱情,他的爱情故事格外引人注目,你看他的梦中情人杜尔西内无时不在堂吉诃德的左右——他成功时梦到她,失意时想到她,寂寞时想到她,热闹时也想到她……为此,他不惜放弃自己的荣誉和生命。他的这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使他受尽了磨难,尝尽了屈辱,也受尽嘲弄和伤害。
        你会觉得他可怜、可笑、可悲、可叹!但是,我们会不会还没有真正读懂小说背后暗示的象征意义呢?也许有人认为,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也许有人这样定义:堂吉诃德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他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可是我觉得,虽然他有双重人格,也喜欢“精神胜利”,但他绝不是阿Q的翻版,绝不是骑士的重复,他——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形象至少崇高!
        当然,我愿意更深一层思考,作者似乎以他的崇高道德原则、正义感和无畏的精神,在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如果有什么必读的作品,那就是《堂吉诃德》。”
        学 生 读 后 感
        西班牙骑士绝迹一个多世纪后,我们的主人公堂吉诃德为了恢复心目中理想的骑士精神,做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
        他是一个不朽的经典人物,在塞万提斯的生花妙笔下,人物性格清晰地突出了两重性这一特点。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的,疯狂而可笑的,另一方面他又正好代表着极高的道德准则、无畏的精神、英雄的行为、对正义的坚信以及对爱情的忠貞品质等。他越疯疯癫癫,造成的灾难也越大,谁碰上他都会遇到一场灾难,但他的优秀品德也更加鲜明。他的出发点及初衷往往是好的,最后却因为荒诞不经的行为好心办坏事。他对于被压迫者和弱小者寄予无限的同情,从许多章节中,我们都可以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也正是通过这一典型人物,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这一点恰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信仰(资产阶级的)尚未建立的信仰断裂时期的社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