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苏轼想念远⽅的弟弟,写下三⾸诗《馈岁》《别岁》和《守岁》,每⾸
都是千古绝唱
“⼈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这是苏轼在中秋夜想念弟弟苏辙,写下的千古绝唱。
其实不⽌是中秋,苏轼在除⼣夜也曾写下三⾸诗,表达了对远⽅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这组诗分别是《馈岁》、《别岁》、《守岁》,⼀⾸诗便是⼀种年俗,他对弟弟和其他亲⼈的
思念就藏在这些风俗中。
1.《馈岁》
“馈岁”是北宋的⼀种年俗,就是在年底的时候,亲友间互相赠送礼物,酒⾁、⾐物、⽣活⽤品等
等。
礼品不分贵贱,看各⼈⼼意就⾏。
苏轼的这⾸诗写的就是这个年俗。
诗歌⼤概可以分为三部分,诗歌前四句为第⼀层,交代的是馈岁这个风俗的背景。
⼈们⼀年到头地忙碌,到了年末,所有的农事都告⼀段落,想到这⼀年⾥,亲友邻⼈的互帮互
助,便想趁此佳节,聊表谢意
岁末的闲暇时间短暂,稍纵即逝,所以为了避免“为欢不及”,所以⼈们在挑选礼物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纠结,其实这也侧⾯反映了当时民风的淳朴。
表达思念的诗⼈们送礼物只是为了表达⼼中的谢意和祝愿,⾄于送什么并不重要,更不会出现攀⽐的现象。不像如今,礼物是越送越贵重,可是到底⼼意有多少就不得⽽知了。
接下来的8句,是对馈岁这个习俗展开具体的描写。
⼈们根据⾃⼰的财⼒,决定赠送的礼品。
富贵⼈家呢,就会送巨鲤、笼兔这些较为贵重的吃⾷。
⽽⾄于贫穷⼈家也会送些亲⼿制作的糕点之类的。
富贵⼈家的礼物⼗分豪奢,可是穷苦⼈家的虽然看着寒酸,却也是满满的⼼意。
从腊⽉开始,便有陆陆续续有⼈挑担送年盘,那络绎不绝的队伍,就是⼀幅精彩的风俗画。
⽽结尾的四句就是第三层,表现了诗⼈对家乡和亲⼈的浓浓思念。
当时他在凤翔为官,⾝边没有⽼乡,即使他想要复制故乡的年俗,也不到应和他的⼈。
⼀种孤独寂寥的情绪瞬间盈满了⼼间,此时的他是多么想念远⽅的亲⼈啊。
想必很多⾝处异乡的游⼦,应该都能体会苏轼此时此刻的⼼情吧。
2.《别岁》
这⾥的“别岁”其实通俗点来讲就是吃团圆饭,辞旧迎新。
全诗可分为四部分,每四句为⼀层。
前四句就是第⼀层,交代别岁的背景。
故⼈离开,去往千⾥之外,即使相隔再远,也总有再见的⼀天,可即便是如此,离别之时,依然是恋恋不舍。
可是时光呢?⼀去就不复返了,那么是否说明更应该珍惜呢?
从故⼈之别,到岁⽉之别,两相⽐较,“别岁”的重要性就不⾔⽽喻了。
接下来的四句是第⼆层,进⼀步是惜别之情。
诗⼈忍不住反问时光到底都到哪⼉去了呢?在那天之涯,海之⾓。
“远在天⼀涯”是化⽤《古诗⼗九⾸》的“相去万余⾥,各在天⼀涯”,⽽“赴海归⽆时”则是源⾃《长歌⾏》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苏轼⽤极简单的诗句,便说透了时光的流逝,令⼈感慨万千。
既然时光⼀起不返,那么不如及时⾏乐吧,紧接着的四句是第三层,写到了别岁的欢快场⾯。“东邻”和“西舍”,这两句是典型的互⽂,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别岁之宴的热闹。
每家每户都是各尽其能,⼒求将这宴席办得圆满。
最后的四句是第四层,是诗⼈的感慨。
除⼣是⼀年的终点,⽽第⼆⽇的春节⼜是新的起点,⼈就是这样⼀年年地衰⽼。
岁⽉⽆情,诗⼈的慨叹到了最后已到达了顶峰。
全诗充满了岁⽉的沧桑感,最能引起⼈的共鸣。
3.《守岁》
“守岁”也是⼀种由来已久的年俗,那⼀夜的灯烛通宵不灭,全家⼈围炉闲聊,通宵达旦,迎接新年的到来。
苏轼这⾸诗写的便是这⼀习俗。
诗歌可分为三节,前六句为第⼀层,明明是写守岁,却偏要先说不必守,这是欲扬先抑,欲擒故纵的写法,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
在这⼀节中,诗⼈运⽤⽐喻的⼿法,形象⽣动地写出了时光的流逝。
在他看来,时光就像那游向⼭⾕的长蛇,⾝躯已经半⼊,决绝的去意,谁⼜拦得住呢?
即使⽤尽全⼒,恐怕也⽆法抓住它的尾巴。
既然如此,守岁是否就没有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