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最新4篇)
赠刘景文 篇一
    教学内容 4、古诗两首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 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重点 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首、记的字形
    教具 课文插图。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资料,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教师可视情况有选择地讲解: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描写风景的古诗
    2、看图说话。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解课题,自读古诗
    1、借助拼音读课题。注意赠、景是后鼻音。书空刘字。
    2、说说题目的意思。
    3、苏轼送给刘景文一首什么诗?请大家小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完后再读给同桌听。
    4、用笔圈出生字读读。
    5、同桌合作学习生字,尝试理解字义。
    三、再读感悟,想像画面
    1、自由读诗,结合图思考: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
    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合作,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融入感情读。
    4、小组汇报自学收获和不懂之处。小组间答疑。教师进行指导。如,理解霜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指导。你见过霜吗?冰箱里白的东西就是霜。霜是一种自然现象,北方秋天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地面上或草叶上会凝结一层薄薄的白冰晶。这就是霜。下霜时,天气已经冷了。还可以结合上下文理解。如,擎雨盖、傲霜枝,让学生观察插图,重点引导观察荷塘和菊花,使其明白擎雨盖、傲霜枝指什么。
    5、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6、指导感情朗读,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读。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后,头脑中形成了什么画面。
    2、根据诗意,参看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秋天难道只有橙黄橘绿两种颜吗?出示课件(显示五彩斑斓、富有生机的秋景),让学生议一议。
    六、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
    2、学生认读。首,书空笔顺。注意枝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
    3、让学生观察范字,说说怎样书写。
    4、指名板书生字,师生共同评价,探索写好字的方法。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我会认:刘 菊 残 君 橙 橘
    我会写:首 刘 枝 记
    第 二 课 时
    学习《山行》
    一、背诵古诗导入
    1、指名背诵描写秋天景的古诗。
    2、出示《山行》。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教师提示要利用插图。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帮助。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2、其他组的同学和老师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3、师讲解: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坐,因为的意思。
    四、启发想像,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像。
    2、学生交流想像的景象。
    3、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想像一边读。
    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感悟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想到的情景。
    2、个学习伙伴,一起练习背诵。
    3、你见过满山的红叶吗?说说是什么样的。出示枫叶满山的课件。
    4、讨论:你觉得红叶怎样?
    二月的鲜花固然美丽迷人,但禁不起风吹雨淋就飘落了。而枫叶却是在与秋风秋雨秋霜的搏击中变成火红的,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多么了不起!正因为如此,杜牧才写诗赞美它。
    5、最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世人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给风景名胜题名。湖南长沙的岳麓山有个亭子,换了好几个名字,都和这句诗有关。它开始叫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又改名爱晚亭。
    6、一边观看课件,或者听古曲,一边背诵这首诗。
    六、指导写字
    1、出示字卡:枫、于。学生认读,说说怎样识记。如于,干钩于。
    2、书空笔顺。提示:枫字左边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第二笔是横斜钩。
    3、看范字,说怎样书写美观。
    4、学生仿写。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位诗人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
    2、有机会让爸爸妈妈带你到郊外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
    板书设计: 4、古诗两首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会认:径 斜 枫 于
    我会写:于 枫 备 注
    作业布置 会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后记 让学生朗读感悟古诗的韵律节奏美。
赠刘景文 篇二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诗,在两年前上过,现在已经不知道当初是怎么上的。近日,我又要来上这首诗。
    我首先是钻研教材,就是读诗。我读着读着,发现了一个问题最是橙黄橘绿时中的橙黄橘绿到底是怎么回事?诗中所说的是初冬时节,难不成橙子成熟了黄了,而橘子还没熟?这个问题,我没有经验,也觉得学生可能会问到这一点。我就去请教了几位老师。
    结果,大家也都不能肯定橘子到底是什么时候成熟的?是不是成熟的橘子就是绿?说到底,几乎所问到的老师,都忽略了这首诗中的这个问题。那怎么办?只有查字典。当我翻起字典查时,并没有得到答案。里面只说,橘子树是一年常绿的,橘子多滋味甜,并没有涉及成熟时间和果实的颜。可我却从字典中发现了另一个知识点,那就是橘子的俗称就是桔子,也就是桔子与橘子不仅读音相同(juacute;),而且指的是同一种水果,只是橘子是书面语形式,而桔子是口头语形式。而桔的另一个读音则是jieacute;,指的是另一种水果。但,这终究没有根本解决我思考的问题,从桔子身上我知道了橘子成熟后是黄的,但是不是初冬成熟的还是一个问题。于是,我又上网查资料。可还是没着自己希望的答案。
    可,课又在眉急,于是我就根据自己的理解上课。我以为,这里诗人可能是实写橘子树,因为橘子树一年常绿,成为了橘子的最大特,用这样的特点来描写,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既然,我不清楚橘子成熟的具体季节,那就不能跟学生瞎说,不然就误人子弟了。而我这么说是橘子树,也不算是什么误人子弟,可以当作是对诗的不同理解了。就这样,我去上课了,学生没问,我也不敢多说,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橙子金黄、橘子青绿就给过了。
    可课要进入第二课时,必然要了解意境,指导朗读必然要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可我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是何目的?
    我怎么读诗句,还是不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而手头上的参考书中也不涉及这个内容,这让我很是为难。但始终坚信一点,苏轼这个大文学家不可能只写这么一篇稍嫌幼稚清雅的小诗文。读了一次又一次,我始终参不透其中的内涵和寓意。隐隐约约中,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些物象应该是针对他和刘景文或是针对他们的友谊的。在这种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又一次硬着头皮走进了第二课时的课堂。
    此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环节:每个诗人写诗都有一定的目的,或寄情于诗,或有感而
发,或借物寓理,总要表达自己的情感。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给刘景文,展开你的想象力,猜猜他们之见有着怎样的故事?
    学生的情绪高涨,观点也很多,主要出现了这样观点:
    1、苏轼跟刘景文是好朋友,可要分离了,得写一首诗送给他,而这时正好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候,所以诗人要他记住这个时节。
    2、刘景文和苏轼都很喜欢这个丰收的季节,所以相约一定得记住这个季节。
    3、刘景文喜欢写景的诗文,当他看见橙子熟了,橘子青绿的时候,就叫苏轼写一首给他,于是苏轼就写下了这首诗。
    4、苏轼想借用傲霜枝来比喻他与刘景文之间的情谊,不能因为分别而就衰败了,应该要经得住寒霜的考验。
    我比较赞赏第4种学生的看法,我在私下里想,苏轼可能也正有此意,是不是还想借助橘子树来比喻他们的友谊应该常青呢!但,这种不成熟的看法,我没和学生分享。
    在不断地与学生的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我突然有所觉悟,是不是诗人想激励好友什么?从这个君须记感觉到这种意愿很强烈。那究竟要激烈友人什么呢?我在学生思考的空隙也在思考着。我反复地读诗,我发觉菊残犹有傲霜枝别有意味,虽然菊花凋谢了,但仍有不畏寒霜的枝条存在,这与前面的荷尽已无擎雨盖形成一种对比,这个对比让这个傲霜枝更加的突出,更加显眼,更加可贵,这是不是就是苏轼要友人记住的呢?
    我把这种想法告诉学生,我说:同学们,或者诗人是想激励友人什么?一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他是在激励有人的?
    学生很快就到菊残犹有傲霜枝,并说应该具有傲霜枝那样的精神。在学生们阐述这一观点的时候,我也想到一定是刘景文遇到了什么问题,才是诗人说出这样的话。我又一次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生,我说:我想一定是苏轼的友人刘景文遇到了一些困境,才使得诗人写这样的诗激励他。那你们想像一下,刘景文遇到了哪些困境呢?
    学生的反应依然激烈,课堂上人声鼎沸,小手如林。
    有的学生说,刘景文生活上遇到了困难,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苏轼叫他要像傲霜枝一样坚强;
    有的学生说,刘景文仕途不顺,很不开心,生活低迷,诗人告诫他要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