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教案
《赠刘景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对诗句的感悟。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小黑板、课件、收集其它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教学过程:
  一、诵诗导入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听?古诗为我们呈现美的意境,让我们有美的享受。我们今天再来学习4.两首古诗中的《赠刘景文》。(板书古诗题目)。齐读课题。
描写风景的古诗
  二、学习古诗
  (一)释题
  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认识“首”字理字义。首:象形字。甲骨文作上面是头发和头皮,下面是眼睛。本义是头。引申为首领。顺:首字笔画表示啥?
  眼目眉毛和头发;
  人的头部最首要,
  首先首领就用它。
  2.师简介诗人“苏轼”
  (二)看图说话
  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
  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秋天,收获的季节)
  三、学习古诗中的生字
  1.出古诗中要求写的生字,理解“枝记刘”的字理字义。
  枝:形声字。从木,支声。本义指树木的枝条。引申为长条形物品的量词。
  谜:看是一支木,撑开成大树。
  无它叶难长,有它树不秃。
  记:形声字。从言,己声。本义指用“言”记录、记载。引申为不忘、思念。又指记载事物的书籍或__。
  顺:自己言论动笔写,这样才能记真切。
  刘:繁体为“劉”,形声字。从金,从刀。留省声。本义是杀,后用作姓。
  谜:论文能写__,论武能挥大刀;
  此字莫要猜斌,猜姓准能猜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四、作业
  背诵古诗
  教后体会: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
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字、词,通过字理分析,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陈一荣马上站起来说:“我不明白”我就启发他们,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开得最茂盛呢?“菊花……”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
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平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