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语文教学中问题生成的有效性
作者:钟 红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3
        构建动态开放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将学生置于更突出的地位,打破以往的——信客顺序为——顺序,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为激思——探究式教学,在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和生命经验的前提下,通过开放、和谐、愉快的教学来激活学生灵性的智慧和自由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的原初经验成为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教学资源。然而,课堂上的这些资源虽然丰富,却往往是零碎的、隐蔽的、转瞬即逝的,它们常常隐藏于大量的语言信息中,不易被察觉。那么,教师该如何发现这些鲜活的教学资源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线索。
        一、让学生先开口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出学生阅读时要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那么何谓体验?体验就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身经历与验证。这里既有情感因素,又有认知成分,二者相互交
融在一起,以情感体验为中心,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
        动态开放的前提就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改变以往依据事先预设好的模板在课堂上进行复制的教学状况,把学生当作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自己的智慧随时监听课堂中的异动,使教学内容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随教学情境的发展而不断生成。因此,在阅读文本前,让学生开口先说,就有助于教师从中掌握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获得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再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程度生成新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
        如我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出文中令其感动的句子或情节。学生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文本做个性化解读:有的讲到了面对亲人逝去的悲伤,有的讲到面对朋友离别的伤感,有的讲到面对成长困惑的无奈……学生们的情感完全沉浸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了,如果我再按预设方案继续下去,就会遏制水到渠成的情感之流,使本来鲜活灵动的课堂陷入僵局。在学生发言之际,我觉察到学生们对生命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只有感性的体察,没有理性的面对。于是,我抓住这一点,抛开原有教
案,临时增设了一个环节: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开命运突如其来的安排,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可以选择逃避,选择脆弱,也可以选择镇定,选择坚强。读了这篇文章,面对自己的成长,请谈谈你的想法。学生由此被引向更高的境界理性地看待成长。
        二、巧用学生的话
        传统教学认为,通过字词就可以将观念、概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由说话者传递给听话者,其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建构主义者认为,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
        动态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误解,把预设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老师听的单向流程,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的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
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李镇西老师在教《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有学生认为作者写烈日和暴雨是为了烘托祥子的苦难生活,别的学生对此也没有异议。这时,李镇西老师以其敏锐的视角发现了其中的教学资源,他马上追问:为什么一定要写烈日和暴雨才能反映其苦难生活呢?把祥子放在春天、秋天和冬天行吗?这样就产生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学生之间的讨论由此引出,学生的思维也因此走向了更高的层次。
        三、妙用学生的错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于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因此就可以获得不同方面的理解。学生因其知识经验积累的不足,就会使其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出现理解偏差。这时,教师如果能够摆脱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执行人的角,对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轻易加以否定,及时发现其中的教学契机,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适时进行引导点拨,就有助于学生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形成背景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