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信客?的人文颜
当代出名散文家余秋雨先生曾写过的一篇散文?信客?(收集在?秋雨散文?中)被
收入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信客曾经活泼在19世纪末20世纪学校国农村的历史舞台。当时邮政事业尚未普及到乡村,城乡之间的通讯联系就靠信客。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夫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呈现了人性缤纷的颜。
一、人性的奇特
信客终年跋涉,特殊劳苦,积劳成疾,却始终任劳任怨。每到一地,既要散发信、物,还要承受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很多额外的工作,经常关怀写信、读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外出谋生者死了,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整理遗物。回到家乡,又要通报噩耗,吊唁死者家属,交出遗物。信客从无怨言,把全部的一切都当着尽同乡之情。
信客生活穷苦。老信客干了一辈子穷困潦倒,连一个家室也没有,家中一无全部。沿途投宿,总是拣最廉价的小旅馆,吃饭那种"可以光买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劳累孤独,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风湿病。
最令信客无法忍受的是蒙受种种疑心、憎恨和诬陷。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就被人
糟蹋了一生的信誉,从今流落乡外。年轻的信客通报噩耗,却被一些农妇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信客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此外,还要饱受种种猜疑,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很多罪,才满脸倒霉走出死者的家'。
更有甚者,耿直的信客因坏了同乡的"好事',却被发了财而拈花惹草的同乡诬告为"私闯民宅的小偷',将他扭送到巡捕房。但是社会总还是有良心的。信客虽然不再作信客,但人们并没有遗忘他,而是经常想起他的好处"给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端来几碗食物点心',连那位曾经打他的同乡也善心大发,格外感动,请他代办本乡邮政的事务。后来,乡里的学校缺一名地理老师,人们推举信客当老师。信客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高尚的人格,很快成为了这所学校的主心骨,不久就当上了校长。
信客最终凭借自己奇特的声誉、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大家,赢得了社会的敬重,最终也得到了社会的回报。演绎了一幕人间喜剧。
穷困艰辛的信客如今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几十年之后的今日,余秋雨先生为什么还要跟这些不知名的信客树碑立传呢?我想无非是想让信客身上表达出来的那种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宽厚待人、和气正直的品质能够流传下来,尤其是在竞争日益猛烈的现代生活中,更需要大力提倡这些优秀品质。这就是文学作品所谓的教育功能吧。
二、人生的严峻性
可是,我认为?信客?所呈现的人文性还不只这些。老信客和信客一样,饱受艰辛,任劳任怨,一生勤劳和气,但是他们的结局迥然不同:老信客最终被迫离开家乡去坟场看坟,他离开了纷繁冗杂的人,离开了他宠爱的乡亲,踽踽独行,孤独穷困,陪伴他的只有孤魂野鬼,只有山风林涛,只有长长的孤独,最终他悄无声息地死在远离乡村的坟场;而信客能够有幸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老师、校长,死后"前来吊唁的人特殊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是什么缘由造成他们命运的差异?
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份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
捆扎礼品,图个好看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斗,四乡马上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全部。'
"一无全部。'证明白老信客的清白!可是老信客还是声辩不清,"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从今,信客再也不能做信客了,而是远离人与鬼魂为伴。临走前,他没有埋怨乡亲,而是竭力劝告新信客当信客,连续为乡亲们效劳。多么和气、多么厚道,多么仁义的老信客!可是命运竟然如此薄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些都是人性的宽容和大度。但是仅仅只是"一条窄窄的红绸',人们为什么就不能谅解曾经任劳任怨、饱受艰辛,而今用血淋淋的手来说明自己改正的老信客?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够记住他曾经为他们带来过很多的喜悦和期望?莫非这些乡亲都是铁石心肠吗?莫
非这些乡亲都愚顽无知吗?不,不是。正如老信客所言:"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读到这里,我的心猛然一颤,不禁头沉沉,汗涔涔:做人竟是如此的严峻!竟然容不得半点的过失!无论你曾经多么受人敬重、多么让人信任!其实人来到世界上,要犯很多错误,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错误中不断前进。可是我们在做人上却容不得犯一丝一毫的过失,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读罢?信客?,总是让人无法释怀人性虽然很奇特,但人生这个话题太沉重!我们在信奉"善有善报'的同时,信客凄惨的患病也总在时时提示着我们"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确定要留神呀!我不知道余秋雨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不是刻意在警示我们。
信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