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分析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这里从两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一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二是个性化发展。所以,语文的日常就成了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训练,积累与表达就成了主要的两个维度。要努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必修课的设置上,必修课必须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文化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对于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通过阅读和思考,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同时要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还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对于古代优秀的文言作品,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古代优秀文言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教学应该注意古代汉语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兰亭集序书法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要带有更大的个人彩。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
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
的解读,不宜强求同一的标准答案。
阅读文学作品,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重视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情感基调的整体感知和直觉把握,关注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
在具体的方法指导上,诵读是古代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同时积极提倡分享与合作,鼓励开展多种活动进行阅读成果的交流,如写书评、读后感、角扮演,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思想火花,提高阅读能力。
教材分析
《兰亭集序》是鲁人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的第二篇课文。《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习有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此文入选新教材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若能很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就能认识作者深沉的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对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有帮助,同时又能感受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对提高语文素养大有益处。
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学情分析
在我看来,学情分析的最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课文的研读与对学生的了解,寻到学生的兴趣与课文内容最佳的契合点。突破此点,荡漾开去,课便成了。
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积累了一定量的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能够在借助工具书及结合课下注解的情况下初步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但涉及到思想性的内容,涉及到对文言文进行初步的鉴赏分析,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难点。另外,高一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有待提高。课文的选择多是散文或辞赋,
它们主要以描写议论抒情为主,而学生多对记叙事的文言感兴趣。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一些养成与改进,但仍然需要加强与提升。
《兰亭集序》课文共分三段,首段以景物描写为主,第二段和第三段以议论为主,且议论围绕的是关
于生死的大义,距离学生有些远,这些都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不过,好在本文又是了不起的书法大作,可用书法作契合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进而再对其思想性作深入的探讨。这样本文的学习可以先从兴趣点切入,由浅入深一步步地进行下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诵读是最直观的审美感受,直接触及学生的理智和心灵。因此,在前置的预习学案中,主要设计了大量的诵读,想着通过诵读的自主学习来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并进行基础知识的梳理与清扫。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关于晋代士大夫谈玄论道的风气以及他们的生死观的阅读资料,所以,这节课在进行之前学生已经做了些准备,但能否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能理解几分依然不好确定。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
2.把握作者情感
二、重点难点
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及原因探究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类比体验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幻灯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招呼学生一起近前观看、诵读。
问题:1.这幅《兰亭集序》好不好看?哪里好看?(字文纸内容)
2.面对这幅奇绝美丽的书法作品,我们就一起欣赏着“慢慢变老”吧,但是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的愿意,有的不愿意,矛盾生发了,那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兰亭集序》,看看王羲之在面对美好时光与现实生发矛盾时是如何认识看待的。[出示幻灯片]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 2.把握作者情感
二、课文内容梳理
(一)基础巩固
1.重点词语
(1)5分钟学生在课文中着投影上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回答问题时先说出相应的句子,再进行解释。
(2)投影重点词语
(3)小组提问检查
(4)个别词语师生共同理解整理(所以所托修临)
(5)1分钟学生整理巩固
(二)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问题:从每段中各出一个作者直接抒发个人感受的词语:乐痛悲
三、作者情感变化探究
(一)乐
问题:1.第一段中作者的感受是“信可乐也”,王羲之都提到了哪些乐事?(人雅景美事趣天爽)2.这些乐事让作者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他是如何表述的?(游目骋怀信可乐)3.让作者真正感觉快乐
的是什么?(自由无拘无束无羁绊)
(二)痛
问题:1.这种快乐好像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似乎一瞬间就被巨大的痛替代了,作者究竟在痛什么?(老之将至终期于尽)2.作者因此生发的感慨是什么?(死生亦大矣)3.作者是如何从兰亭集会的乐事中生发出痛的感受的?(对美好时光的贪恋与人生短暂的矛盾)4.西方人莎士比亚与有类似的感慨。(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三)悲
问题:作者在悲叹什么?读文段,先思考后小组交流展示。
学生展示,老师点拨:现在的美好再也享受不到了,快乐终了,再也回不到那个美丽的时光,虽然有文章录叙,但事过境迁,终究是不一样的,后人只能临文嗟悼,今人也在临文嗟悼,这份悲穿越了时空,跨越了千年,还要继续绵延下去……除此之外,王羲之还提到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轻生死的社会观念,集中诗文大概会有涉及,也是由此处转入“序”的功效与目的)
四、小结与探究
说实话,老师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兰亭会上的王羲之高高兴兴的怎么突然就悲了痛了,还是之前史铁生说得好“死是一个必然,要思考如何好好活的事”。所以,尽管人生苦短,但美好依旧。我们依然真真实实地过着生命里的每一秒,无论喜乐还是悲痛,无论荣辱还是得
失,珍惜眼下,尽享当前,虚度着无意义,充实着有意义,总之都是个没白活的一遭。咱大家想必也有些个人的看法,在后面的测试里面有道题目,放手去答吧。
五、完成达标测试
六、板书设计兰亭集序
王羲之
人雅
景美游目贪恋不见古人乐事趣骋怀痛人生苦短悲轻死生天爽
自由无拘无束珍惜眼前
第Ⅰ部分预习学案
一、文体简介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本文是王羲之为《兰亭集》这部诗歌集子所写的序言。
[过渡]请大家默读单元提示,思考如下问题: 1、本单元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2、这一类文章一般都采用怎样的写作手法?3、我们怎样来学习这类文章?
[明确] 1、山水游记类散文
2、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3、①联系作者和写作背景②反复阅读③欣赏文中描述的自然风光④品味作者抒发的
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过渡] 现在我们就按照单元提示的方法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1、王羲之其人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
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