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兰亭集序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学问,把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的创作意图,熟悉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2、体会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熟悉肤浅感叹中所蕴涵的主动心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
3课时
兰亭集序书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了解和写作背景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驾崩,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
此墓被盗,真迹永久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同学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推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旧动人呢?今日我们就来观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现学习目标
三、解题
1、走近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简单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躲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
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形式主义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实自然的美丽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集会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进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与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学问《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有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举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
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关心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字音辨识癸guǐ丑修禊x 流觞shāng 激湍tuān
形骸hi 游目骋chěng怀齐彭殇shāng 嗟悼jiēdo 会kuāi稽jī 感慨系x之通假字:趣舍万殊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同学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依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老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其次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预习1、2自然段
其次课时
教学要点:研习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1、齐诵课文2、回顾思路
二、研习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人物:“贤少长” 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
成的特点,感受欢乐的心境。
同学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课堂练习: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老师点拨:本段中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情颜。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欢乐场面。
4、提示同学朗诵时留意语调要清爽明快,布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根据提示每组选代表朗读。
5、同学争论、相互沟通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描述了这次聚会是“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