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兰亭集序》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兰亭集序》。第三单元属于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主要学习内容为古代经典散文作品。本单元的主题是“至情至性”,这一主题要求体察古人的情感和生命思考,感受古文之美,获得情感浸润和审美体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本单元要培养的语文素养是诵读古代经典散文作品,涵泳品味,理解文意,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学会真诚、负责任地表达,抒发真情实感,提升人格修养。《兰亭集序》是其中第一课,承担着实现上述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的任务。为了更好地
一、教材分析。
《兰亭集序》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描绘了周围的景、当日的气候和聚会的活动内容,其中对兰亭一带景的描绘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第二部
分(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第三部分(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作者从文人雅集写起,寥寥数语,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写得韵味悠长。但描写曲水流觞之乐并非作者的真正意图,他很快沉浸到对暂与久、悲与欢、生与死等问题的思考中,发出了一连串的叹息。阅读时要循着作者的思路,理解他富于哲理的思考,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魏晉时期道家思想流行,王羲之也深受影响,在本文中他对庄子的生死观有取有舍,阅读时注意体会其中的深意。
二、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兰亭集序书法
(一)教学目标
1.诵读古代经典散文作品,涵泳品味,理解文意,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
2.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领会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3.学会真诚、负责任地表达,抒发真情实感,提升人格修养。
(二)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并掌握相关文学常识和文言基础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他富于哲理的思考,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形成独特的美感,领会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关于悲与欢、生与死等富于哲理的思考。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意,理解作者关于悲与欢、生与死等富于哲理的思考。
(2)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特有的语言形式去抒发情志。
2.难点:领会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品析章法之妙和细节之美。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积累基础,所以理解文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文章的优美的富有哲理的语句学生也可以通过个人实际生活可以感受到。但是对于写作背景和写作主旨理解不是很深刻。因此需要在主题上进一步挖掘,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
五、教学方法。
细读文本法、研讨法、合作探究、讨论点拨。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资料
七、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师: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
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2.板书课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走近作者: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政治家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