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读史使人明智”,和西方人相比,我们中国人更为重视历史,浩大的“二十四史”就是明证。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1
【三令五申】故事的仆人公: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春秋时期出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三令五申】是什么意思?
令:指令;申:表达,说明。指多次指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众。
【三令五申】出自哪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
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三令五申】词语辨析:
【三令五申读音】:sān lìng wǔ shēn。
【三令五申的〔近义词〕】:三申五令、发号施令、千叮万嘱、一再告诫。
【三令五申的〔反义词〕】:从令如流、敷衍了事。
【三令五申〔歇后语〕】:八个老汉划拳——三令五申(伸)。
【三令五申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三令五申】〔典故〕:
春秋时候,出名军事学家孙武,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吴王阖闾。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能否拿我的军队试试?”孙武说可以。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
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众女兵说:“知道。”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
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众女兵说:“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但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
孙武见状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当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刚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照旧只是大笑。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赶忙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将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冗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三令五申】文言文: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令之曰:“汝知而心与左右手背乎?”妇人曰:“知之。”孙子曰:“前,则视心;左,视左手;右,视右手;后,即视背。”妇人曰:“诺。”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于是鼓之右,妇人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复三令五申而鼓之
左,妇人复大笑。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乃欲斩左古队长。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趣使
使下令曰:“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原勿斩也。”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遂斩队长二人以徇。用其次为队长,于是复鼓之。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法规绳墨,无敢出声。——《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2
【一代楷模】故事的仆人公: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唐朝杰出的军事家,李靖仪表魁伟,擅长用兵,长于谋略,为唐王朝的建立及进展立下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的治军作战〔阅历〕,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
【一代楷模】是什么意思?
常用来表示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一代楷模】出自哪里?
后晋·刘昫《旧唐书·李靖传》:“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一代楷模】词语辨析:
【一代楷模读音】:yī dài kǎi mó。
【一代楷模用法】:作宾语、定语。
【一代楷模】典故: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打天下,李靖率兵南征北战建立了很多功劳,多次得到奖赏。
有一年东,突厥军犯境,李靖仅率领骁骑三千,就平定了叛军。唐太宗对他更加信任。此后,李靖又为朝廷立下不少战功,官升至尚书右仆射。
李靖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在朝廷任官多年,功劳不小,受到的封赏也不少,应当急流勇退,早点解甲归田,免生后患。所以趁唐太宗派他去访察民俗的机会,说自己的脚有毛病,奏请退休归家。唐太宗见他的奏书写得格外恳切,便容许了他的恳求,并派中书侍郎牟岑
少去传他的旨意说:“我看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而能知足的特殊少,不管是愚人还是智者,都莫能自知。
有些人没有什么才能,却硬是要占据官职;就是有了病。也牵强留着不愿辞官,李靖能识大体,实在可嘉。我如今批准你的恳求,不仅是成全你的志向,还想把你作为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李靖退休时,唐太宗特殊优待他,赐给他良马两匹,绸缎千匹,还为他制作了一根寿杖,以便利他走路。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3
张衡的故事拔山举鼎】故事的仆人公: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
【拔山举鼎】是什么意思?
形容力气超人或气概宏伟。
【拔山举鼎】出自哪里?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拔山举鼎】词语辨析:
【拔山举鼎读音】:bá shān jǔ dǐng
【拔山举鼎的近义词】:孔武有力、身强力壮
【拔山举鼎的反义词】:弱不禁风、弱不胜衣
【拔山举鼎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拔山举鼎】如何〔造句〕:
1、冷兵器时代个人武力的巅峰,拔山举鼎的霸王,就这么被我轻轻的点了一下变成了植物人?“为公子报仇!”。
2、因自己力能拔山举鼎,在战场上所向无敌,便不再重视人才。
3、三千将士全副武装,全军有拔山举鼎,凤翥龙翔之势。
4、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四武士,拔山举鼎比马武与岑彭。
5、伴随着牛车吱吱嘎嘎的摇摆晃动,林燕生觉得自己整个人猝然
变成了一只跌进烂泥坑里的蚂蚁,纵有拔山举鼎之力,都不行能再从这儿爬出去了。
6、罗云发出了一声畅快的笑声,肌肉晶莹饱满,仿佛要将他的衣服撑破一般,筋骨强盛,气概凌人,一举一动似有拔山举鼎气吞斗牛之势。
7、只见周天风云激荡,雷霆暴闪,秦陆犹如金翅大鹏从九霄扑击而下,天魔长戟以拔山举鼎之势轰然劈落。
8、经过兽魂之力的淬炼,周易骨骼的强韧已直逼窥灵境界,一提脚就有一种无以伦比的轻快,一抬手就有拔山举鼎的力度。
【拔山举鼎】典故:
项羽,名籍,秦末下相人。少年时代,项羽不宠爱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愿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应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兴奋,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愿认真钻研。
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头,奋战了8年,最终被刘邦等包围在垓下,最终自刎于乌江。
自刎前,在四周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4
【走马观花】故事的仆人公
孟郊(751-814),唐代出名诗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郊寒岛瘦”。
【走马观花】是什么意思?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