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中外宣翻译的误译现象透析
阴王志敏马立军王慧祺
陆军装甲兵学院
[摘要]跨文化视域中外宣翻译的误译主要分语言内误译和语言外误译两种,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的误译进行阐述和分析。在外宣翻译中,外宣翻译者不仅仅要掌握语言本身,尽量避免语言内误译和语言外误译,杜绝拼音错误、标点错误、用词不当、译名不统一、语法错误和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混用,还要掌握语言的语气、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外宣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外宣翻译;跨文化视域;语言内误译;语言外误译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1)09-0021-03
1研究背景
在外宣工作中,外宣翻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外宣翻译还没有发挥最理想的作用,翻译质量不尽人意。外宣翻译中常见的误译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外文水平不高、工作态度不够认真而造成的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另一种是因中外文化差异所致的有碍外国读者理解的翻译错误。总
体而言,跨文化视域中外宣翻译的误译主要有语言内误译和语言外误译两种。本文就这两个方面的误译进行阐述和分析。
2语言内误译
语言内翻译错误主要涉及文字、文法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拼音错误、标点错误、用词不当、译名不统一、语法错误和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混用等。
2.1拼音错误
拼音错误常常出现在旅游手册、公示语等外宣翻译中,其表现形式有拼音拼写错误、用拼音代替翻译和使用不恰当的拼音缩写。
拼音拼写错误往往是由于译者不够细心。在汉语拼音中,有些声母和韵母的发音十分类似,如-en和-eng,sh和s等,在翻译时,这些相似的发音很容易被弄错,尤其是对我国南方人而言。而用拼音代替翻译实际上就是没有翻译,这样的“翻译”也不能传达任何实质的信息。例如,开封的万岁山景区在一些宣传册上是Wan Sui Shan,Shan是汉语拼音,对于外国
友人来说不能理解,而“山”本身是可以对应英语单词的,翻译为Wan Sui Mountain即可。绝大部分外国人士根本不懂汉语拼音,因此这种外宣翻译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另一种常见的拼音错误是使用不恰当的拼音缩写。例如,上海的简称是“沪”,中国人也常用“沪”来表示关于上海的名称。但在英译时,直接用汉语拼音Hu,是难以让外宣受众理解其含义的。例如,从上海通至青浦区的高速公路上的一块指示牌上写着:“沪青公路—HUQING RD”,这对于中国人而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这样的翻译外国人恐怕难以理解其含义,其正确的翻译应该是Shanghai-Qingpu Highway,这样外国人理解起来就不难了。
2.2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没能认真分析原文,对原文内容理解不透彻,从而仅按照字面意思随意选词,最终造成语义模糊,不利于译文读者理解。
例如,“干炒牛河”这道菜常被翻译为“fuck to fry cow river”,这就是因不能理解原文内容且选词不当所致。针对原材料进行分析,这道菜包括嫩牛肉片和河粉,将其译为“cow river”显然仅是对字面的翻译,译者根本没有理解这道菜到底是什么,而对于外国人而言,面对这样的翻译更是一头雾水。“干炒”是一种烹饪方法,译者在翻译这道菜名时应将其烹饪方法翻译出来,这样外国顾客就能了解其烹饪方式了。中国菜取材十分丰富,而且烹饪方式多样,并且取名抽象,还含有丰富的文化含
义,因此,译者如果仅仅采用直译法进行翻
作者简介:王志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军事英语教学。
马立军,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军事翻译。
王慧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军事翻译。收稿日期:2020-12-1
译,则无法让外国人有深入的了解。“干炒牛河”这道菜翻译为“stir-fried rice-noodle with beef”更为地道。
2.3译名不统一
所谓译名不统一,指的是我国外宣翻译中出现的统一概念术语同时存在若干种不同译名的现象(武绒等,2016)。译名不统一很容易误导受众,造成信息交流混乱。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外宣翻译涉及的专有名词数量巨大,新词层出不穷,很多专名还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说法;二是外宣译者缺乏统一的培训,素质也良莠不齐,翻译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研究而想当然地翻译专有名词。
例如,“海上丝绸之路”的翻译有“Silk Road on the Sea”,“Silky Road on the Sea”,“Marine Silk Route”等不同版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忠魂亭”在不同的指示牌上分别被译为“Zhonghun Pavilion”,“the Loyal Souls”,“Paviliono”等。有关南京“中华门”城堡的译文也有三种不同版本,分别是“Zhonghua Gate”,“ZHONG HUA Gate”和“Zhonghuamen Gate”。但是,依据我国关于专有地名的翻译标准,“中华门”的翻译应采用专名加通名的方法,即应统一译为“Zhonghua Gate”。
针对上述地名翻译状况,根据《地名标志牌城乡标准》,我国地名和站名都统一用汉语拼音作为标示。因此,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保持这些概念术语译名的统一,以便于外国受众理解,并树立良好的外交形象。
2.4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也是外宣翻译中应重视的问题。虽然译者明白应该准确地进行翻译,但在翻译实践中往往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语法错误。以下就对常见的语法错误进行归类说明。
第一,冠词使用错误。例如,包公祠中,对于包拯的翻译为“Lord Bao,native of Hefei City,capital city of An Hui Province”,此处英语缺失冠词和关联词,应为“Lord Bao,a native of Hefei,which is the capital city of Anhui Province.”
第二,动词形式使用错误。例如,“郑州西南绕城高速”被翻译成“Zhengzhou South-west Wind Ring Expway”,“Wind应该改为Winding”。
第三,词性使用错误。例如,“上海振华设计装潢公司”被译为“Shanghai Zhenhua De-
sign&Decorate Co.Ltd.”但“Decorate”的词性为动词,不能修饰名词。因此应将“Deco-rate”改为“Decoration”。
第四,逐字死译。例如,“武夷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被译为“Wuyishan scenery beautiful,the history is glorious galaxy.”这样的译文根本不符合英语语法,几乎是逐字死译,其译文应该改为“With a beautiful scenery,the Wuyi Mountain enjoys a long history and a rich culture.”
2.5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混用
由于同宗同源,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很多地方有着相同之处,但是在发音、拼写、词汇和语法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例如,英国英语中的colour,programme,traveller在美国英语中为color,program,traveler。在外宣翻译中,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混用的现象很多,而且不易被发觉。
将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混用,根源在于忽视了外宣翻译中的“外外有别”原则。将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混用会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就好比在中文表达中既有简体字又有繁体字一样,让人读起来感觉怪怪的。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将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分开,或者都用美国英语,或者都用英国英语,而避免将两者混用。
3语言外误译
语言外错误即语际错误,“是由语言迁移产生的一种错误,是由学习者的本族语导致的错误,也就是母语的习惯、模式、规则等在母语转换的过程中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性错误”。虽然看上去拼写语法没有问题,但这种内伤却让外国朋友感到难懂或者不舒服,这类错误属于语言外错误。
3.1语气不当
外宣的翻译效果受到不同语气的影响,每一位外宣译者都应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地再现原文。如果在翻
译过程中忽视原文语气或者对原文语气把握不当,译文效果会大打折扣。
例如,在商店、火车站等地方常见的标语中,“旅客止步”“闲人莫入”常常被翻译为“Passengers stop here”和“Strangers are forbid-den.”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样的标示已经耳熟能详,但对于外国人而言,这样的标示听起来好像一道命令一样。而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
“Staff only”和“Only for staff”,不仅听起来十分友好,也有利于外国人接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相同的话语有着不同的“礼貌等级”,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应确保译文与源语有着相同的礼貌等级,即使改变形式也在所不惜。
根本的拼音汉语中的否定祈使句在译成英语之后表达会非常直接,给人一种下命令的感觉,这就违反了英语国家的语用原则。对此,在翻译汉语否定祈使句时,译者应尽量将其转化成肯定句。例如,麦当劳中“请不要食用非麦当劳食品和饮料”这一标语,其译文是“Consump-tion of MacDonald foods only”;“爱护绿化,爱护环境,就是爱护自己”多被译为“The Grassland Needs Your Care”,这样翻译不仅语义清晰,而且语气得当,能够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3.2中式英语
由于中西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上存在差异,汉译英时经常出现“中式英语现象”。所谓中式英语,就是按照汉语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译,译文有着明显的汉语特征,与英语语言表达方式不符(李淑琴等,2013)。在外宣翻译中,“中式英语现象”十分常见,而且常会使人不知所云,在对外交流中严重影响外宣效果。
例如,有些景区把票价直接翻译为“ticket price”,这也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在英语中景点票价应该是入场费的意思,应选用“admis-sion”这个词。景区中的“爱护文物,人人有责”直接翻译为“It’s duty of each
of us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relics.”实在有失妥当,应改为“Please Protect Cultural Relics.”清明上河园的“游客安全须知”直接翻译为“Tourists Safety Must Know.”这种直译是十分可笑的,简洁地翻译为“Notice”即可。这种机械的硬译和死译,不仅起不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有时反而会引起误解。
3.3忽略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虽然不同的文化有着相似之处,但差异也是巨大的。外宣翻译者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所以外宣翻译者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民俗风情等,在翻译时不注意社会文化差异,翻译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外宣翻译不准确的根源在于译者缺乏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
例如,许多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老弱病
残孕的专座被翻译成“The Old Weak Sick Dis-able and Pregnant Only”,虽然看起来没有错误,但是在西方崇尚年轻不愿老去的思维方式下,“老”这个字是不合适的。在西方,老年人往往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更不愿意别人用“老”字来称呼自己,所以,英语中对老人的表述总是以委婉语代替,在翻译时巧妙避开“old”这一类的词,老人专座可以译为“Se-nior Citizen First.”当然,我们也可以直接借鉴外国的用法,如“Please offer a seat,Priority Seat”,这些也是比较合适的用法。
因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教育体制也不相同,一些相关的概念、体系在英译时常常会混淆意义。例如,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等概念,在翻译时译者如果不了解这些词的内涵,就容易出现误译。
4结语
就目前来看,外宣翻译中出现的错误远不止上述几种类型,但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外宣翻译中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错误不仅影响外宣工作的效果,也不利于我国文化形象的树立。在外宣翻译中,译者不仅仅要掌握语言本身,尽量避免语言内误译和语言外误译,杜绝拼音错误、标点错误、拼写错误、用词不当、专有名词错译、译名不统一、语法错误和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混用,还要掌握语言的语气、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外宣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旺儒.跨文化视角下外宣翻译研究[M].吉林出版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
[2]李淑琴,周晓亮.企业外宣翻译中的文化意识[J].中
译外研究,2013(3):13-15.
[3]武绒,陈柯.从意识形态看外宣翻译中的误译[J].现
代交际,2016(2):43-46.
[4]张肖鹏.外宣翻译与跨文化文本重构[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
(特约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