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中国亳州 
2007-12-21 10:33:20|  分类: 我的日记|举报|字号 订阅
亳州市位于华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南襟江淮,北望黄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亳州市面积8522.58平方公里,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谯城区,全市总人口534万人。
20005月,国务院批准设地级亳州市,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国土面积85225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08%;耕地6019万公顷。全市人口53002万,其中少数民族82万人。亳州地跨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以l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地势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全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有明显地过渡性特征,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日照2320小时,平均无霜期216天,平均降水量822毫米。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
、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
  亳州市矿产资源主要有煤 、石英石、石灰石、白云石、陶土,动物资源有狐狸、獾、黄鼬、啄木鸟、猫头鹰、鹭鸶、黄鹂、蛇、蝎、蛙、鲤、鲫、鳜、鳗、鳝、虾等,水生植物有藕 、菱、茭白、芡实、芦苇 、蒲等 中药材有芍药、菊、桑皮、花粉、桔梗、金银花等 400余种。土特产品有古井贡酒、白芍、泡桐、万寿药枕 、剪纸。名胜古迹有成汤陵墓、华佗庵、花戏楼、古地下道、道德中宫、桑林、曹操庙、曹丕庙、章花台。
    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地属古豫州,成汤为诸侯时即居于此。当时写作。《汉书·地理志》有注云:亳同薄。《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以南,安徽亳州以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现在的亳州,系南亳故城域。周代,此地称。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在此置谯县,隶属砀郡。秦末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后,由于一时难以取北面的彭城,便占据谯县。西汉,谯县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以谯郡一带为基地,不断在军事和经济上扩充自己的力量。曹操在谯郡等地实行屯田,大力开展军屯干热风“民屯,促进了谯郡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实力
的增长。魏文帝皇初二年(22l),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魏正始四年(507)置南兖州。北周大象元年(579)
    因南兖州地处古南亳近临,故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
    隋唐时期,几次更名,或亳州,或谯郡。明初,亳州降州为县,隶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亳县又升为州。清初,亳州隶属江南省凤阳府。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划为江苏、安徽两个布政使司。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19863月撤亳县建亳州市,其隶属关系和辖区不变。19982月归省直接管辖。20005月设立地级亳州市。
  亳州全境跨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约90公里。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 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东南
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对落差20.5米。由于受河 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土壤主要是砂礓黑土,其次是潮土、棕壤土类,并有少量石灰土在涡、蒙两县的山丘周围分布。

    全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 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 ,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7℃,平均日照2320小时,平均无霜期216天,平均年降水量822毫米。

    亳州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旱、涝、大风、冰雹、干热风、低温、霜冻等。旱、涝是最主要 的自然灾害。
    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涡河 自谯城区安溜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县移村集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173
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谯城区淝河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利辛县展沟镇出境 入凤台、颍上县界,境内长123.4公里,流域面积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邹楼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66公里,流域面积14 01平方公里。
〖经济建设〗
    亳州物阜民丰,资源富饶,特突出,经济繁荣,是全国重要的药材、商品粮、优质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拥有药材、酿酒、果蔬、烤烟、畜禽、蚕桑、矿产等资源和经济优势,地方名特优稀产品较多,特经济凸显。
    亳州自古就有药都之称,是中医药文化的摇篮,盛产中药材。自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开辟第一块药圃之始,勤劳智慧的亳州人依华佗之灵气,靠土地之肥沃,借交通之便利,种植、经营中药材之风日益繁盛,经久不衰,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药典》上冠以字的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种;其中亳芍、亳菊被列入安徽四大名药,亳产白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5%。近年来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多万亩,,种植400多个品种,新开发208种,从事种植、加工、购销中药材的人员达100万人
之众,形成近千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市区内建有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该专业市场年交易额达100亿元以上,亳州已是名符其实的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药业经济已成为当地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因此,亳州赢得了数天下药都,药材天地,歧黄事业,此城最古;量人间风采,神医故里,医药文化吾地独优的美誉。1995年,总书记欣然亲笔题写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更加提高了亳州名列全国四大药都之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