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自然科学2015年7期·189·
阿拉善盟近40年高温天气特征分析
杨宗英
阿拉善盟气象局,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750333
摘要:利用阿拉善盟8个气象台站1975-2014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阿拉善盟高温日数的年、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阿拉善盟40a间高温日数呈现增多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5d/lOa。20世纪80年代之前高温日数较少,90年代后高温日数开始增多。高温日数的月份主要出现在6~8月,其中7月是高发期。
关键词:阿拉善盟;高温天气;气候特征
中图分类号:P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78(2015)07-0189-01
1 引言
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其特点表现为干热,日照非常强烈,空气湿度小,温度非常高,蒸发量大,常
与干旱相伴出现,通常可加重伴随的干旱灾害1。高温是阿拉善盟夏季主要气象灾害之一,由于阿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阿盟境内的高温天气常常伴随干旱的发生,很容易形成干热风天气。主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阿盟境内高温天气发生频次、强度、范围都明显增加,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损失。利用阿拉善盟的气象数据资料对高温天气进行研究,以出夏季高温强度差异变化,为阿拉善盟高温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阿拉善盟8个气象台站1975—2014年逐最高气温资料。结合高温预警信号发布办法,对应高温预警信号的三个等级,将阿拉善盟高温分为≥35℃,≥37℃,≥40℃三个级别2。
选取1975-2014年阿拉善盟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极端高温、高温的时间变化等观测资料。使用最小二乘法线求得线性倾向系数,采用一次直线方程来描述高温日数的气候趋势3。
3 高温的时空分布
统计1975-2014年阿拉善盟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阿拉善盟只要有一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35℃、≥37℃、≥40℃,即分别是对应级别的一个高温日,在40年中三个级别高温分别出现1583天、716天和112天。
3.1 年际变化
阿拉善盟≥35℃炎热日年际变化:总趋势是高温日数逐渐增长,气候倾向率为0.5d/10a。1975-2014年阿拉善盟出现50个以上高温日有9年,分别出现在1991、1997、1999、2001-2002、2005-2006、2010-2011年,最多的是2002年,次之为2001年,分别出现63个、57个高温日;最少的年份为1993年,次之为1979年,分别出现16个、17个高温日。1975-1996年大于50个高温日数年份只有1年;1997-2014年大于50个高温日数年份有8年。
从1975~2014年高温日数年代际距平变化来看,70、80年代,各地高温日数少于40年平均值;90年代各地高温日数开始增多,较40年平均值多0.6~3.8天;2000~2010年各地高温日数呈现明显分化,拐子湖、达来呼布增加最为显著,比40年平均值多9~10天;雅布赖、吉兰太多3~5.5天;其余地区多0.3~2.7天。
阿拉善盟≥40℃酷热日年际变化:1975-2014年阿拉善盟出现酷热日的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1998年以前酷热日较少,最多为5个;1999年以后酷热日频繁出现,且每年日数较多,总趋势是前少后多。
3.2 年变化
阿拉善盟≥35℃炎热日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8月下旬,占炎热日的95.1%,其中7月最多,占炎热日的45.1%;次之为6月和8月,分别占炎热日的23.8%、26.1%,5月、9月也出现过,但极少发生。
阿拉善盟≥37℃炎热日集中出现在6月中旬-8月下旬,占炎热日的97.2%,其中7月最多,占炎热日的54.3%;次之为6月和8月,分别占炎热日的18.9%、23.8%。
阿拉善盟≥40℃炎热日集中出现在7月,占炎热日的77.0%,次之为6月和8月,分别占炎热日的6.2%、16.8%。
3.3 高温的空间分布
阿拉善盟各地盟≥35℃炎热日以西北部出现最多,年平均29d以上,其中拐子湖最多,达到33d,额济纳旗为29d,其次为吉兰泰和雅布赖,分别为18d和16d,其余地区较少,在6d以下,阿左旗最少,年平均不足1d。
干热风阿拉善盟各地≥37℃炎热日分布与≥35℃的分布类似,西北部最多,年平均12d以上,拐子湖15d以上,额济纳旗为12d,其次为吉兰泰和雅布赖,分别为5d和4d,其余地区在1d以下。
3.4 极值
极端高温事件强度越来越大,极端高温及高温日数屡创纪录。阿拉善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最大值出现在1988年7月24日的拐子湖地区达到44.8℃,创全区最高纪录。2010年7月28日拐子湖地区再次达到44.5℃。2010年7月20日、7月29日,额济纳旗达来呼布日最高气温分别为42.9℃、43.7℃,两次刷新历史记录。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2010年7月29日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8.4℃,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3.4 高温成因
阿拉善盟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三大沙漠横贯全境,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夏季受大陆暖高压或西伸的强大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天气晴好,太阳照射极强,蒸发剧烈。由于地表水分少,不能起到水分蒸发耗热降温的作用,加上太阳辐射增温,气温迅速上升而形成高温天气。
4 结论
(1)阿拉善盟≥35℃炎热日年际变化总趋势是高温日数逐渐增长,气候倾向率为0.5d/10a,其中2002年最多,1993年最少。阿拉善盟≥40℃酷热日的年际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1998年以前酷热日较少,1999年以后酷热日频繁出现,总趋势是前少后多。(2)阿拉善各地高温日月分布集中出现在6-8月,其中7月最多。(3)阿拉善盟各地≥35℃炎热日以西北部出现较多,其中拐子湖地区最多,年平均达到33d;巴彦浩特地区最少不足1d。(4)阿拉善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最大值出现在1988年7月24
日的拐子湖地区达到44.8℃。(5)阿拉善盟产生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有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夏季受大陆暖高压或西伸的强大副热带高压控制。
参考文献
[1]唐红忠,邓珺.罗甸县近52a高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6):129-131.
[2]周淑玲,吴志彦,李静.山东夏季高温天气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14.12(4):19-23.
[3]魏风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