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敬⽼的诗有哪些
⼈⽣易⽼天难⽼,岁岁重阳,今⼜重阳,战地黄花分外⾹。⼀年⼀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霜。
重阳节敬⽼经典古诗
1、采桑⼦重阳⽑泽东
⼈⽣易⽼天难⽼,岁岁重阳,
今⼜重阳,战地黄花分外⾹。
⼀年⼀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霜。
2、九⽉九⽇忆⼭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3、九⽇齐⼭登⾼(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何必独沾⾐。
4、九⽉⼗⽇即事(唐)李⽩
昨⽇登⾼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蜀中九⽇(唐)王勃
九⽉九⽇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6、九⽇(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
7、醉花荫(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兽。
佳节⼜重阳,⽟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黄花瘦!
8、沉醉东风重九(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落⼭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愁,
谁肯教⽩⾐送酒。
9、九⽇(明)⽂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限意,何处望京华。
10、重阳席上赋⽩菊(唐)⽩居易
满园花菊郁⾦黄,中有孤丛⾊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头翁⼊少年场。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及赏析
1、《九⽉九⽇忆⼭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遍插茱萸少⼀⼈。
赏析:这⾸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在异乡举⽬⽆亲的⽣疏清冷的感受。⽤“独”和两个“异”字组在⼀句诗⾥,⼤⼤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到节⽇,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个层次,是从抒情主⼈公⾃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2、《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唐·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兽。佳节⼜重阳,⽟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黄花瘦。
赏析:这⾸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试之⼼⼤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醉花阴》。
3、《九⽇齐⼭登⾼》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何必独沾⾐。
赏析: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盾的⼼情。“难逢”、“须插”的⾔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乐,不要⽆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种通达的⽣活态度。“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4、《九⽇齐⼭登⾼》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何必独沾⾐。
赏析:⽤⽩描的⼿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的⼀副美景。仅⽤七字,把江南的秋⾊描写的淋漓尽致。诗⼈⽤“涵”来形容江⽔仿佛把秋景包容在⾃⼰的怀抱⾥,“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之清,“秋影”包容甚⼴,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有⽔,是⼈⽣乐事,“翠微”来代替秋⼭,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5、《满江红·喜遇重阳》
清·宋江
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丹⼭,黄芦苦⽵。头上尽教添⽩发,鬓边不可⽆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愿,平虏保民安国。⽇⽉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望天王降诏,早招安,⼼⽅⾜。
赏析: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敬老节
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爽,这是⼀种暴风⾬来临前的平静。
6、《奉陪封⼤夫九⽇登⾼》
唐·岑参
九⽇黄花酒,登⾼会昔闻。
霜威逐亚相,杀⽓傍中军。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
边头幸⽆事,醉舞荷吾君。
赏析:这⾸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四年)。“九⽇黄花酒,登⾼会昔闻。”⾸联⼆句概⾔边塞⽆事,重阳佳节,众⼈按照传统的庆祝⽅式,喝酒登⾼,⼀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傍中军。”颔联⼆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句是诗⼈信⼿描写节⽇⾥战⼠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事,醉舞荷吾君。”尾联⼆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将⼠们能在重阳佳节⾼歌豪饮。
7、《九⽇龙⼭饮》
唐·李⽩
九⽇龙⼭饮,黄花笑逐⾂。
醉看风落帽,舞爱⽉留⼈。
赏析:在咏菊诗中,“龙⼭之会”、“落帽⼈”是常被引⽤的典故。李⽩把这个典故与⾃⼰的龙⼭之游紧密结合在⼀起抒发了内⼼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8、《于长安归还扬州九⽉九⽇⾏》
宋·江总
⼼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花开?
赏析:九⽉九⽇,勉强登⾼,却⽆⼈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江总,南朝陈诗⼈。陈亡,⼊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
菊”的⽤典可知,诗⼈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九⽇⾏微⼭亭赋韵》和唐代诗⼈岑参的《⾏军九⽇思长安故园》,就是两⾸著名的重阳佳作。
9、《蜀中九⽇》
唐·王勃
九⽉九⽇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赏析:诗歌开头就承题,“九⽉九⽇望乡台”,点明了时间是重阳节,地点是⽞武⼭,此处将⽞武⼭⽐作望乡台,以此来表达乡愁,思乡之情倍增。“他席他乡送客杯”,点明了诗⼈当时是在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倍感凄凉。诗歌的前两句就勾勒出了⼀个易让⼈伤感的环境,正逢重阳佳节,⼜是客中送客,⾃然容易勾起浓郁的乡愁,于是就很⾃然地引起了下两句对鸿雁看似⽆理之问:“⼈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0、《⾏军九⽇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去,⽆⼈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军”⼆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纷飞,⾎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寄托着诗⼈对饱经战争忧患的⼈民的同情,对早⽇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结句⽤的是叙述语⾔,朴实⽆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