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说教学理念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以学会朗读诗歌为发散点,以体会情感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说教材
    1、课文简介:
    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作于1938年11月。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中写实和象征交织,描绘了土地、河流、风、黎明,暴风雨等一系列内涵丰富,鲜明意象来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本诗名句,多少年来,不断为人所引用,所默诵。
    2、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诗歌主要写了诗人艾青可爱的故乡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作家由此迸发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深深的对敌人的憎恶之情,和对美好故土的眷恋以及借用象征手法来借事物抒发自己内心最真挚的爱国情感,以及深深地眷恋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本首诗歌的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熟读成诵,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旋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诗歌的爱国主题,加深对爱国的理解。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领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
    五、说教学方法
    我将采用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用来攻克本节课的重难点,解决教学目标。
    1.朗读感悟法:通过感情诵读,让同学们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讨论法:在交流、探究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策力,集思广益,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学生也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合作精神得到了深化。
我爱这土地仿写    六、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将通过富有情感的谈话法的方式是进行导入。“爱国诗永恒的主题,比如我们之前学习的都德的《最后一课》等作品。而在旧中国,我们的土地饱受侵略,这样的过程中同样也
演绎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又有多少眷恋的情节。今天让我们走进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一起去感受那眷恋的情节。”并且板书标题:我爱这土地。这样有感情的话语的导入能够引起同学们情感上的共鸣,更好的把握整首诗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