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理运用地理学习评价的结果?
              扬州市地理教研员  朱雪梅
【理论阐释】
实践中的课堂评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课堂评价结果处理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一般来说,日常性的、即时性的评价,可以采用某一种评价结果处理形式,例如,课堂理答就是针对于课堂中学生回答情况的反馈;而阶段性的评价,则应该将几种形式加以组合,如通过“分数或等级十评语十档案袋十学生自我评价卡”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从评价结果处理的发展来看,将各种形式加以组合,以博采众长,克服彼短,成为一种趋势。
地理学业成绩评价结果的应用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促进教师发展,而非打分、记录分数和排名次等一次性的处理,更不应该成为评定教师等级、发放教师薪酬的主要依据。《标准》指出:“给学生作出评价结论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具体来看,地理学业成绩评价结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1.诊断学习效果
评价的实质是价值判断,所以“诊断”是评价结果最显性、最直接的作用,特别是每一次测试的分值或等级就是对教学效果的一次定量诊断。一般地认为,地理测试中高的分值代表学习效果良好,对地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高,学习目标的达成率高;反之亦然。当然,这样的诊断结论并不是绝对准确,因为测试分数的高低还受其他非确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状况、试题的熟悉程度等。所以,对学习效果的诊断还需要结合过程性的表现性评价作出综合判断,应该采用定性评语与定量测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习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诊断不是最终目的,诊断后对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使之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
2.调控教学进程
地理评价结论可以为教学提供大量的、比较全面的和有效的反馈信息,评价者将反馈信息与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相比,可以对今后的教学进行调节与控制。如果评价结论显示学生
实现目标的过程过于轻松,并能达到更高目标时,会将目标调高,将进程相对调快;而如果认为学生还未能达到目标要求时,可能将目标调低,将进程相对调慢,使之符合学生的相对水平。就具体的教学过程而言,地理评价的调控作用一般是通过调节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程和节奏、教学速度和难度等来实现的。
3.激励学生成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是地理评价的最终追求。《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评价结果解释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作出多角度和较为全面的评价。要随时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给予必要的、及时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地理评价结论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回顾地理学习的历程,反思学习的得与失,如引导学生思考:评价结果显示我的地理学习优势在哪里?我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我还有哪些地理问题没有解决,我能采取哪些措施来改正?另外,对学生地理表现的评价,特别是档案袋评价的成果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助于学生维持学习的内驱力,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方法探索新知识,以获取更好的评价结果。
【案例1】评价结果的再评价――用橡皮泥制作地形模型
一、准备阶段
提前一节课通知准备材料: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至少带一盒橡皮泥(最好四人商量后,8颜而异)和一团线(线的颜与橡皮泥对比要强些)。
二、布置制作任务
1)制作一座山地模型,每人必有一份作品,且在课堂上当场完成。
要求:①突出五要素:山脊、山谷、山顶、陡坡、缓坡。②再缠上3~5条线,代表山地的等高线。
教师当场制作一个山地模型供学生参考。
2)制作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四种陆地地形。按四人小组进行,分工到位,每人制作一种地形,并能简要介绍所作地形的突出特征。
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指导、提示改进。
三、评选优秀作品
每班选出3~5人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保存好,并在科技节期间向全校展示,获奖情况张榜公布。由备课组向学校申请经费,进行适当奖励,摄影留念。每份获奖作品均写上班级、姓名、座号,获奖作品的照片送给每位获奖者作留念,好的图片留作资料。
四、评价方式
评价等级分为“优、良、中、不理想”四个等级。
1)自评:先小组内自评。
2)互评:前后桌同学互评。
3)师评:本着鼓励原则,将成绩定高一些。
【案例1解读】
本案例是用制作模型的方法检验学生对地形基本类型及等高线概念的理解。从学习进程看,
教师年度考核评语学生用橡皮泥制作而成的地形模型就是表达等高线地形图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结果,这一表达形式与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地形类型相比,更加直观、生动,也加深了理解的深刻性。
本案例的亮点在于对等高线模型这一评价结果所进行的评选与展示活动,这一活动能够促使师生反思教与学的效果,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优秀作品的诞生是小组成员自评、前后桌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共同结果,在这过程中,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地形类型及等高线的基本内涵,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定,这是一个学习反思的过程。教师在评选学生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从而判断教学的效果,并可能会向学生指出错误所在,分析原因,给予指正。
将优秀作品进行摄影留念、在科技节上展览,以及对获奖者的奖励,均起到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对获奖者而言,是其努力学习与精心制作的回报,在体验成功的喜悦中得到更大的驱动。对未获奖者而言,能够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差距,激发未来的地理学习动机。
【案例2】莫用测试成绩排名次――某市2008年地理会考成绩的运用
某市每年度在6月份举行初中地理结业会考。测试及阅卷工作由市考试院组织,全市所有在籍初二年级的学生全部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合格为60分。以2008年的会考为例,其成绩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地理会考成绩是中考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绩按合格和不合格记入。成绩合格者方可在2009年报考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
2.该市教研室对所有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向各县(市、区)教育局与市直中学公布了下列统计表。(注:县、市、区名称与学校名称用代号表示)
1 某市2008年县(市、区)地理会考成绩统计
县市区
代号
人数
90以上人数
优秀率
8089人数
良好率
60以上人数
及格率
均分
7682
4116
53.58%
1687
21.96%
7162
93.23%
85.50
6387
2073
32.46%
1464
22.92%
5380
84.23%
77.87
10263
2713
26.43%
2506
24.42%
8613
83.92%
76.35
7247
2744
37.86%
1689
23.31%
6432
88.75%
80.41
9824
5008
50.98%
2787
28.37%
9371
95.39%
86.02
12218
5430
44.44%
3002
24.57%
10991
89.96%
82.37
全市
53621
22084
41.19%
13135
24.50%
47949
89.42%
81.53
2 某市2008年市直中学地理会考成绩统计
学校
代号
人数
90以上人数
优秀率
8089人数
良好率
60以上人数
及格率
均分
A
788
684
86.80%
83
10.53%
788
100.00%
94.92
B
173
136
78.61%
31
17.92%
173
100.00%
92.62
C
596
455
76.34%
108
18.12%
595
99.83%
92.48
D
645
480
74.42%
122
18.91%
644
99.84%
91.94
E
353
247
69.97%
79
22.38%
353
100.00%
90.90
F
156
97
62.18%
43
27.56%
156
100.00%
90.00
G
449
257
57.24%
108
24.05%
438
97.55%
87.78
H
630
334
53.02%
153
24.29%
602
95.56%
86.19
I
315
158
50.16%
93
29.52%
304
96.51%
86.07
J
573
242
42.23%
173
30.19%
544
94.94%
84.17
K
57
16
28.07%
24
42.11%
57
100.00%
83.44
L
307
106
34.53%
62
20.20%
271
88.27%
79.32
3.市直各中学根据本校成绩的排位考核地理任课教师业绩,并发放相应的奖金。 
【案例2解读】
初中地理结业会考是一次大规模的终结性测试,测试结果表现为量化的分值。案例中测试结果的应用方式在当今是普遍现象,这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危害性。
案例中第1条应用方式,体现了终结性测试的诊断与选拔功能,在目前评价制度中发挥了其应用的甄别作用,这是积极的一面,也说明会考是衡量学生地理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
测试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诊断与选拔,更应该是为了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案例中第2条的成绩统计表实际上公布了成绩的排名,第3条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奖金,这样的应用方式简单、粗暴,体现了分数决定论的思想,这抑制了测试的积极意义,只能加剧应试教育的程度,教师难以体验到地理教学的愉悦之感。
关于会考成绩的运用,更需要分析测试成绩所反映出来的课程目标的达标情况。建议仔细分析每一试题的作答情况,对照《标准》,分析试题所反映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的掌握情况,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出具学习诊断报告,用以指导教师分析存在问题的成
因,并改进未来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