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六十一:义务教育的由来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那么,义务教育制度是如何兴起并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教育制度呢?
1.宗教改革运动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是马丁·路德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时提出来的。
15世纪末,整个欧洲战事不断。欧洲大大小小的国家中,一些新兴的民族国家逐渐不满天主教教会的专制统治,慢慢的出现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制度。德国的各个封建邦国也出现了王权统治与教权统治相对立的局面,引发了教权和王权之间的斗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马丁·路德提出了宗教改革,他强烈抨击天主教的教会专制,否定教皇的最高权威,认为《圣经》是唯一的最高权威。
1517年新教提出之前,德国的学校大都是天主教开办的,主要传授神学,享受教育的基本是
贵族阶层,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成为享有特权的神职人员。基于宗教改革的需要,为了让每一个信徒都可以自己阅读《圣经》,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了德文。但怎样让普通百姓看得懂呢?马丁·路德提出政教分离,通过由国家政府办学,强迫适龄儿童上学这样一种形式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于是,1524年他发表了《为基督教学校致德国各市镇的市镇长和议员书》,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号召政府抓教育,办学校。强迫教育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不过,强迫教育在那一时期虽得到了初步实践,但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气候。
2.第一部《义务教育法》
在战火纷飞的德国众邦国中,一贯崇尚武力的普鲁士邦势力最强大,并在1525年改信路德宗,积极响应和推广路德新教的各种主张。1701年,腓特烈一世加冕为第一任普鲁士王,实行开明的君主立宪制,成立了普鲁士王国。其子腓特烈·威廉一世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推行开明政治,富国强兵,重视教育。他于1717年,颁布了一项实行强迫教育的法令《强迫教育规定》,要求“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从此,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在普鲁士的带动下,德意志许多邦广泛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学生有缺漏课的一律记录在案,并对家长进行处罚()。国家为它的公民提供免费教育,通过教育,灌输民族统一的思想,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在办学经费问题上虽遭到大臣劝谏,但威廉一世国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我整个国民的素质啊!”
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位后将这项由父亲签署的谕令坚决彻底的贯彻下去。并且在1763年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全国学校规程》(也即我们现在所说的《义务教育法》),开头写道:有鉴于我国学校工作和青少年教育受到严重的忽视,青少年一代在许多不称职的教堂司事和学校教师指导下,生长在愚昧无知之中这一令人不快的现状,经过充分酝酿和认真考虑,我们以为我国各行省应将教育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并加以更为妥善的组织。《规程》的制定,奠定了普鲁士教育在整个国家事业中的法定地位。
到十九世纪中叶,普鲁士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1801年,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
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柏林大学的活力与人才培养,为德国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全世界现代大学模式开了先河。
3.义务教育取得的成果
德国强迫教育取得哪些成果?
军事上的胜利
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颁布全国动员令,在著名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击败法国,不但收复全部失地,而且攻入法国本土,获得巨额战争赔款,一举改写了欧洲历史。普鲁士元帅毛奇在普法战争胜利后曾经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据统计,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德国的文盲率是欧洲主要国家中最低的。
科研成果
义务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使其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自1900年设立诺贝尔奖以来,柏林大学出现了29位诺贝尔奖得主,甚至比一些国家所有诺贝尔奖总数都多。1
864年到1869年,世界生理学的100项重大发现,德意志民族占其中89项;从1855年到1870年,德意志民族取得136项电学、光学、热力学的重大发明,英法两国合计为91项。……天主教圣经
实现民族统一
在普鲁士实行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之后,其它邦国纷纷仿效,同时政府通过义务教育向民众灌输民族统一的思想,德国终于在1871实现了民族统一。由此可见,通过实行普及义务教育,德国逐步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理想。
上述的这些成果,让大家看到了义务教育对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价值,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并逐渐实施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九年义务教育。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将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向幼儿园、高中两头延伸。
4.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制度体系的建立,在当时有很多创新之处。比如主张人人平等,要求人人参与,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让相当大的一个体成为了中产阶级,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并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但在200多年之后的今天,这一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例如,按照统一年龄入学的规定。不管学生的心智水平如何,不管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差异,只要到了相同的年龄段,就必须在同样的课堂里学习同样的课程。在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的今天,这样的要求显然没能做到因材施教。让心智水平差异很大的人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接受相同的教育,稍有不慎就会让一批心智相对比较聪慧的学生感到无聊,而让一批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品尝挫败,孩子的差异因此而被拉大。
例如,每一节课都规定相同的时间,到了这个时间立即下课,休息十分钟之后接着更换下一门课程的学习。这样的课程安排阻碍了学生对感兴趣问题更为深入的探究,对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在当时的普鲁士时代,教育的追求是扫盲,高水平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如思想上服从指挥、行动上掌握基本技能那么重要,但在今天,社会对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需要非常迫切,我们依然坚守这样的教育制度就出现了问题。
例如,学校上下课的铃声,就像部队里的军号一样,在校园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尽管
现在很多学校用音乐来代替单调的铃声,但这种信号中透露的强制性的要求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学习还是不学习,因为这样的信号开始和终止,这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大家对此司空见惯,没有任何异议。其背后的支撑,就是教育上的“管理主义”。
……
还有很多。大家可以由此发散出去来思考。
说这些话,并非否认今天的义务教育制度,而是想说明现有的制度需要做出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让其更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