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出版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词及赏析(共9首)。
第1首《所见》
所见
袁枚〔清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着一头黄牛唱着歌,歌声嘹亮清脆,回荡在树林的上方。他忽然想要捕捉那鸣叫的知了,便立即停止了歌声,一声不吭地站在树下。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乾嘉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清廉颇有名声。乾隆十四年(1749年)辞官隐居于南京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嘉庆三年(1798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赏析】
这是诗人根据旅途见闻创作的一首清新可爱的田园诗。一个小牧童骑在黄牛上唱着歌,“振”字写出了歌声的响亮清脆,仿佛整个树林中都回荡着优美的歌声,也写出了田园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孩童的活泼烂漫。就在这个时候,牧童听见了蝉鸣,立刻想到了新花样,于是在最后一句,歌声戛然而止,全诗回归寂静,只剩下一个安静的小孩子站在树下,仿佛正在观察蝉的位置,跃跃欲试。“闭口立”捕捉了小孩
儿一瞬间的变化,孩童机智活泼的形象跃然纸上。全诗用词浅显而生动,动静结合,在描写天真孩童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生活的赞美。
第2首《山行》
山行
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抬眼望去,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地有几户人家。
我实在太喜爱这傍晚枫树林中的美景了,于是停下车来慢慢欣赏,那染着秋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艳。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山行所见,描绘出了别致的山林秋景。“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的景总是萧条肃杀的,本就很难出来欢快明艳的
风光。这天作者沿着蜿蜒的石径驱车行路,看到那缭绕的云雾之中浮现出几户人家。寒山、石径、白云,无一不是清冷黯淡的调,三三两两的人家也显得寂寥,这些画面虽然也有种素洁的美感,但整体上总不会让人感到欢喜。在大冷天里赶路的作者,心情想必也不会太好。就在此时,他途经一片枫树林,火红的枫叶在晚霞的映衬之下愈显娇媚,满山红遍,层林尽染,一瞬间极为浓烈的彩充满了整个世界,这震撼的视觉效果,任谁都要被迷住,何况是寒困交加的行路人呢?于是杜牧停车驻足,流连忘返。“淡极始知花更艳”,前两句疏淡的景致完全成了这艳丽秋的衬托,而绚烂之极的二月春花,也要被秋霜沾染的满目枫叶压了去。只因为在深山中看了那一眼,一切的寒冷、肃杀都立刻变得热烈、明艳。谁能想到,深秋中竟有这样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杜牧专注于视觉的冲击,在彩疏淡
与明艳之间,极尽烘云托月之能事,为这红叶交缀、浓墨重彩的深秋唱起了一曲赞歌。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强烈感情,体现了作者乐观富足的内心精神世界,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第3首《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苏轼〔宋代〕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零尽了,已经没有伞盖一样的荷叶高高举起,遮挡风雨,
菊花也凋残了,不过还有顽强的枝丫尚未干枯,傲立寒霜。
一年中最美好的景你一定要记住,现在这橙子变黄、橘子正绿的秋末初冬之际,正是人间难逢的美景时节。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他一生在政治上屡遭打击,但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就,其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
【赏析】
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在杭州担任太守。在这里,他结识了五十八岁的两浙兵马都监刘景文,两人一见如故。苏轼就写下了这首《赠刘景文》。
描写洞庭湖的诗句这首诗开篇描写了秋末初冬,荷叶和菊花都已经衰残的景象——但这两者都不是作者叙述的重点,诗歌的后两句才是苏轼所要强调的对象。秋冬一般被认为是肃杀寒冷的季节,苏轼却称它为“一年好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此时有“橙黄橘绿”。在“橙”和“橘”中,作者最想要强调的还是“橘”。
其实在古代,“橘”可是能与松、竹、梅岁寒三友相提并论的高洁形象。屈原有《颂》,借赞美“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的橘来表白自己“秉德无私”的高洁追求。张九龄在《感遇》中也写道:“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