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XX是国家民委直属的部属院校和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的综合性民族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使命。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通过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团结教育
一、主要做法
1.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高度重视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进学生的认同。一是开展了“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二是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网络阵地。学校在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优秀民族文化展”等专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QQ、等媒体的宣传优势,打响“微宣传”之战,积极迎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三是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专题辅导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学生全面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使学生从内心里产生共鸣、在思
想上形成共识,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
2.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学校积极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与学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程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教育形式。一是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建设伟大祖国 建设美丽家乡”主题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二是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品活动。学校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选取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载体,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活动,产生了“民族知识大赛”、“激励经管十佳大学生评选”等一系列精品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在精品活动中有所领悟和触动。三是建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长期活动规划,构建系列教育活动,将教育活动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3.加强实践教育环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是实践经验的升华,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一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二是
积极开展“民族风情展示周”、“少数民族建筑模型制作大赛”、“家乡美”图片摄影展等系列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激发广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增强广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教育活动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学校精心设计社会实践载体,大力推动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科技创新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民族地区调研、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使得学生在生动的实践中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作用,从而增加思想上的认同。
二、活动的效果
在民族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各民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和国家的,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将对社会的和谐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工作经验
1.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利用网络做好“微”宣传。在信息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方式之一,各高校都建立了畅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校园网、QQ等媒介的广泛使用收效良好。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迎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大力开展“微宣传”,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扩大宣传效果。
2.建立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在传统的学生活动中,往往存在着一阵风的弊端,活动的随意性较强,而传承性和衔接性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活动所承载的教育内容也就受到了限制。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注重建立中长期的活动规划,要通过不断的强化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宣传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要把全校师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努力营造全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既要充分发挥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发挥学生朋辈间的带动作用,通过典型示范、榜样作用,激励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