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实现研究
作者:梁泽莹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9年第06期勤工助学
        [摘 ; ; ; ; ;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教育改革也成为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教育改革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公平与质量两个方面上。为了解决我国部分大学生的贫困问题,政府长期以来都很关注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并相继推出了关于解决大学生贫困以及实现教育公平的相关政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这些学生才能没有其他的后顾之忧。在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中,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質为重点,推出“大学生勤工助学”项目,这一项目不仅更好地解决了学生的现实经济问题,而且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提升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地推进高校人才的建设。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根据现在高校培养人才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规律,结合勤工助学的育人作用,分析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方式、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在这一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实现。
        [关 ; ;键 ; 词] ;高校;勤工助学;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7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248-02
        一、勤工助学的内涵
        财政部教科文司、教育部财务司在2007年7月出台的《高等学院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对勤工助学规定: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正确认识勤工俭学的内涵和概念,促进高校大学生资助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勤工助学的主体是大学生,提供这一平台的就是各所高校。国家高校开展勤工助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将教育与大学生应具有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改善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条件,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必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