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也称工作助学,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有酬劳动获取收入,以达到完成学业之目的。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个别学生的家庭收入较低,生活较为困难。为了扶持贫困家庭,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广西财经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图书馆向学生提供了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但是,由于勤工俭学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缺乏工作热情,不熟悉业务,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1]。
一、高校图书馆现状及勤工俭学招聘流程简述(一)高校图书馆现状
我院开展勤工俭学既是为了解决学生经济问题,促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也是为了解决图书馆员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我院在校学生两万余人,但由于历史原因存在多个校区及多个图书馆,导致图书馆的运营需要大量员工,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师结构和资源配置。近年来,我院为了改善教师学历结构,提高综合实力,大量引进高学历专任教师,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图书馆员工的配置,导致图书馆员工退休之后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按照教育部2016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的每周开放时间不能低于90个小时的要求,以及每位学生勤工俭学能够服务的时间
(每个勤工俭学学生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我院图书馆根据各部室的需要约需80名勤工俭学学生补充员工不足。
(二)勤工俭学的招聘
为了有效开展勤工俭学,高校需建立勤工俭学招聘工作流程。首先,图书馆根据岗位设置和工作人员值班情况,确定勤工俭学人员需求表,经部门领导审核后提交学校学工处。其次,学工处根据图学馆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需求表,通知经济困难的学生填写《勤工助学申请表》,经各教学院部辅导员核实后到图书馆参加岗位应聘。目前,我院在校学生2万余人,设置的勤工俭学总岗位约160个左右,约占学生总人数的0.8%,而图书馆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约80多个,占勤工俭学岗位数的一半左右。这些学生主要负责图书馆的日常工作。
(三)勤工俭学工作管理
图书馆对学生勤工俭学的管理方式较为松散,没有针对工作岗位制定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规范、权责说明。学生的工作任务主要取决于馆员下达的具体工作指令。当馆员没有下达指令时,学生值班到规定时间就可离开图书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许多勤工俭学的学生对图书馆工作形成一种刻板印象,即静坐在座位上等候读者离去,没有意识到图书馆的工作目标是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招聘信息传递存在障碍
在勤工俭学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不够流畅,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情形。这种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我院招聘时间较短,且发布信息的渠道不够顺畅,导致相当一部分在校学生未能获得勤工俭学招聘信息而错失应聘机会;另一方面,图书院招聘面试时间短,导致学生不了解图书馆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而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完成招聘任务,在招聘过程中秉承先来后到的原则招聘学生,并未针对图书馆的具体岗位要求对学生进行评审和选拔。高校信息传递不畅直接影响勤工俭学的报名人数及招聘工作的公正、合理,进而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缺少岗位技能培训
图书馆招聘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弥补图书管理员数量的不足。学生应聘上岗应当遵守岗位职责,胜任具体的岗位工作,以保证图书馆的正常运作。但是,图书馆并未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勤工俭学的学生,也未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上岗前的专业技能培训。勤工俭学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学生不了解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事项、不熟悉安全制度,只能按照图书管理员的口头要求,每天“坐守”在图书馆具体位置监守学生自习。这种管理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处理日常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缺乏必要的绩效考核
尽管我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已经大力推动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但是按照我院学工处的管理
制度,图书馆负责对学生勤工俭学进行考勤,月末将考勤记录表提交给学工处,学工处根据出勤记录计算报酬。当勤工俭学的学生熟悉这种考勤方式后,个别学生开始出工不出力或经常
作者简介:农燕(1979—),女,壮族,广西凭祥人,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注: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2015年科研课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优化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5A035)。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现状及勤工俭学招聘流程,然后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存在的主要
勤工助学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建议,包括严把勤工俭学招聘关;推动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勤工俭学岗前培训;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适当的绩效评价和奖惩制度;开展人文关怀和人文活动。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人文关怀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9)10-0133-02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质量的提升
——
—以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为例农燕
(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广西南宁,5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