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践行•动态/教研动态
压抑的情感与现实的折磨
—试解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巩佩丽
(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甘肃陇南746000)
摘要:本文以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为研究核心,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女主人公爱情理想的产生和压抑及其遭受的现实折磨,进行了个性化分析和阐述,致力于使读者在感知小说情感意蕴的前提下,关注女性爱情意识、女性心理的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爱,是不能忘记的》;钟雨;爱情理想;社会现实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0)11 -0014 -01
女作家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发表于1979年,从表面内容上来看,这部小说叙述了珊_从已去世的母亲钟雨留下的笔记本上一些残缺的文字,拼凑出了母亲在一生爱而不得,在现实道德和自我定
位下压抑自身情感而备受心灵折磨的故事。小说发表后,一时之间在文坛引起轰动,推动作家和读者从婚姻伦理和个体精神需求、爱情理想的角度出发,反思作品中“钟雨”这一人物的婚恋观念中所彰显的女性意识;反思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性是否能够从内心生发出冲破传统道德伦理阻隔、直面“心之所向”的勇气;反思世态人情、悠悠众口与爱情理想之间无法避免的冲突与矛盾。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小说,会发现其中不只有钟雨笔下文字透露出的有关爱情的浪漫主义彩,同时也有对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发展和思想现状进行的映照,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情感意蕴。
一、创作背景:女性婚恋观的转变
“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话题,特别是在众多女性作家的笔下。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以 清新脱俗的笔触、新颖的笔调和视角,描绘了女主人公钟雨一生怀揣对真挚感情、真诚爱人的向往,却求而不得的故事。其中,钟 雨在自身压抑的情感与苦难现实双重折磨下的复杂心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篇小说作于1979年,在这一时期,党中央做出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决议,人民思想得以解放,更加关注个体内心
发展和需求;与此同时,女性地位
有所上升,在父权社会下的话语
权有所增加,女性尊严得到凸显。
在笔者看来,小说中钟雨的矛盾
心理恰恰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女
性在思想意识上既没有完全摆脱
传统道德伦理、行为教条的束缚,
又渐渐滋生出了新时期女性对待
个体价值的追寻和对爱情、尊严
的执着。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心
理,恰恰是时代的映照,其精神与
心理上对真正爱情执着追求的勇
气,以及随性自由、忠于自我的爱
情心理,开新时期女性性格特征
的先河。
二、爱情理想的产生和压抑
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所
书写的是对爱情方面的精神追求
和传统婚姻之间的矛盾,本身故
事情节较为简单,但张洁却以自
身独特的视角和细腻动人的笔
触,将一部凄楚动人、发人深省的
爱情悲剧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笔者看来,小说情节的铺
陈是从叙述者珊珊对未婚夫提出
的一个问题—“乔林,你为什么
爱我”开始的,这个问题便意味着
珊珊,或许也包括作者张洁本人,
并不再如几千年来人们所普遍信
奉的那样,将婚姻作为一种传宗
接代的工具,将其作为人生中的
必经之路,却不问其所为何来;而
是更为注重将婚姻与爱情结合起
来,在自主婚姻中获得精神上的
慰藉与寄托。这个问题及背后反
映出的思想,同样可解答钟雨爱
情理想的产生,即她渴望获得的
爱情,并非仅仅是身体上的陪伴,
更要求精神上的交融与恩爱。但
可惜的是,钟雨在年轻的时候如
所有稚嫩的女孩一样,将对爱情
的要求浮于年轻、帅气、光鲜亮丽
的外表;在对爱情有了成熟的理
解,甚至遇到了“命定之人”后,
却已经是他人的妻子、女儿的母
亲。而那位老干部也出于道义和
责任,迎娶了恩人的遗孀,承担起
了照顾未亡人的责任。因此,即
使相互对彼此有情,也只能在时
光的摧折和世事的无常中小心翼
翼地整理、收好心中的情愫,带着
回忆、遗憾和几丝美好的温存继
续度日,这便导致了双方都不得
不由于现实的阴差阳错和世俗偏
见,压抑心中不断升腾起的情感,
无法结合,也无法忘怀。在小说
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对钟
雨的神态和心理进行描写,如在
台下看着老干部在台上做演讲
时,“她便觉得心里好像有什么东
西凝固了……”再如在院子里不
小心碰面时,“他们在竭力躲避着
对方……即使这样,也足以使我母
亲失魂落魄,世界顷刻会变成一片
空白”。透过这些字字句句,读者
均可以清晰地感知到钟雨为了回
避、压抑情感,在欺瞒他人的同时
也试图骗过自己,费了太多心力。
三、现实折磨
然而,笼罩在光环中的对理想
爱情的追寻终究是海市蜃楼,在现
实的折磨下,钟雨一生渴望与爱人
相伴相守的心愿始终未曾实现,在
笔者看来,现实世界对理想爱情的
阻隔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起。
(一)道德伦理的束缚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下旬• 2020.11
践行•动态/教研动态15《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中东西方鬼魂形象
梁军磊
(广东两阳中学,广东阳江5295〇0)
摘要:求同求异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培养指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哈姆雷特》与《窦娥冤》的对比性阅读,对东西方两个国家鬼魂的形象进行对比,旨在对学生的阅读、分析、比较能力进行提升,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使学生从多元化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知。
关键词:《哈姆雷特》;《窦娥冤》;鬼魂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2155(2020)11 -0015 -02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两本课外补充作品可供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分别是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及元代作家关汉卿所写的元代故事《窦娥冤》。这两本看似相隔甚远的东西方名著,实则具有较强的认知共性,尤其对于鬼魂的描写,可以使人感受到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思想及情怀的交融点。
虽然党中央已经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解除了“”时期对人民众思想上的禁锢,但当时人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新与旧的交界处,先进性和开放性上具有一定局限,传统道德标准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父权社会下的女性依旧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解放。一方面,那时的人们思想上依旧
保留“夫权至上”的余荫,认为女子在丈夫离世之后不可再嫁;另一方面,若有女子与有妇之夫有所往来,暗通款曲,更是一种伤风败俗的行为。因民众普遍的思想意识,钟雨与老干部无论是暗中往来,还是冲破成见而结合,均为世俗所不容;更遑论老干部的妻子还是当年救命恩人的遗孀,即便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无法产生爱情,内心对恩人的愧悔和自身承担的道德使命,也必然不允许老干部再觅良伴。因此,在伦理的束缚与自身道德观念的影响下,钟雨尽管无法忘却爱人,尽管只是为了在下班的人中远远望他一眼而辛苦计算,也不得不在对方和世人面前
一、东西方鬼魂形象的相同
方面
(一)鬼魂的正义感相同
由于高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尚
浅,因此对于鬼魂形象的理解也
较为肤浅,虽然对鬼魂内容的描
写为学生带来了阅读兴趣,但同
时在学习和认知鬼魂的描述内涵
方面,却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
首先,对于莎士比亚的《哈姆
雷特》和关汉卿的《窦娥冤》来
极力自持,尽可能不露出声,苦
苦挣扎。
(二)对爱情的乌托邦想象
《爱,是不能忘记的》这篇小
说以钟雨的人生经历表现了女性
的真爱理想,女主人公钟雨与老
干部的爱情既不能实现又不可忘
记,才变得刻骨铭心,获得了它特
有的心灵价值。在世俗意义上,
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是以两性
之间的性吸引为自然物质基础
的,但在《爱,是不能忘记的》一文
中,爱情中的灵性、神性一面发挥
到了极致,爱情未必是性的吸引,
更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这使得
爱情显示出了宗教般的虔诚和圣
洁。女主人公钟雨所追求的是超
世俗的精神之爱,她认为爱情是
心灵的呼唤、精神的感应。而这
种精神恋爱一且真正放到尘世间
来,便显得太圣洁、太难以企及。
在小说中,钟雨一生未与老干部
结合,因此,被苦苦压抑的、只能
存在于想象中的情感才显得神秘
且美好。我们不妨想象,若是钟
雨能够得偿所愿,与老干部走在
一起,他们的生活难道就只是诗
说,两个主人公都是被人陷害致
死的,可以说死得非常冤屈,因此
心有不甘。为报仇报怨,即便死
去变成鬼魂也要同恶势力进行持
续斗争。而《哈姆雷特》中老哈
姆雷特的鬼魂与《窦娥冤》中窦
娥的鬼魂二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
特点,即都是正义的代表、道义的
化身。
老哈姆雷特生前备受国民爱
戴,但却惨死在他亲兄弟的屠刀
意与纯洁,不沾染一丝尘埃,不会
在坎坷不平的生活道路上,在柴
米油盐的斤斤计较中,在生活琐
事的争吵间逐渐消磨,最终发现
追寻理想与纯真爱情只是镜花水
月吗?乌托邦爱情世界的美好在
于它超越现实的想象,这同时也
就决定了它们的虚幻性,以及不
可避免的悲剧彩。
《爱,是不能忘记的》作为新
时期内首次探讨女性对婚姻、爱情
认识的小说,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发
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小说既为读
者呈现出了钟雨与老干部之间爱
情的凄美与圣洁,又让读者在字里
世界恋爱日行间因情感的压抑和现实的折磨
而心累。其中所呈现和赞颂的精
神之恋也成为时代的经典。口
参考文献:
[1]冯火魁,赵凌河.人类情
感困境的诗意表达—对张洁小
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的研究综述
[J].职大学报,2014(2) :12-15.
[2]何顺民,樊华•压抑的人
性之花,苦涩的爱情之果—
《爱,是不能忘记的》解读[J]•零
陵学院学报,2005(1) :105.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下旬•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