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篇
天下为公。(孙中山)
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陈子昂《感遇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三国志 魏书 杜畿传》)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释:构,架屋。简,通“柬”,选择。佐,辅助的人。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 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 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列子说符 第一道》)
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逸,安心。使,经常忙碌。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安危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襄公十一年》)
释:居安,处于安全的境况。备,事先有准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六十四章)
释:为wéi:做,防止。未有,没有发生之时。未乱,尚未发生动乱。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 正世》)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吴
兢《贞观政要 君道》魏徽上疏)
释:浚,开浚,疏通。
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管子 版法》)
释:召远,招徕远方的人。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汉 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大臣法,小臣廉。(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了。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俭节则昌、淫夫则亡。(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臣门若市,臣心是水。(《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不要人夸颜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