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中“道家内涵”的表现
作者:刘诗怡
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6年第06期
        【摘 要】《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移山精神与“道家思想”强调的内涵是一致的。文章主要针对愚公移山精神中“道家内涵”的表现进行分析。
        【关键词】愚公移山精神;“道家内涵”;表现
        《愚公移山》发生在济源,是中国最早的古都,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境内的王屋山是世界名山,济源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并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愚公移山》正是诞生于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吸收借鉴了多元化的文化因素,有了深刻的哲学意蕴和思想内涵。人们在谈及愚公移山中所体现的精神文化起源时,往往会将愚公的坚持不懈、发奋图强、乐于助人的精神与儒家思想挂钩,实际上,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愚公其实是道家文化的产物,愚公移山精神作为不朽的中华民族精神一直流传至今,与道家文化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愚公移山精神表现出了道家大
智若愚的思想境地,心底无私天地宽,多给少取的胸襟,告诫世人要坚持理性的积极地态度,也要有聚沙成塔的坚定和坚持诚者天之道的赤诚。列子说符
        一、大智若愚的思想境地
        道家中所谓的“道”通常是指世间的本质和规律,思维精深,具有深刻的意蕴,是辩证思想的具体表现。道家经常出现像愚公一样的“愚者”,与之相反的就是像智叟一样的“智者”。愚公所表现出的愚是以反智的方式所体现的大智慧,就像列子在《说符》中所说的圣贤者凭借的是道德教化而不是智慧取巧。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道家大智若愚的智慧境地。《道德经》中所写到的愚者有个体也有体,道家中以个体存在的愚者以鼻祖老子为主,他经常叫自己为愚人。老子设计的愚人集合体则是以体方式存在的愚者,列子、愚公、龙叔等愚者在《列子》中被描绘的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