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
语文试题
(满分1 2 0分,考试时间1 2 0分钟)
一、古诗文(30分)
(一)经典诗文积累。(1 2分)
1.默写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一诗。(4分)
                                       
                                       
【答案】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直接默写。默写时注意“仞”“羌笛”“度”的正确书写。
2.填写空缺的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②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③身无彩凤双飞翼,                。(传统文化·李商隐《无题  二首》)
  ④上善若水,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传统文化·《老子》)
【答案】①惟吾德馨  ②虽乘奔御风  ③心有灵犀一点通  ④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记忆型默写。默写时要注意“惟”“馨”“乘”“御”“灵犀”的正确书写。
3.根据提示默写。(4分)
  ①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夸张和对偶手法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②晏殊的《浣溪沙》中蕴含“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有美好事物再现”这种哲理的句子是                             
【答案】①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型默写。除了要注意“蒸”“撼”等字的正确书写,还要求考生对诗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赏析。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4 ---5题。(4分)
牡  丹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①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②朝霞。
    【注释】①占断:独占。②破:超出、胜过。
4.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爱牡丹的两个原因。(2分)
                                                                               
【答案】牡丹盛开之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牡丹盛开之时的娇媚姿态胜过灿烂的朝霞。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解答本题,要在阅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诗中“占断城中好物华”“千娇万态破朝霞”,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性回答。
5.诗人写牡丹为什么要联系洛川神女?(2分)
                                                                               
列子说符【答案】将牡丹与传说中的洛川神女类比,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千娇百媚,胜过灿烂的朝霞。诗人以洛神喻牡丹,运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分析。诗人写牡丹,却联系洛川女神,以洛神喻牡丹,描绘了牡丹千娇百媚的姿态,抒发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暮冥冥    狐裘不暖锦衾
    B.至若春和明    四时之不同
    C.则有国怀乡    乃记之而
    D.把临风    故崩寄臣以大事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迫近/形容词,与“厚”相对;B.阳光/景;C.离开/离开;D.面对/接近,靠近。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答案】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8.两段文字表现了迁客骚人的不同心境,用自己的话分别说一说“悲”和“喜”的原因。(4分)
                                                                               
【答案】在阴雨连连、数月不放晴的情景下,登上岳阳楼想起被贬官离开京城的经历,心中生出对家乡的思念,对遭到贬谪的愤懑不平,自然生出“悲”来;而在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则会感到胸襟开阔,精神愉快,产生“乐”的感受。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全文可知,《岳阳楼记》主要写了两种情感,即选段中“感极而悲者矣”“其喜洋洋者矣”,作者于不同情景登岳阳楼有不同的心境,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即可。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6分)
    宋有兰子①者,技干②宋元③。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④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文赐金帛 。
又有兰子由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者,技无庸⑤,适值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拘拟戮之,经月放。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兰子:以杂耍技艺走江湖的人。②干:求见。③宋元:这里指宋元君。④属:联结。⑤庸: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技干宋元    何
    B.弄七剑迭而跃    花君子者也
    C.拘拟戮之    学不思则罔
D.经月放    不知有汉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凭借/凭借;B.代词,代指剑/结构助词“的”;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才/却。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答案】这个人一定是听说了这件事才请求觐见,又希望得到我的奖赏。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做到句句对应,字字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尽量做到信、达、雅。
11.你是否赞同宋元君的做法?为什么?(2分) 
                                                                           
【答案】示例:不赞同。宋元君作为一国之君喜怒无常,高兴时赏赐艺人金帛,不高兴时就随便关押百姓,处以极刑,不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文段可知,宋元君对待同样的艺人却有不同的态度,作为一位君主却喜怒无常,不懂得体恤百姓,这种行为是不值得肯定的,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表述,合情合理即可。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 4题。(10分)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有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在书桌边,在那绿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的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了。
    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的,仍旧坐在那里。
    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
“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答案】鲁迅先生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陪客人上;鲁迅先生从后半夜开始写作直到清晨;家人很小心怕打扰鲁迅先生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