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词中“月”的意象-汉语言文学毕关于月亮的诗词
业论文
论古诗词中“月”的意象-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摘要:“月”作为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将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成为点缀诗词文化的一缕皎洁清辉。在不同诗人的不同诗篇中,“月”这个意象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本文将结合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佳句,分析“月”这一意象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诗人意欲寄托的微妙情感。关键词:古诗词月意象象征月是一种自然景物,亘古以来在夜晚用皓丽的光芒照耀着大地,在黑暗中为人们带来一丝希望。在古诗词作品中,“月”是一个独特而又鲜明的意象,它有着丰富的意蕴,承载着繁多的情感,是历代诗人孤影相对、把酒相邀、寄托忧思、倾诉雅志的“知己”。所以,有很多诗词篇章均离不开“月”,并成为千古佳句,代代传唱至今,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都借“月”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本文将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品,细细探究“月”这一意象所蕴含的精神、情感象征。一、今夜月明人尽望:相思之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简简单单、浅如白话的一首《静夜思》,成为从古至今脍炙人口的名句。诗通过“举头”与“低头”两个动作,将“月”这一意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使万千游子与之产生共鸣。那为何一个单纯的“月”能引起游子的羁旅之思、
桑梓之念呢?从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也能到答案,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啊,无论身在何处,浩瀚无垠的夜空中始终只有这一轮明月,它在照耀着异乡游子的同时,也照耀着千里之外的故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月”同样寄托了他的乡思。这天南地北被同一轮明月照耀,那什么时候能在还乡的道路上照着我这个游子呢?而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月”的意蕴在此之上又进行了升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尽管故乡与他乡所看见的月都是有且只有的一轮,但在诗人的主观意志之下,故乡的月被赋予了更美好的象征。不过诗人还是因同一轮月而产生的怀乡之情。再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西北望乡何处是,东
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冯延巳《鹊踏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由此可见,由于“ 月” 的存在,有巨大的空间跨度,所以不少诗人在经历空间
跨越之后,望见随之追逐而来的“月”,自然会生起一股想念原来空间的意识,包括对原来空间的“人”“事”“物”的思念。综上所述,“月”所蕴含的第一层精神象征就是“相思之意”。二、云破月来花弄影:高洁之志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曾写过一阕《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
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全词以“悲”作为主要基调,感叹命途多舛,人世凄凉。而词中“月”这一意象,被赋予了非比寻常的象征意义。那明亮的清光被云遮掩,不就是代表苏轼自身的才能被奸佞所蒙蔽吗?那孤单而微弱的残辉依然顽强地
在夜空闪烁,不就是代表苏轼坚持自我高洁情操、不同流合污的精神吗?纵观整个古典诗词,宏观来看,“月”是否具有象征高洁傲岸的贤才的一种意蕴呢?答案是肯定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早在东汉末年,曹操在这首《短歌行》中,就把有德识、贤能的人才比作天空中皎洁的月。因为自古以来,月亮都在人们心中有着高贵的地位。在黑暗之中,洒下一片清辉,为夜带来安宁与希望。而把那些高洁的贤才比作“月”,再恰当不过。在这样一种象征意义中,“ 月” 常常和“云”这一意象一起出现。或是像上文苏轼《西江月》中的那样,两种意象代表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云”是“月”的障碍物;或像李白《行路难》中的“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一样,将这两个意象赋予相同的象征意义。但无论如何,“月”所象征的贤士之高洁都是一致的。三、暗香浮动月黄昏:隐逸之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这首《山居秋暝》,将“月”“松”“泉”“石”几个意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林秋景图,同样也表达出诗人归隐山林的情思与志愿。无独有偶,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中也有“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开篇借“月”引带,将暮中的山林表现得无比宁静、恬淡。在他们的身上,都能看见陶渊明的影子。作为一名遗世独立的隐者,陶渊明曾在《归园田居》中写下过“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正是一名隐者在郊外的夜月、享受隐居之乐的真实
写照。在笔者眼中,最欣赏的还是林和靖《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将”月”的皎洁与“梅”的幽清相结合,把诗人梅妻鹤子的隐逸之趣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钱起《蓝田溪与渔者宿》),“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朱敦儒《好事近》),“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张炎《摸鱼儿·高爱山隐居》)。从以上诗词中不难看出,当“月”与一些表现出宁静、清幽的山林意象连用的时候,一种归隐的恬淡氛围就在不经意间被营造出来,透露出“月”所蕴含的隐逸之趣。四、江月何年初照人:流年之叹《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里并不起眼,但其《春江花月夜》却被赞“江月照千古,孤篇盖全唐”,其中关于“月”象征意义的表达值得我们一探究竟。开篇“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以“月”为引,勾勒出一幅庄丽的江月图画。“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又用浓墨重彩,把“江”“月”“花”几个意象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接着是全诗的重头戏“江天一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笔锋一转,将“人”与“月”的联系联想到“人生”与“宇宙”的联系。谁先看到第一轮明月的呢?又是哪一年这一轮明月开始照向人间的呢?纵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