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依据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解释,所谓研究范式即某些重大科学成就形成发展中的某种模式,因而形成一定观点和方法的框架,与此同时,在环境社会学内部,环境社会学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探析环境与社会的关系、环境问题的根源与影响、环境行为等,于是形成了-些有-定解释力的研究范式,如新生态范式、系统论范式、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主义范式、整合性范式、生活环境主义范式、社会转型范式等。这些研究范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穹顶之下柴静
一类研究范式重点集中在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探讨上,如新生态范式、系统论范式等。
另一类研究范式重点集中在对环境问题的解释上,如政治经济学范式、建构主义拖式、整合性范式、生活环境主义范式、社会转型范式等。
学习目标:掌握环境社会学各研究范式的思想来源及其内容。
思考与讨论:你认为现在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中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一、新生态范式
    新生态范式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 NEP) 是由美国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和卡顿提出来的。
    新生态范式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传统社会学的批判。邓拉普和卡顿认为,从孔德以来的传统社会学,过于强调人的独特性和文化的重要性,而对环境因素或生态因素可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普遍不重视,于是传统社会学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假设和前提,即"人类豁免主义" (Human Exceptionalism Paradigm , HEP) 。邓拉普和卡顿对"人类豁免主义"进行了归纳,认为它有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人类在球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有文化。
二是文化可以几乎无限地变动,并且比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快得多。
肾积水有哪些症状三是许多人类差异是社会引人而非天生的,它们可以被社会改动,并且不利的差异可以消除。
四是文化积累意味着可以无限延续,使得所有社会问题最终都可以解决。
在传统社会学看来,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主要在于人有文化,正是因为人类具有文化的特性,才可以逃自然的法则,免除生物性的限制。
第二,提出了"新生态范式"。所谓"新生态范式"主要由以下几种假设组成:
一是虽然人类有突出的特征(文化、技术) ,他们依然是互相依赖地包含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众多物种之一员;
    二是人类事务不仅仅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网络中原因、结果和反馈的错综复杂联系的影响,因而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许多意外的后果;
三是人类生存依攒于一个有限的生物物理环境,它给人类活动加上了潜在的限制;
周星驰搞笑全集四是尽管人类的发明创造和得自某个地方的能力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会扩展承载力的限度,但生态法则不能消除。
第三,在对邓肯的"生态复合体"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分析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美学者邓肯就提出过一个"生态复合体"或 POET 模型,这个模型为邓拉普和卡顿解释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在生物学中,"生态系统"被定义为生物落与其环境的互动。邓肯将这一概念简化并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其中特别强调了人类更多的是运用社会组织和技术以适应其环境的特点,所以,类生态学的研究就被概念化为人口 (P) 、组织 (0) 、环境 (E) 和技术 (T)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其中,每一个因素与其他三个因素相互关联,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邓肯将这种概念化后的模型称为"生态复合体"或 POET 模型。不过, POET 模型中虽然有环境 (E) 因素,但是这里的环境 (E) 不是指自然物理环境,而是指"社会的" "人工的"环境,人类生态学家在探讨 POET 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时,不是去研究人类如何组织起来以适应一个变化的自然环境,而是更多地关注社会组织本身。
    邓拉普和卡顿对 POET 模型进行了改造,改造的重点放在对环境 (E) 含义的新界定上 z 环境 (E) 不再是"社会的" "人工的"环境,而是专指"自然环境"或"物理环境",这样,就突出了自然环境要素,以便分析自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于是,邓拉普和卡顿就将原先的 POET 模型转变为环境 (E) 与其他因素人口 (P) 、组织 (0) 和技术 CT) 之间关系的探讨,这可以称为E-POT 模型。
之后,邓拉普和卡顿受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 20 世纪 30 年代提出的"社会综合体" (social complex) 的影响,将 E-POT 模型中的"组织 (0) " 细分为文化体系、社会体系和人格体系,这样,就形成了有关环境一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即自然环境或物理环境与人口、技术、文化体系、社会体系和人格体系之间的关系。
第四,在 E-POT 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的三维竞争功能"理论。
    邓拉普和卡顿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了环境对社会的功能认为环境对于人类来
说具有三种功能:pt什么意思
一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生活空间的功能;
二是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资源的功能;
三是为废物和污染提供储存所的功能。
邓拉普和卡顿认为,环境的气种功能之间是"竞争"关系,即环境的某一种功能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其他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比如,环境在为人类提供废物储存功能的时候,有可能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还有可能污染地下水源,这就说明,废物储存和转化功能过度使用,导致了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和生活空间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人类的影响如此巨大,有可能使之变成反功能,还会影响到环境履行所有功能的能力。
四明山镇
二、系统论范式
    系统论范式是由吉尔伯托. c. 加洛潘、巴勃罗·古特曼和埃克托尔·马莱塔等人提出的,正如该范式的名称所示,系统论范式试图运用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从宏观角度解释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加洛潘等人认为,环境社会学应当主要研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一是要研究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系列人类社会活动。
二是要研究影响社会系统的一系列自然产生的生态效应。
    与其他的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相比,系统论范式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有两
点:
一是不再片面强调技术性的主导作用,而是从宏观层面,以较完整的视野,对社会与环境或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二是不再一味各变量之间的因承关系,虽然各变量之间依然存在联系,不同的变量相互作用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后果,但研究完全以首先启动的变量为基点,继而探究其相应的继发因素或后果。
三、政治经济学范式
参考《生态现代化与文明转型》14-16
    政治经济学范式是由阿兰·施奈伯格 (Allen Schnaiberg) 提出来的,其观点主要集中在他于 1980 年出版的《环境:从剩余到匮乏》一书中。
从指导理论上看,施奈伯格运用的是冲突理论,同时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新韦伯主义社会学。对国家、资本主义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政治经济学的探析和解读。
    施奈伯格认为分析环境问题应深入到工业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之中去,正是政治经济制度导致了深圳加班费怎么算"生产跑步机" (Treadmill of Production) :大量生产一大量梢费一大量废弃,才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出现了所谓的环境危机。
    施奈伯格认为,"生产跑步机"模式的中心动力来摞于对持续经济扩张的追求。
    施奈伯格认为,不管人们愿不愿意,"生产跑步机"运行的结果是以大量的能源与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也就是说,无论在社会上如何合乎众意,经济的不断扩张肯定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程度会越来越高。
    施奈伯格认为,技术虽然可能带来更高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是,整体消费的持续增长却抵消了技术对环境产生的积极作用。所以,施奈伯格认为,技术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要工业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中强调或鼓励竞争或追求经济
不断扩张的政治经济制度不改变,"生产跑步机"就不可能停下来,环境危机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施奈伯格提出了环境与社会关系的三种可能前景:
第一种称为"经济综合系统",即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经济扩张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第二种称为"管理综合系统",即尝试通过管理去控制那些威胁到健康和进一步生产的最有害环境问题。
第三种称为"生态综合系统",即通过对"生产跑步机"和消费机构实行特定的控制手段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使得生产和消费变得可持续。
但现在的制度明显是倾向于第一种。
、建构主义范式
    有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给予了重点解决;而有的环境问题却没有引起人
们的重视,没有任何的解决措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建构主义研究范式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环境问题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环境社会学界普遍认为加拿大环境社会学家约翰·汉尼根 (John Hanni-gan) 是建构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
    总的来看,建构主义研究范式趋向于集中分析环境问题如何被"问题化"的。他们主要关注环境问题是如何被人们所意识到的,也就是环境问题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研究范式关注的环境议题有很多,李茨克(R. Lidskog) 将建构主义关注的环境议题归纳为以下四类:
(1)环境知识的社会学,这一类环境议题主要强调不同社会团体的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
(2) 社会学地解读"自然",这种解读带有极为深厚的后现代主义彩,认为"自然"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社会建构的结果;
(3) 环境"危害"的社会学,尤其关注现在食物体系的消费反动;
(4) 环境主义与社会,这是对环境主义及环境社会运动的解剖。
    汉尼根对 20 世纪以来的环境话语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三类:田园话语、生态系统话语和环境正义话语(见表 1-1 )。
    权力关系对环境话语权有着重要的影响,拥有权力的人在环境话语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阐述和传播环境话语并不局限于这些人,来自草根的"非主流"话语也越来越多。环境话语及其冲突形成了一个新研究领域一一新政治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