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2021.1
•高中通过还原和再造解读文本的丰富意义
稀罕是什么意思◆备教策略
如何面对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一是还原,二是再造。我们面对的作品是完成品,从“怎么写”的角度进入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在的奥妙,理解怎么写,还原生活素材、初始情境和写作过程是重要的路径。还原当然只能是大致意义上的,可以借助资料和读者的想象、假定来还原。另外,作品是一个召唤结构,是无声的邀请,等待读者的再创造。所以需要填补空白、置身情境。不管还原还是再造,最终目的是读出自己,将作品中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内化为自我的经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语文的人格化。
一、还原
(一)还原生活素材
还原生活素材,可以到素材和作品的差异,如孙绍振先生所说,“把原生状态和形象之间的差异揭示出来,从而构成
矛盾,然后加以分析”[1]
。在章、段、句三个层次都可以运用
还原素材的方法。
1.还原素材,可以在比较中体会篇章构思的办法。统编版教材重新选用了蒲松龄的《促织》一文。清邹弢《三借庐笔谈》中提到,蒲松龄常备烟茶于道边,“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蒲松龄就是这样搜集素材,“粉饰”(扩展创造)成书的。《促织》一文,是如何“粉饰”而成的呢?这是一个符合文本创作特点的教学路径。可以利用一则小素材来比较鉴赏。吕毖《明朝小史》卷六《宣德纪》中有一则材料,当可视作《促织》创作素材:
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遣觅得一头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
其妻,亦自经焉。
梳理素材和《促织》情节图示如下:素材:
好促织  得促织  促织为鸡啄食  妻夫俱死《促织》:
征      觅      卜      得      丧      得      斗      献
比较异同,可以发现,二者基本要素、环节一致,如起因相同,都是“上”有所好(主题趋同);情节发展中,都有“得”、“失”、“死”(投井和自缢)等环节。不同的是:素材是悲剧,《促织》是喜剧。素材简单,粗陈梗概;《促织》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又刻画入微,细腻生动。接下来,就可以以素材和作品的一一比较为抓手,深入鉴赏作者是如何丰富离奇的情节和展开细腻的描写的。
2.还原素材,可以在比较中体会段落扩展的功力。《阿房宫赋》第三段,作者极力渲染修建阿房宫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运用的是“铺陈扩展”的手法。如何理解这种手法?先概括,还原素材,此段无
非写阿房宫耗费“多”,再来看文本是如何表现“多”的。文本连用六个句子,肆意铺排,从柱、椽、钉头、瓦缝、栏槛、管弦等角度不厌其烦、全面周尽地表现修建阿房宫穷尽天地的消耗。“多于南亩之农夫”等句子,既是比喻,又是比较,形象可感,耗费“多”矣,不,应该是说是“繁”矣、“奢”矣、“极”矣,而“天下之人”和“独夫”的尖锐对立,已不可调和。天下人的熊熊怒火,似乎在纸面上燃烧起来,无怪乎“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样,我们就能透彻地理解此处的段落铺陈,即围绕一点,多角度展开,既淋漓尽致,又一气贯注,事物特点得到极致强化,而强烈的感情寄寓其中。
王  良
(长沙怡雅中学,湖南长沙  410114)
摘 要:文本解读应还原生活素材、初始情境和写作过程。还原素材,可以在比较中体会篇章构思、段落扩展、词句运用的妙处。还原情境,可以体察生活触发和倾吐对象对写作内容的激发和形式的规定。还原过程,可以体悟思路展开与言语生成的奥妙。文本解读是二次创作,应填补空白、置身情境。空白可能是形象的丰富意味,形象组合产生的可能性,情节的显隐断续,结尾的不了了之等。置身情境,才能真正过另外一种生活,才能发现可能忽略的精妙,才不会想当然地理解人事。解读文本丰富的意义,最终目的是实现语文人格化。
关键词:还原;比较;情境;召唤结构;二次创作;语文人格化
——文学类文本解读教学化思路和方法之二
课 堂
本版主持/安秀海
54
2021.1
•高中3.还原素材,可以在比较中体会词句运用的精妙。比如《荷花淀》写女人们遇到了鬼子:“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还原一下,就会发现表层的矛盾。这里的素材是“荷叶”“荷花”,用“铜墙铁壁”比喻 “一望无际”“密密层层”的荷叶,是不是不合适?荷叶的泽、质地都和铜墙铁壁相去甚远,一般情况下确实不合适,而具体语境中却很妙。除了在遮挡严实这一点
上与铜墙铁壁相似,更重要的是女人们遇到鬼子需要得到护卫,丈夫们伏击鬼子需要屏障。在功用上,在心理需要上,大荷叶发挥了“铜墙铁壁”的作用。可见这个比喻不但合适,而且精妙。比喻之妙,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如果本体和喻体全面相似,比喻就死了。语段中把荷花苞称作“荷花箭”,道理也是一致的。对修辞格这样分析,对一般炼字炼句,也可以这样分析。鲁迅杂文《拿来主义》中“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这句,从原始素材来看,无非就是指大师们在欧洲各国办画展。“挂”字到底好在哪里?办国际画展,画作陈列应当是郑重的、精致的、充满艺术意味的;可是“挂”,体现出随便、应付、日常的意味。所以,“挂”这个词就将国际画展大大降格了。通过将原始素材和作品的独特言语表达作对比,就能体会出这个“挂”字带着揶揄、奚落的意味,也能鲜明感受到作家用词的精准、巧妙、生动。(二)还原初始情境
写作往往有一个触发点,有一个不吐不快、非说点什么不可的理由,有时候还有特定的倾吐对象,这些构成了写作的初始情境。初始情境对写作有内容激发和形式规定作用,是催生写作的动力,并具体影响着写什么和如何写。
1.情境对写作内容有激发作用。
如《陈情表》,一个“两难”触发了写作。第二段有这样几句话:“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一方面作为前朝旧臣,拒绝晋武帝征召,可能有杀身之祸;
一方面祖母“九十有六”,离开了李密的照护,“无以终余年”。这真是一个巨大的两难,而他的写作动机是要妥帖地解决这个两难,陈情对象则是操生杀大权而且可能正猜忌、恼怒的晋武帝。还原这样的初始情境,体察李密当时所思所想,才能理解他内容的选择。开篇就写祖孙无依无靠之状,抒悲酸孤苦之情,并且这种情状贯穿始终,这是要唤起晋武帝的恻隐之心。中间陈述自己“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是避免晋武帝的猜忌之心。最后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办法,非常完美,响应了以孝治天下的国策,表达了为国尽忠的臣子本分。
2.情境对写作形式有规定作用。
《陈情表》创作的目的和言说的对象,决定了李密的言说态度必须是诚恳谦卑的,决定了言语顺序应当是先情后理。只有先在情感上作充分的铺垫和渲染,道理和主张才能为晋武帝所接受。再举一例,《记念刘和珍君》,“三一八”惨案发生两星期了,鲁迅感慨万端,交织着悲痛、愤怒、崇敬、惋惜、激励、提醒、揭露、批判等情感和意愿;言说对象也是复杂的,有死难者、段政府、流言家、庸人、进步青年等。这样的初始情境,这样复杂深沉、浓郁纠结的情感,决定了文本采用一种
“盘旋往复”[2]
的言说方式,说而不说,不说而说,反复徘徊,
吞吐伸缩。
还原写作的初始情境,体察写作的触发和冲动,体察写作的动机和任务,体察写作的困难和挑战,体察作者对读者的期待,才能从源头上理解文本很多的“所以然”,更好地理解文本为什么写这些以及为什么这样写。(三)还原写作过程
广义的写作过程,包括情境触发、激活素材、构思行文等,此处侧重指构思行文。还原写作过程,也就是在素材还原、情境还原的基础上,揣想作者是如何构思行文的。不是旁观者的分析,而是尝试站在作者的立场和角度来揣想。还原过程,才能体悟思路展开与言语生成的奥妙。
1.揣想如何展开思路。
一般是假定各种可能思路,然后比较讨论。比如教学《祝福》,可以设想,如果不为祥林嫂故事设置“祝福”的背景,如果从祥林嫂初到鲁镇写起,全文会是怎样的展开方式,会是怎样的主题意味。
如果能还原出作品表现的生活结构,那就可以比较生活结构与艺术结构的区别,体会作者运思之妙。比如《游园不值》,比较容易还原其表现的具体的生活顺序:“小扣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一枝红杏出墙来,春满园关不住。”这样,就可以讨论一段生活的逻辑起点及展开,到了作者那里有怎样的变化,作者营造这样的变化要实现怎样的创作目的。本诗一、二句,生活本来的顺序是“小叩柴扉久不开,应怜屐齿印苍苔”,而作品是“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第一句写对不开门原因的猜测,但不开门的意思隐隐约约,第二句才交代清楚。不过两个句子,却有些摇曳,很引人兴味。
而且此句本身滋味浓郁,可以理解为诗人理解、体贴园主人,懂得园主人清幽隐逸的情趣,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我解嘲或打趣园主人,有些戏谑的味道。一个这样含蓄、丰富的句子,放在开头,很好。诗歌三、四句,生活本来的顺序是“一枝红杏出墙来,春满园关不住”,为什么调整了顺序呢?需要思考诗歌二、三句的关系,由“小扣柴扉久不开”到“春满园关不住”,乍一看转接显得突兀,细看却很妙。“关不住”恰和前边的“久不开”构成呼应,虽呼应,又有些跳跃:“久不开”是关住苍苔和人,“关不住”的却是满园春,由“关苍苔”、“关人”而“关春”是想象的飞跃。绝句第三句在结构上很重要,
本版主持/安秀海
课 堂
55
2021.1
•高中太顺滑,诗歌就软、就平淡;如果完全断开了,那就不成诗了。妙处在于既有层次的变化又一气贯注,《游园不值》正是这样。并且,因为有了丰富、细致的层次变化,有了多层次的诗意的蓄积,末句“一枝红杏出墙来”就显得格外鲜明动人,遂成为千古名句。
2.揣想如何生成有意味的言语。
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精彩这个层次,要深入思考语言运用的规律,探究内在的构造方式。不管作者是自觉运用某种方式,还是无意识地写出精彩的言语,语文教学都应该探究言语生成的秘密。比如,小说有很多精彩的对话。我们来看两例:“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沈从文《边城》)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鲁迅《祝福》)
这两例,对话并不顺畅。第一例,爷爷说的鸭子和翠翠说的鸭子,意味不一样。爷爷说的鸭子就是鸭子。翠翠说的鸭子就不是鸭子了。这只鸭子是大佬送的,所以不稀罕,并且对爷爷假设大佬请人来做
媒的一番话语有些恼,这孩子气的恼撒到无辜的鸭子身上了。因为她心中已经模模糊糊有了另外一个人——二佬。第二例,“我”特别紧张,短工却很淡漠,说不清祥林嫂啥时候死的,也没觉得值得弄清楚。
这两例对话的精彩,就在于不顺畅,或者叫“错位”。第一例是所说表层一致内里有别,第二例是双方态度反差很大。错位情况很多见,还可以是答非所问、顾左右而言他等等。类似“错位”这样的言语构造规律,是一种“具有内容规定性的
言语形式知识”[3],是一种可操作、可运用的知识,因为它着
眼于言语生成的过程。
二、再造
(一)填补文本空白
如果说还原是“回到过去”,回到文本创作之初;那么再造就有“共启未来”的意味。读者与文本彼此激发,激发各自的可能性,在对话中释放文本更为丰富的意义,读者也建立起自己新的意义世界。于是文本成为新文本,读者成为新读者。
中国传统文论强调虚实相生,以无作有,不写是写。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认为艺术文本是 “召唤结构”,存在空白、间隙和不确定性。无和空白,充满张力,是一种无声的邀请,邀请读者的进入和再创造。
我们又何以理解空白,领会其丰富的意味呢?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整合非空白处信息以填补空白,二是调动读者自己的经验以填补空白。当然这两种方式常常综合运用。比如《项
脊轩志》中有这样一句:“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依据“诉诸小妹语”一句,结合我们的经验,可以展开很有意思的推测和想象:小妹怎么知道归有光家有阁子?妻子告诉她的吧?妻子为什么会告诉小妹?夫妻恩爱,生活有趣,或者觉得阁子是有意思的东西,所以要告诉小妹?妻子大约讲得有声有,小妹才好奇?妻子转述小妹的话,是怎样的音容笑貌?如此推测和想象,兴味无穷,可领略到空白的无穷魅力。
文本的空白,具体又有些怎样的形式呢?1.形象本身的丰富意味。
立象以尽意。象具有包孕性、暗示性,不说出来的比说出来的还多,比如《氓》中的桑叶,让人想到时间的流逝、女子容颜的变化、男子态度的变化等等。再如《蒹葭》中的伊人、《雨巷》中的姑娘等,一种含蓄的、极具吸引力的美好,求之在似得不得之间,如此朦胧而梦幻,不同的人自会有不同的理解。
2.形象组合产生丰富的可能性。
比如“蜀山兀,阿房出”,笔墨至简,意味至丰。“蜀山兀”和“阿房出”是什么关系?当中有多少人、多少事、多少场景、多少悲欢?六个字,两种形象,开拓出巨大的想象空间。“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满园”和“一枝红杏”,少与多、实与虚的对照,引发我们对春满园的无限遐想。
3.可以是情节设计的显隐断续。
断处、隐处就是空白处,读者依据续处、显处来填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听得一个人在门外说“这条计好么?”这句话就遥遥接起前边陆虞候等人酒店的密谋、让林冲管草料场的安排,而当时具体如何商量,就留待读者脑补了。
4.可以是结尾的不了了之。
《边城》结尾翠翠等着傩送,傩送回来了没有?《清兵卫与葫芦》中的清兵卫放弃葫芦后爱上了画画,会不会又遭到父亲的压制?《飘》中白瑞德和斯嘉丽最终会在一起吗?这些都不确定。正是这些不确定,这些不了了之,让读者不断地设想与回味。不确定让作品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它吸引一代代读者给出自己的再创作。(二)置身文本情境
文学作品创造了一个情境世界,这个世界和思想家创造的抽象的理论王国不一样,它具体、生动、深
沉,活跃着鲜明的形象,洋溢着生动的情感。解读文学作品,首要的是躬身入局,沉浸其中。如果不能充满热情地、富于想象力地置身情境,就不会有文学欣赏。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文本情境”不是前边提到的写作“初始情境”,当然初始情境会内隐在文本情境里。
1.置身情境,才能让我们真正过另外一种生活。
课 堂
本版主持/安秀海
56
2021.1
•高中这正是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读文学作品而不能沉浸其中,就等于没读。比如《梦游天姥吟留
别》,读到“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当有迷糊、迷恋和安静之感;读到“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自己下意识地有双腿颤抖之感;读到“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黑沉沉的云压到自己心头,有压抑、紧张、担忧之感。再后面,读到“列缺霹雳”几句,耳边应该响起各种声音——霹雳声、丘峦崩摧声、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声;读到“青冥浩荡不见底”几句,眼前应该有各种光怪陆离、各种非凡的形状、各种辉煌的光泽,总而言之,你的各种感官被深深震撼,你的灵魂被剧烈冲撞。
浸入式地感受欣赏,过另一种生活,意味着学生能以一种忘我的状态深入体验文本,获得文本独特的经验,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审美等素养。语文经验的人格化,离不开这种沉浸和忘我。
2.置身情境,才能体会一些容易忽略的精妙之处。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便拿了花,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这几句话其实有很多精妙之处。救火,一般都是唯恐不快,林冲怎么听到外边有人说话时就不去救火了而是“伏门边听”?这就需要细细体察情境了。这是“东门外十五里”的偏僻处,且天早黑了,有人说话,岂不奇怪?这是情境一。林冲偏又是个精细人,文本对此有多处刻画,换作李逵,肯定一下就冲出去了。此情境二。有一块大石头搁门后,让林冲缓了一缓,没一把拉开门冲出去。此情境三。所以林冲“伏”着听,就太有道理了。并且此后,林冲听陆虞候三个在庙门外谈论,每句话都听得清清楚楚,也是大有道理的:一是荒僻处,又是晚上,特别安静;二是陆虞候三个认为已经烧死林冲,再不提防,
所以很放肆地畅谈此前阴谋和“此后人生规划”,全不似酒店里密谋害林冲时的躲躲闪闪、鬼鬼祟祟。和文本具体的人事打成一片,才不会白白放过这些佳妙处。
3.置身情境,才不会想当然地解读文本中的人事。解读《鸿门宴》,有人认为是项羽摆下鸿门宴,想杀掉刘邦。这是以对“鸿门宴”一词的惯常理解来代替对文本的理解。“不怀好意的主动宴请”这个意义是后出现的。文本当中,是刘邦听了项伯的意见主动来向项王道歉,项羽听了他一段说辞后,“因留沛公与饮”,算是有原谅他的意思了。当然,范增是想借机除掉刘邦的。可以进一步讨论项羽杀不杀刘邦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是事后诸葛亮,置身鸿门宴及其前后的具体情境中,很可能会作出和项羽一样的判断和选择——不杀刘邦。因为犯不着杀刘邦,杀了刘邦还有坏处。须知,二人此时及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实力悬殊,杀掉一个不怎么构成威胁的对手,不是非常必要的。何况,这个对手已经摆明了臣服的态度。另外,毕竟有怀王之约在先,自己终究有些理亏,再杀了刘邦,也怕失去人心。据此,批评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是缺乏战略眼光,就很勉强。当然,鸿门宴上项羽自矜功伐、毫无机心倒是大问题。置身情境,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对人事有充分的理解。
总之,不管是“还原”还是“再造”,目的都是解读出丰富的意义,在对话中构建“文本”和“读者”的意义世界。读过,读的人就应变得丰富、深刻。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本身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因素。所谓“肯定”,是指文本对读者已有的语文经验、人生经验具有加持的功能,它能激起读者的共鸣,强化原有的经验。所谓“否定”,是指文本对读者已有的语文经验、人生经验具有否定的功能,能引起读者对原
有经验的反思和批判。读者吸纳与批判的过程,就是整合文本与旧我从而成为新我的过程,就是不断“发展言语能力,丰富言语生
命”[4]
的过程。
读出自己,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是应有的阅读取向。不要文本是文本,读者是读者。文本与读者应该相生相成,“成为
丰富学生生命、养成健全人格的养分”[5];读者也重新创造了
文本,并发现和建构了文本的个人意义,个人因此有了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变化。这样的过程,是语文人格化的过程;这样的状态,是语文人格化的状态。这也是阅读及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规划一般资助课题“高中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解读及其教学化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 015BZ XX 049】
参考文献:
[1]孙绍振. 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3).[2]王良.用盘旋往复的言语形式表现深沉复杂的情感[J].语文教学通讯,2015(1A).
[3][4] 王良. 发展言语能力,丰富言语生命——论言语教学的目的、路径与价值追求[J].语文教学通讯,2017(4A).[5]王良.知识人格化:学科育人的取向和路径[N].中国教育报, 2017-05-24(09).
本版主持/安秀海
课 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