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书愤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堂(cí)  沛(diān)  然(kè)  一十寒(pù)
B.挑(tī)  粗(kuànɡ)  烦(pín)  风声鹤(lì)
C.日(shūn)  上(sài)  将(pí)  怙恶不(quān)
D.衰(bìn)  仲(bái)  逆(bèi)  察观(yán)
解析 B应读ɡuǎnɡ。C.应读xūn。D.应读
答案 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丞相 皇鹂 襟怀 柏森森
B.斑斓  千载  樊笼  瓜州渡
C.茂盛  繁蜜  顿挫  大散关
D.衡量  寤寐  悲惋  伯仲间
解析 A应为。B.应为。C.应为
答案 D
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理解正解的一项是    (  )
 
A.两个相同,两个也相同
B.两个相同,两个不同
C.两个不同,两个相同
D.两个不同,两个也不同
解析 两个都是自己的意思;第一个拜访、探望的意思,第二个的意思。
答案 B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原北望如山  气:气概,气势。
B.塞上长城空自  许:答应。
C.出师一表真世  名:闻名。
D.千载谁伯仲间  堪:能够。
解析 许:称许,称赞。
答案 B
5.下列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  )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 例句与A、B、D三项纯用名词性意象连缀。
答案 C
阅读与鉴赏
二、课内精读(每题4分,共20分)
阅读《蜀相》,完成6~7题。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6.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样子。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的计策。两朝指东汉和蜀汉。指开创基业,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解析 C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答案 C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解析 B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答案 B
阅读陆游的《书愤》,完成8~10题。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世事艰即世事的艰难,暗指宋朝内部投降派对抗金事业的阻挠。
B.中原北望北望中原之意,诗中因为平仄、韵律、情感表达等需要,往往采用倒置语序,本句即为一例。
C.塞上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语出《南史·檀道济传》。
D.伯仲即兄弟,这句的意思是说,千年以来谁也不能跟我们陆氏兄弟相比。
解析 D千年以来,有谁可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呢?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答案 D
9.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诗写于作者61岁时,大意是追述诗人早年的抱负,并抒发壮志未酬而产生的失落之感,感情低沉哀怨。
B.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早岁,后四句写现在,前后对比,感情强烈。
C.颔联两句追述了宋军两次胜利的战斗,也是诗人收复中原之志的具体化,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领土,并收复失地。
D.本诗颈联和尾联各用一个典故,贴切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陆游诗善于用典的特点。
解析 A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答案 A
10.对下面诗句中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字让景物具有了浓情,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春,但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字写尽了古代繁荣和今之萧条之对比,在写景的同时写出了之变迁,也就写出了感叹之情。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时,一切成空,又衬托出下句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一个,沉痛之极。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解析 D恬淡、清新的意境。
答案 D
三、课外拓展(2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1~12题。
客 从
杜 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 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以简述故事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把握。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回答该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答案 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1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该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稀罕是什么意思隐字说穿了便是字。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止。
答案 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3~14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