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体悟文章诗化语言的艺术特
2.通过品鉴优美语言,理解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
3.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比较分析宴集序的情感内蕴及本文的独特之处。
4.由人及己,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与“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知识积累】
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和宴集序。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约作于733年。727年,28岁的李白只身云游至安陆,娶高宗时宰相许圄师孙女为妻,生女平阳、子伯禽;广结道友,优游山水,李白自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安陆在今湖
北,为古代楚文化发祥地。楚文化属于巫文化(庄子、屈原),长于宏富的想象,具有通灵的特性,类似于古希腊的酒神精神:非理性、狂欢、迷醉、艺术的生命状态。
3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季指多位弟弟。
【文本研习·自学篇】
一、初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积累知识
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逆.旅()秉.烛夜游()天伦.()阳春召.我()从.弟()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二、再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通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完成梳理文言知识
2、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
序天伦之乐事()
滕王阁序赏析
3、解释加点词意义
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
..()也②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③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④大块
..()
..()假.()我以文章
⑤开琼.()筵以坐花,
4、给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加点,并解释:
(1)季俊秀,皆为惠连(古义:今义:)(2)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义:今义:)
5、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类型并作解释: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2)依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3)不有佳咏.,何伸雅怀()(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6、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并翻译全句: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的这篇散文小品,多用典故。请出本文中作者所使用的三个典故,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文本研习·解读篇】
1翻译题目:
2这个题目包含哪些信息呢?
3.请大家以一个活动记录者的身份来填写下面的活动记录表
4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出这场宴会的气氛?围绕这一感情基调,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怎样写的?在原文中出关键词句进行深入品鉴
方法指引:赏析语句的手法或特点,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延伸拓展·比较篇】
思考探究: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与你以往知道的宴集序在格调上有何不同?你从中对比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石崇《金谷诗序》: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游斜川诗序(晋)陶潜辛酉岁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
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飞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溢;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隆屈澄汪之势,可为壮矣。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决然兀矣。焉复觉鹏鷃之二物哉?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人之致兴,谅歌咏之有由。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
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勃《滕王阎序》:“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