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文章"的几种教学法
王勃的《滕王阁序》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艺术构思巧妙是一大原因。下面着重从景物描写上谈谈它的艺术特。
一、远近错落之美
作者笔下,诸多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显其美,又有远近的层次变化。如写滕王阁建在岛屿萦回曲折的沙洲上的宫殿时,则用“鹤汀凫渚”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用“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出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山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用“云销雨霁”写水天浩渺的远景。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来,把远近景物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这里既用素描的手法点明了它的曲折起伏,又用拟人手法和华丽的辞藻把宫殿的华美、建筑的巧妙生动地刻画出来。
二、上下浑成之美
文中写滕王阁建筑的高大,有重重叠叠的楼台阁道,下面靠近江边,则说“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上有重叠的峰峦直刺云霄,下有凌空的阁道丹彩欲流,作者借
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突出了建筑的壮观,用“耸翠”“流丹”把它那直入云霄和建筑雕梁画栋的金碧辉煌形象地凸显出来。再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构成一幅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暮苍茫,天上的落霞跟水面上的孤鹜似在齐飞;碧波万顷,水天相接,上下恰好融为一。写景细腻,体物入微,达到了融情入景、景物交融的境界。无怪乎当时都督阎公读到此句,叹为“真天才也!”。
三、彩变幻之美
文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彩,而是着力表现水光山的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上句着淡雅,下句着浓重,在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四、虚实相映之美
作者登高临远,不仅骋目八方,而且思接千里。文中既实写目见之景,又发挥想象,想象
出目力难及之景。“渔舟唱晚”四句,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写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如此虚实相间的青山秀水,既令读者对写景有具体的感受,又引导读者开阔视野,展开联想,登山临水,视通万里。
五、渲染烘托之美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四句把视野拓宽至周围的环境。上句用一个“扑”字写出了站在滕王阁上俯视城内城外的房屋就像爬伏在地下似的。这不但衬托出人烟的稠密,而且再一次把“滕王阁”的“高大”渲染烘托出来。用“钟鸣鼎食”将富庶人家以及他们那种阔绰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下句用“弥津”二字把来往船只塞满了渡口的热闹气氛写得恰到好处,“青雀黄龙”不但形象地刻画出这些船只的美丽,也衬托出往来客人的华丽靡侈。这样,滕王阁的雄伟壮丽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就更显得不同寻常了。
六、穿插照应之美
句,说明作陪的客人也都是富有才华谋略的文官武将。写宴会的时间,则穿插在文中第二自然段内驱车至滕王阁之前。写宴会的盛况,则穿插在第三自然段内,先渲染宴会中吟诗作赋、唱歌跳舞、弦管并奏的热闹气氛,接着用“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来极言都督阎公所设宴席酒菜之丰盛,有如梁孝王的睢园宴客,豪气胜过了陶渊明的“有酒盈樽”,把宴会的盛大场面烘托得淋漓尽致。
综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
一千多年前,一位少年天才的完美演出,让西边的落霞与孤鹜见证了天才王勃的诞生,一座原本普通的阁楼从此成为世人朝拜的圣地。滕王阁成全了王勃,王勃成就了滕王阁。诗人骚客和景物通过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那就成为一种经典,一种仰望。这就像历史古战场的赤壁属于羽扇纶巾的周郎,浩淼的阳关道属于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王维,静谧的西湖属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苏轼。滕王阁为唐永徽四年(653)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上元二年(675)九月,王勃往南海省亲,
途中路经洪州,适逢都督阎公在滕王阁大宴宾客,遂在宴会上挥毫写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
;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径。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初唐是唐王朝的上升时期,当时文人普遍具有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王勃作此文时,正当二十几岁的盛年,虽经历了坎坷,但毕竟涉世未深,还没有饱尝社会人生的种种痛苦酸辛。我们在文中可以发现作者那种痛苦与追求交织,失望与希望并存的复杂感情。首先,作者抒发了渴望用世的政治抱负和磊落不平的身世感慨。“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作者眷念君王,渴望见用,但命运乖舛,自怨自叹,这并不仅仅与个人功名富贵观念相联系,也包含着报国济世的雄心壮志。他感慨“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实际上是通过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意识到生命之短促,因而发为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急切追求。其次,作者还表达了身处逆境却不甘沉沦、强自振作的意志和决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作者自慰自励,对前途尚怀着强烈的希望,他决心待机而起,有所作为。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给骈文特点作了总结说:“铺采离文,体物写志”,即写景抒情,借物言志。据此,课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可以梳理如下: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4)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2)研读文章感慨抒情部分。思考:王勃抒发了哪些感慨?①宇宙无穷,个人渺小之悲: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②怀才不遇,功业无成之悲: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③壮怀激烈,穷且益坚: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④表达报国之志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有怀投笔,慕宗慤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6.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①文章抒情部分先后表现出两种感情基调:一方面因怀才不遇而感伤失落,另一方面保持乐观心态,对未来寄予希望。这二者是否矛盾?②《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都是序文,
两篇文章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试从形式和内容入手比较它们的异同。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教育局教研
…如此景致加上胜友如云,自然使得王勃眼耳之中一派花团锦簇。然而,越是“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则越令这位“他乡之客”在逸兴遄飞,倾力称颂之余不由得顾影自怜,黯然神伤!故而,兴尽悲来,大抒羁旅飘零、怀才不遇之伤感,可谓是:以极盛之景衬至痛之悲!
《滕王阁序》中呈现出的那种执着的追求和孤独的悲哀盘错交织,自信兴奋的精神状态中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忧愁和烦恼,是初唐文人的普遍心态。
《品读名句 解读王勃》教学设计
关于教学名句王勃的文章
"4P"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把当今历史课堂教学真正"还给"21世...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参与型教学模式...
让心理教育容入数学课堂教学中
谈高中语...
浅谈新理念下数...
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与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差生转化探索
"成功教育"实践思考:中学思想品德教...
【设计思想】
《滕王阁序》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第四册。《滕王阁序》是千古名篇,生词多,典故多,情感复杂,意蕴深刻,全面把握难度大,四课时都不一定能讲得很透彻。因此,在处理这篇课文时,笔
【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王勃。
2.理解《滕王阁序》中王勃的心境。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融情诵读的意识,提高鉴赏诗文的能力。
2.揣摩含义深刻的名句,以文字为媒介走进王勃。
德育渗透目标
在名句中感受才情的王勃,失意的王勃,进取的王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生
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赏析名句,感悟王勃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合作讨论法、引导研读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处理所有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了解王勃其人;
3.结合资料熟悉文中的所有典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梦回唐朝》)唐朝乐队在他们的摇滚歌曲中唱到:梦里回到唐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纸香墨飞词赋满江,豪杰英气大千锦亮。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情回唐朝,品读《滕王阁序》。
2.课题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组名句填空。(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句)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