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匠惨淡经营中阅读答案
根据我个人的归纳,对于散文创作,大体上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散文重点在一
个“散”字上,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意怎样起头,就怎样起头;愿意怎样煞尾,就怎
样煞尾,无拘无束,松松散散,信笔所之,潇洒自如,天马行空,所向无前。要引经据典,中外都有。外国最著名的例子,我想举法国的蒙田,蒙田的《随笔》享誉世界数百年,至
今不衰。他的随笔就属于松散一类,整篇不讲求结构,叙述也看不出什么层次,一点匠心
也看不出来;在词藻修辞方面看不出什么独特的风采。因此,我常常想,与其说蒙田是一
个文学家,毋宁说他是一个思想家或哲学家,他的思想确有非常深刻之处,为他人所不可
及者。在中国也能出一些类似的例子。中国一些大散文家有时也写一些轻松的文章,信
手拈来,涉笔成趣,比如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之类。其他作家也间有这样的作品。
这种散文作品,我没有名字,暂时被称为松散派。
与松散派相对立的一派主张,写散文同写别的体裁文章一样,也要经过充分构思,精
心安排,对全篇结构布局,要仔细考虑,要有逻辑性,有层次;对遣词造句,也要认真推敲,不能苟且下笔。我自己是属于这一派的。杜甫在《丹青引》中有两句诗:“诏谓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这里指的是绘画,后来把意思扩大了,泛指所有匠心独运、认真
考虑的情况。我在这里借用来指散文的创作,我杜撰了一个名词:经营派。
如果我们能做到“管理不善”,我们的散文能写得好吗?不一定。一般来说,只有两
种结果:成功和失败。就成功而言,情况也极其复杂。让我们从一个诗人的例子开始。杜
甫有一首著名的诗:“言不由衷,死不瞑目。”可见,他的诗歌创作很差,生意也很困难。因此,他成为了中国的“诗圣”,并闻名于世。就广义的散文创作而言,从六个时期的骈
文开始,作者并不痛苦。到了唐代,韩愈的写作开始衰落八代。柳宗元和韩愈说,他们没
有写文章,也没有悲惨的经营。宋朝的欧阳修、三苏,以及王安石、曾恭,这八个人都是
唐宋时期著名的八大家族。它们有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特征。他们的共同点是管理不善。
明代,桂有光隶属于正统派、公安派和金陵派,张岱隶属于维新派。清代桐城派似乎与八
股文有一些共同之处。这一学派的作家言辞谨慎、刻苦而多才多艺,他们在管理不善方面
的努力更为突出。以上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这些惨淡经营派的大家是不是写出来的文章都是美妙绝伦的呢?不是的。这些大家传
诵的文章多少不等地就那么几篇。原因何在呢?写文章,除了天资或者天才之外,还要勤
奋努力。惨淡经营就属于这个范畴。在天才和勤奋以外,还要有灵感。
如果他们因为管理不善而失败,他们的文章一定很尴尬,甚至不合逻辑,缺乏意识形
态和艺术性。这样的文章怎么能流传下来呢?最突出的例子是由八部分组成的文章。我自
己没有写过八篇文章,也没有感性认识。然而,我们可以从许多书中看到,八股文作家的
困境在于简洁的推测和糟糕的管理。但是为什么这篇文章写得不好呢?代表圣人说话,禁
止他们说出自己的话,这些桎梏把人们紧紧地束缚在一起,任何伟大的天才都写不出好文章。
写文章的人要多读书,中国旧日称之为“腹笥”,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肚子里要
有货。如果腹中没有货空空如也,即使再努力惨淡经营,也无济于事,反而会露出了马脚,贻笑方家。
话题1:作者认为,在散文创作中,“松散派”的特点是不超过25个单词
答:
话题2:“管理不善”最初指的是“绘画”,后来指的是“巧妙、周密考虑的所有情况”。作者在本文中借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超过15个单词。
答:
话题3:“管理学院”散文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每个关键点的表达不得超过
6个单词
答:
主题4:文章欣赏中正确的两项是
a.举六朝骈体文的作者、唐宋八大家,直到清代桐城派的典型事例,是为了证明,
“惨淡经营”能帮助散文创作取得成功,但不一定能使篇篇文章都为成功之作。
b、从本文的内容和写作特点来看,季羡林在散文创作上属于“松散派”。
c.这是一篇哲理散文,读过此文,对于写文章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d、八篇短文作者的思想受到严格限制。即使他们是天才,而且操作不善,他们写的
八篇文章也不可能是一篇成功的散文。
e.本文采取了对比的写法,作者褒扬“经营派”,贬斥“松散派”。
f、作者认为,苏东坡属于“散派”散文作家,这是基于苏东坡的“随手”和有趣的
文章,如《城天寺夜游》。
小题1:信笔所之,潇洒自如,不讲究结构、层次、文采。
话题2:散文创作要充分构思,精心安排。
小题3:a.惨淡经营;b.天资高;c.勤奋努力;d.有灵感;e.多读书。
话题4:A,D。
季羡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