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听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倾听意识,要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感情,就要注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因此,培养幼儿的倾听欣赏能力是语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此节活动,旨在通过倾听欣赏散文诗、谈话交流、想象表达等形式,使幼儿理解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语言的美;并能大胆交流表达对雨的经验与想象。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将活动重点放在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上,而将难点定位于交流表达对雨的经验与想象上。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仿编。
  3、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难点: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仿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音频(打雷声、下雨声)、散文诗录音、沙锤、撞铃、打棒、碰钟、报纸等。
  活动过程
  一、说雨——创设情境,引出“雨”。
  播放打雷的声音,创设下雨天的情景。
  师:小朋友,我们去郊游吧!听,这是什么声音?天气会有什么变化?要下雨了我们赶紧躲雨吧!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你们喜欢下雨天吗?为什么?
  二、听雨——欣赏诗歌,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1、从“小豆豆”的角引入,引出诗歌。
  2、教师讲述简要故事内容。
  师:小豆豆为什么不喜欢下雨?妈妈教了她什么好办法?豆豆是怎么听雨的?学学她听雨的样子。
  3、欣赏散文诗,交流表达对雨声的经验与想象。
  (1)幼儿欣赏散文诗录音,了解雨点在不同地方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季羡林散文  师:豆豆会听到怎样的雨声呢?
  (2)幼儿回答:豆豆听到的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雨声?
  (3)教师出示沙锤、撞铃、打棒、碰钟、报纸,幼儿通过演奏乐器亲身感知象声词沙沙沙、叮叮叮、滋滋滋、嗒嗒嗒。
  (4)教师小结:小朋友通过演奏乐器感受了不同的雨声,也说出了豆豆听到的不同雨声,可是小雨分别落在了哪里,在干什么呢?我们来看着大屏幕静静地、仔细地听。
  (5)幼儿观看PPT,理解散文诗。
  师:这些雨声分别落在哪里?在干什么?(幼儿说说看)
  4、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演奏乐器、朗诵散文诗。
  师:这首散文诗讲的是豆豆在干什么?(听雨),这首散文诗的名字就叫《听雨》。下面我们一起来试着边演奏乐器边朗诵散文诗,将我们对下雨天美的感情表达。你最喜欢散文诗的哪一句?
  三、雨趣——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仿编。
  1、师:调皮的小雨除了落在树叶、屋顶、花蕊里、窗玻璃上,它发出怎样的声音,落在哪里,干什么呢?
  2、幼儿大胆仿编、并在集体面前表达。
  四、玩雨——引导幼儿感受下雨天的情怀,学着让自己拥有好心情。
  1、与“雨”嬉戏。
  你们猜猜小豆豆现在还讨厌下雨吗?雨还在下,小豆豆好想出去看看雨、听听雨声,和小雨一起游戏,如果出去你会和小雨如何玩?穿上我们的雨衣、雨靴、打上漂亮的小花伞去和小雨玩吧!
  2、 总结:希望小朋友不要因为下雨就沮丧起来,限制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可以在屋子里趴在窗户跟前静静的听感受雨水的美妙歌声,还可以用画笔记录假如你在雨中想要做的事,想办法让自己和别人快乐起来。
  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自身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涉及的内容过多,以至于上课时长过久、拖沓;接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态过于激烈使幼儿无法专注于故事内容,未理解故事内容;然后在欣赏散文诗的环节中让幼儿使用乐器感受不同雨声,目标不清晰,场面有些混乱,与欣赏散文诗无关;最后“玩雨”环节与欣赏散文
诗没有联系可以不设计这个环节。
  本次教学观摩活动的实践,我经过实践发现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日子里我需要在上课方面多下功夫,弥补自己的缺点,多实践多反思、及时改正,期待自己在下一次教学观摩活动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