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开智慧的花朵
——《孤独之旅》备课叙事
宁波市兴宁中学  徐赛儿
【教师档案】
徐赛儿,女,2000年毕业于宁波大学。中学一级教师,兴宁中学初中语文组教研组长,宁波市第七届特级教师(名师)带徒学员。热爱教学,喜欢阅读、写作与思考。曾获宁波市城区骨干教师和宁波市城区教坛新秀称号。执教《孤独之旅》获浙江省第三届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一等奖。两次获浙江省教研室颁发的“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园丁奖。所撰写的论文有两篇分获省二三等奖,六篇次获市一等奖。并有7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编写各级各类教辅用书字数逾60万。参与或承担校级、市级课题各一个。
【“阅读促教学”叙事】
多年前,我读过曹文轩的纯美小说《草房子》,便对他的文字印象深刻。后来,接触了他的
那本将个人经验、心性和学术相结合的理论著作《小说门》,对他更是钦佩。于是,空暇时候也经常去光顾他在新浪的博客——“麦田”,在那里,我至少也算得上是一颗小小的“麦粒”了(曹文轩迷们用“麦粒”、“麦穗”、“麦跺”来形容级别)。
2008年3月中旬,因为要参加宁波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展评,我必须在人教版九年级上的众多课文中选择一篇作为参评篇目。已是“麦粒”的我选择了曹文轩的《孤独之旅》。之后,有老师善意地提出,《孤独之旅》这么长的小说要在一节课里完成教学,难度是非常大的,要我慎重考虑。但是,我固执地认定了就是它,并且坚定地告诉自己:从一而终。
但是,不久,我便发现,我被《孤独之旅》烫着了。
我有一个备课习惯,便是拿到一篇课文,首先是细读文本(这一习惯得益于南阳市二中的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郭成杰写的一本书——《裸眼读书》)。具体做法是抛弃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也不借助于任何教学用书或相关资料,只是动用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经验和阅读习惯在文本中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写下自己阅读时的点滴感受。在一遍遍的细读下,我发现,《孤独之旅》蕴藏在内的深厚的文本价值出乎我原先所料,如从文章学、叙事学、哲学、美学等角度我们都可以对文本进行多维度的解读。此刻,我有些欣喜,但隐
隐地感到些许恐慌。下一步,我借助了综述,我从网络、教学用书、杂志上大量搜集有关《孤独之旅》的解读类文章和教学设计。通过细读和综述,我对《孤独之旅》有了更多的认识。于是,可供呈现的教学内容显得越来越庞杂与厚重。
现在,我开始显得不安起来。因为,我怕我无法驾驭这么厚重的一个文本。怎么办?我想到了王荣生教授《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中对于选文的四种类型的界定:定篇、例文、样本、用件。那么,《孤独之旅》这篇选文又该如何界定它的类型或者该把它当作哪一类型的选文呢?出于对《孤独之旅》的厚爱,我很想把《孤独之旅》当作是“定篇”来处理,让学生八面临风地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开始思索教学的落点。我想到了原著《草房子》,《草房子》的章节很特别,大多是按照人名或者人物所在的地点来划分章节的。杜小康这一人物在《草房子》中占了两个章节——《红门(一)》和《红门(二)》。看来,曹文轩是想通过《草房子》让读者认识一个个鲜活的人。那么,我不妨把《孤独之旅》的主要教学目标定为“认识杜小康”吧,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一条线。于是,我从《草房子》中“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这些人物导入,让学生带着“认识杜小康”的学习目的进入《孤独之旅》的
学习。怎么认识呢?我尝试着通过三个大的教学环节来带领学生一步步认识杜小康:第一、引读原著,初识杜小康;第二、品读文本,走进杜小康;第三、回读题目,理解杜小康。在这些教学环节中,第二个环节是主环节,在这一主环节中,我试图从情节、环境、父亲三个不同的角度解读杜小康。但是,看似无懈可击的教学思路在进入课堂实践后发现问题重重:教学环节繁复,教学内容庞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问题设置细碎繁琐,学生无法进入到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整个课堂构思感觉就像一篇论文,严谨但缺少灵动。
于是,只能放弃。
那么,不妨把它当作“样本”吧。因为,一旦处理成“样本”,“课程内容将产生于具体的学生在实际阅读时与文本的交往过程中。这样,那些详详细细涉及选文方方面面的教材内容,并不是都要讲,都要学的。从原理上讲,它们只是供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情况自主地选用。”(摘自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呢?是采用上海育才中学倡导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教学模式呢,还是运用钱梦龙先生的“导读”教学法?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周耀武博士给了我一本书——《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他说,或许,
李镇西老师的课能给我一些启示。我迫不及待翻开这本书,结果迅速地被李镇西老师挥洒自如、浑若天成的课堂所吸引。我仔仔细细地研读了他上《冬天》的课堂叙事。李镇西老师所提出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教学方式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不就是 “样本”文本的一种极佳的教学模式吗?在这一模式下,课程内容并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材内容里加以择选,教师在这一课和下一课,在这一班和另一班,具体教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定夺。于是,我在把《孤独之旅》处理成“样本”的前提下,把“读出自己、读出问题”作为了《孤独之旅》教学的一种模式。虽然,我深知,这一教学模式的引入需要执教者对文本有准确而全面的理解,需要执教者对课堂教学节奏的灵活掌控,更需要执教者对课堂教学意外的机智处置。但是,我觉得试试无妨。于是,便大胆地进行了尝试。把“了解旅因、理解孤独、感知成长”作为教学的主目标,通过这个主目标的牵引,在具体教学环节上,我先让学生“读出自己,分享收获”。通过这一环节,主要解决学生对小说语言的理解和赏析。然后是“读出问题、师生探究”。在这个教学主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提问,根据问题同步展开教学。而教师课前要准备的不是教学步骤的设计方案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而是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储备。这样,就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同时,为了防止教学内容的零乱,我充分利用板书,以板书来理清小说情节和思路。
以这样的教学模式,我试讲了两次。我发现课堂效果相当不错。学生思维活跃,问题层出,教学环节明晰流畅,课堂节奏也张弛有度。但是,最后,思虑再三,我还是放弃了。原因是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去参加高水准的优质课展评,太冒险。因为在比赛中,我对学情无从把握,对课堂意外也很难完全预见,有些教学目标无法完全落实……总之,不可知因素太多,对教师的挑战太大。(后来在省优质课展评中,我发现嘉兴的沈勤华老师在执教《孤独之旅》时就是把文本处理成了“样本”,我钦佩她的勇气。)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尝试让我发现了学生学习《孤独之旅》的盲区,使得我对《孤独之旅》后来的教学内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和定位。
接下去怎么办?要不我就把《孤独之旅》处理成“例文”?“教材无非只是一个例子”。夏丏尊不也是说:语文课程的内容(语文学习的着眼点)应该是一个个的词句以及整片的文字所体现的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而“选文”,则主要是说明“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的“例子”(例文)。于是,我试着让《孤独之旅》成为某些(或某种)语文知识学习的“直观教具”,通过这一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于是,我开始挖掘《孤独之旅》作为“教具”所潜藏的价值。“曹文轩特有的纯美小说语言”“小说叙事的速度”“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空间(环境)”“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都进入了我的思考范畴。后
来,我决定以《孤独之旅》为例文,来诠释曹文轩《小说门》中的第八章:“风景”。如从“风景是小说的重要元素”进入,来讲述“风景描写的若干类型”,解析“风景的意义”。但当我把这一想法和同事交流的时候,遭到了他们的反对,理由是太显专业,不适合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自己也觉得不是很妥,理论性太强,操作起来很困难。后来,我还尝试过用杜小康的四句话串起整堂课的教学,以此来分析人物,并通过更多的“例文”来感知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作用,但没有成功。于是,到最后,我终没有在众多的解读角度中确定一条合适的路径进入到课堂教学中。
那么,当作“用件”来处理可以吗?可是,对于这样一篇具有经典价值的选文,如果纯粹把它当作“用件”来处理似乎有点对不住它。于是,我又回到了“定篇”上。但这一次,我首先舍弃了第一稿时那种面面俱到的解读方式。那又该呈现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呢?我的思路一时处于堵塞状态。
想到了孟子的话:“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别急,这是正常的状态。我允许自己先放下《孤独之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曹文轩。
继续看书,期望从书中去寻灵感。我看书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日积月累式的日常性阅读,
这种阅读是一种日常生活状态,或者说是爱好,它可以为自己的精神和思想打底子,因为我坚信,文字的生命在于它会在不经意间流入你的思想;另一种阅读是临时抱佛脚型的补救性阅读,这种阅读具有明显的指向性,或者说功利性,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读什么,是把书籍当作工具书一般来使用的。显然,此刻,我的阅读属于第二种。我奔赴书店买了曹文轩整套的纯美小说和能买到的所有其他作品。然后花了一个星期多的时间沉浸在曹文轩的世界里。从《草房子》到《青铜葵花》,从《小说门》到《第二世界》,从《感动》到《一根燃烧尽了的绳子》,我或略看,或细看,每天都在思索着这是一个怎样的曹文轩,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学创作,这是一道怎样的文学风景。十足一个“麦跺”的样子。
草房子简介在阅读和思索中,我的思路渐渐地清晰了起来。我深入地触摸到了曹文轩文字生命的光彩,我理解了他在文学创作上所要表现的那种哲学创作观、美学价值观和成长观,我终于看到了曹文轩所坚守的“文学高地”:那里不仅仅是悠远、唯美,不仅仅是古典情怀和现代意识的融合,也不仅仅是历史与当下的萦绕,那里还有感动和力量,思想和思考。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摘自《青铜葵花》封底)
“当今世界,情感的弱化已是让人忧心忡忡的问题。……最能治这个世纪病的,大概就是文学。文学几乎是唯一的良药。”(摘自《山羊不吃天堂草》封底)
“只有能感动人的东西,才是永恒的。”(摘自《草房子》跋)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摘自《草房子》封底)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摘自《感动》)
“他是一种正常并且健康的心态——如果程度得当的话。他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人少了许多盲目。它使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静。”(摘自《论孤独》)
“摇摆是小说动力所在。通过语言、情节、性格以及主题的摇摆,小说才得以如河流一般地不住地奔流向前。小说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摇摆过程。”(摘自《小说门》)
“人们在未有精神预设时,是无法进行艺术欣赏的。”(《第二世界》)
另外,我还在原著《草房子》中发现了好几处和选文《孤独之旅》不一样的地方,或增或删或改。而这些都可成为我《孤独之旅》教学中的补丁。尤其让我激动的是,在一个深夜,我读到了曹文轩的一篇哲学散文《前方》(恕我愚昧,在这之前,我从未读到过这篇文章,尽管后来有人告诉我,它其实早已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之中了),于是,所有堆积在我脑海里的想法一下子都被理清了,我对《孤独之旅》的理解终于到了归宿。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
“人生实质上是一趟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上述文字均摘自《前方》)
现在,我知道了曹文轩其实一直是在通过他的文字(如《孤独之旅》)实践他的一种前行的哲学观。人生是一场旅途,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走者,一如鲁迅笔下的“过客”,旅途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境况,我们可能会被打倒,但,前行是纯粹的,是自我生命存在的终极形式,所以,我们不能被打败,也不能只在一个地方徘徊,我们得不断地前行……(后来,我也曾给曹文轩发了一封邮件和他交流《孤独之旅》,他在回邮中同意了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