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月考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
(1~5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蒙曰:“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4分)
(1)他后来回忆说他为把《西行漫记》的译稿(xiào)对得通顺无误,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
(2)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草(shuài)下结论,要客观分析、思考。(  )
(3)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dòu)牛,声震天地!(  )
(4)他们身上都有着一段(xiān)为人知的故事和一股正义的力量。(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巴金的书对于我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有益的影响。
B.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的巨著还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C.袁隆平在培育杂交水稻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D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4.对下列加着重号词的词性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昨天清晨,他沿着河边跑步。(为介词)
B.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为连词)
C.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为名词)
D.我怎能将当时在海底下散步的印象出来呢?(为形容词)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古往今来,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崇拜龙凤,造就了丰富的龙凤文化。龙以腾云驾雾、遨游在天的形象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凤以展翅翘尾、五备举的形象和高雅美善的气质,成为世间祥瑞的象征。
材料二:闻一多先生在《龙凤》一文中写道:“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材料三:龙凤文化发展到现代,既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继续表达,也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对祖国拳拳深沉的情感认知,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写照。
——《文史中国》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你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完成对联。(2分)
上联:①____________________炎黄千载江山不老
下联:凤呈祥华夏万年②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6~22题 50分)
爷爷和孙女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5分)
木兰诗(节选)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尾一段,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11分)
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居讲习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①讲习:共同讨论研习学问。②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③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④迨:及,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每小题1分,共4分)
(1)记问不若人     患:____________
(2)迨能倍诵乃  止:____________
(3)终身不忘也  乃:____________
(4)温公言  尝:____________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居 讲 习 众 兄 弟 既 成 诵 游 息 矣。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怎样的学习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3题。(4分)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12.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现代作家________(人名)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2分)
13.结合原著,简述“他”辛苦得来的第一辆车是怎样失去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8题。(15分)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 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的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的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的或者黑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
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14.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