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特点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1、感情真挚淳朴;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彩感觉敏锐;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4]
精美散文分类介绍
   1、关于主要散文
  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可分为写实议论和叙事抒情两大类。
  前者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是以夹叙夹议手法抨击黑暗社会的名篇;后者如《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白水漈》,更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从清秀隽永到质朴腴厚再到激进深邃,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旨趣。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说: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应该说,这是对朱自清散文艺术的一个很精到的评价。
  《雪朝》(1922年;文学研究会的成员的合集)
  《毁灭》(1923年;长诗)
  《踪迹》(1924年;朱自清首本诗与散文集)
  《背影》(1928年)(被选入上海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语文教科书第五课、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教科书
  《春》(1930年)(被选入人教版初一上语文教科书第11课、浙教版六年级下语文教科
书、上海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语文教科书、鄂教版七年级下教科书第六课、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科书第十四课、京教版七年级下教科书第一课)
  《欧游杂记》(1934年)
  《你我》 1936年)
  《伦敦杂记》(1943年)
  《匆匆》(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人教版六年级教科书第2课、鄂教版六年级教科书、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长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2、语文论述
  《新诗杂话》 《经典常谈》 《诗言辨志研究》 《标准和尺度》 《语文零拾 》《论雅俗共赏》《书评与议文》《朱自清文集》(1—4)1953年出版、开明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下册)1981年出版、古籍 《朱自清序跋书评集》(论文集)198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