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的读书笔记
《中国社会史》的读书笔记
(当时因考虑某种影响而未译),则悉数补译。并称作者信任这个译本,对出版社特别言明再版时须采用此译本。如此说来,这个译本应当不错。 1
5. 采摘、狩猎、捕鱼、牧养、农业,形式不一,都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此类生活手段,加上掠夺活动(行劫、抢掠、海盗劫掠)及商业活动,均与文化密切相关,生活手段又作为文化的基础。因此,生活方式是对历史作任何综合解释之根据。 1
地域导致采纳某种生活方式,并对其有所限定。不过,也不应受某种地理决定论所支配:
因为凭借梯田,水稻可以上山;依靠灌溉,水田亦能直达干旱地带。地域规定着各种生活方式,反映出其发展、消退以及共存状态。此类现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且能部分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与相
互借鉴。 1
7. 东亚可以识别出与特定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四大文化:
围城读书笔记
以从事发达农业为主的定居人;草原与沙漠地区的游牧人;喜马拉雅广阔山系及其附近半畜牧半农耕的山居人;将狩猎、畜牧与多少带点原始形式的农业结合起来的热带地区混合文化。此外,尚应加上中亚绿洲的定居居民与商人体 1
8. 华夏世界曾同生活方式及文化均与之迥异的民族保持接触乃至经常往来,而且多于其他任何地区。同时,中国所接受的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伊斯兰教之前的伊朗、印度、伊斯兰国家、基督教的西方)均有其自身特点,对于中国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由于许多不同成分参与华夏文明,促进其形成,使之丰富,并在历史过程中对其加以改进,因而华夏文明亦如历史上其他伟大文明一样,能够不断创造更新。 20. 从秦始皇到宣统,虽然一直是帝位相传、朝代更迭,但是朝代与朝代之间却存在深刻差别,牵涉到国家组织以及通常掌握实权的社会集团(贵族军队统领、靠地租为生的士大夫家庭、宦官等)。要从中华帝国制度的整体,从其存在的整个时期去描绘其特点,这是方法上的严重错误。2
1. 华夏文明的出现与发达农业类型相关,这种农业几乎囿于平原与河谷之内。中国山地开发不多,牲畜饲养亦只限于满足必不可少的
驾车与驮运的需要。而印度、中东、地中海盆地乃至欧洲,牲畜在经
济与观念上都起重大作用。 2
上述所有地区,农业与畜牧业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东亚则是世
界上畜牧阶层与农业阶层二者截然分开的唯一地方。此二者的鲜明对
照足以显示远东特,其后果关系重大。它大致体现出文明特有的选择方式之一,这也是由地理状况促成的:
重要畜牧地区位于黄河流域大平原的北部与西北部。 2
3. 近代人特别强调于华夏地区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但看来是由于晚近较为特殊的状况才促使他们过分注重华夏世界的乡村性质并
由此引早出全面的结论来。在东亚其他居民眼里以至对于世界其他地
区而言,中国至现代都表现出若干其他特征而不只限于经济上的农业基础。 2
4.中国最出的成就之一是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发展了复杂的
政治组织形式,成为人类社会史上最完善者。它最留意系统安排自己的空间:
道路、驿站、粮仓、城池、御敌围墙、河水调节、水库、运河等。中国政治功能发达,远高于其他功能(军事、宗教、经济等功能),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2
5.华夏文明首先也是一种技术文明。华夏文明很早就发明了精湛
的织造技术、陶瓷、冶金工艺。直到19世纪,中国依然是豪华奢侈品的出口大国,其产品的贩运带来世界范围的贸易潮流。正因为如此,
欧洲临海国家才于16世纪以后千方百计地要打进去,一个纯农村经
济是无此吸引力的。 2
在华夏世界,由于政治功能占绝对优势,经济活动无法达到其他文明那种自主高度和专业高度,宗教活动与战争活动也不能达到这一
点。2
7.华夏世界存在独立的宗教生活形式,存在战争传统与战争环
境,也有达摆脱国家控制的异常活跃的商业部门,但从来没有任何僧
侣、军事集团、商业阶层能够在中国僭取政权。这大概便是华夏世界经久不变的重大特点之一。在这方面,华夏世界有别于其他国度。 2 8.通常都将政权视为压制与指挥的权力,而中国却将其看作是推
动与维护秩序的要素。但强制又总是与品行矫正的观念相配合。若将强调道德的调节作用仅仅视为借口,看作是专制制度的遁词,则是错误的,而其实它表达了一种极为卓越的政治行动方式,这种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2
9.中国推崇互补、关联、汇聚、远距作用、示范等概念,将秩序观念视为有机的总体而排斥对立物、绝对观念以及精神与物质的截然分开。运用变化能动的象征体系。中国逻辑不从言语的分析出发,而是基于运用具有相反、相承价值的符号。这种重要倾向终于导致书写符号凌驾于口语之上。 30.中国文字起源之独特性在许多方面均产生重大后果,因为汉字几乎不随历代主意变化而变化,不随方言不同而变异,甚至不随语言结构变化而更动。中国文字成为政治统一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一种书面语言发展起来并在全华夏地区使用,这既出于语言原因(方言差异),也出于政治和行政原因。 3
1.这种文字起源的独特性还有另一后果,关系到华夏世界所形成的知识与文化类型。由于文字传统不同寻常的连续性,致使阅读文献需要广博的文化知识,而文化知识的习得比学习文字本身还要费时久长。这种连续性也说明士人的崇高威望。士人为文化人,有鉴赏力,能履行政治职责。 3
由于中国文字与华夏世界的政治、社会、审美、精神等诸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已成为华夏文明的组成部分。3
3.汉字形式远非只此一家,中文曾启示过东亚同类型文字的创制(10世纪的契丹文、11世纪的西夏唐
古特文、12世纪的女真文、14世纪越南的喃字),而其草书形式已用来构成日文的假名、韩文的字母。3
4.中国青铜出现较中东为迟,但其工工艺却于公元前201X年之下半叶臻于完善,为其他地方所示见。3
5. 在公元前4000年及前3000年时期,可看到某些重大进步,特
已预示青铜时代的到来。铜和含铜量极大的合金开始制成。虽然没有任何文物证据可以准确地认为那是夏朝之物,但是其全部特征均为青铜时代的特征,这表明夏朝的存在几乎是确凿无疑的。3黄河下游各种文明成分--文字、战车、建筑技巧、卜筮仪式、青铜工艺、各式祭器、装饰图案等,均以极其精巧的形式出现。至今考古发现仍不足以说明商代后期每一领域何以达到如此精致复杂的发展程度。 3
7. 周朝分作两个时期:
公元前9世纪至前771年的西周,和迁都成周后至前256年灭亡的东周。传统分期法还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为前722-前481年;战国时期以晋分为韩赵魏为界限,以实际分割的前453年或周朝正式承认此划分的前403年为起始,至帝国统一的前221年。 3
8. 周在穆王时代(公元前10世纪中叶或末叶)曾致力向西北部扩展(至甘肃,可能到达新疆东部),
亦攻打江苏北部。公元前1000年的初期为扩张时期。而前9世纪末至前8世纪大体是衰退时期,可能与外族入侵有关。中国史上第一个确切年代是公元前841年。 3 9.周朝的封建制度基于属地与家族祭祀的品级,最高级是君主领地与周室祭祖,政治组织从属于家族祭祀,战争职能与宗教职能不分。每一城邦的政权均由强大的家族掌握,其势力在于战车数量、宗教特权,也在于其悠久传统及与王室之关系。40. 诸侯国的组织仿效王室组织,国君之侧有大夫与卿。卿与大夫除了侍奉国公与主持自己家族的祭祀之外,亦有责任应上级要求参与战事并提供战车与兵员。军事组织是按政治与家族组织的模式而建立的。4
1. 随着诸侯国发展与王室权力衰微,一个新社会与某些新风尚诞生了:
出现珍惜自己特权与重视礼仪问题的贵族;产生贵族武士理想,注重荣誉与声望的道德规范。 4
这种社会显然属于过渡性而且并不稳定;王室衰落、地域分散使地区之间差异加深,诸侯国致力扩张并力图组成庞大的政治统一体,从而逐渐改变各城邦之间的平衡,并使各贵族诸侯国走上自我毁灭的
道路。 4
3. 春秋时代,中原旧城邦与周围城邦之间形成全面对抗。正在形成的大国有齐、晋、楚等。这些王国的强盛得力于外部环境:
北部居民构成入侵威胁,导致齐晋君主担当中原各国盟主与保护者的角。前651年齐桓公、前632年晋文公主持会盟,成为霸主。 4
4. 原先社会本以宗室祭礼为其基础,此时军事因素居于绝对优势,社会性质便有所改变。公元前6世纪时,事实上出现了新政制,其目
标是加强君主权力与独立地位。农业税出现;为君主提供兵员的赋役趋向于以供应兵器和粮食代替;出现第一批刻于青铜器上的法律条文。4
5. 战国时代,政权逐渐摆脱公元前9一前7世纪所隶属的家族与祭礼背景,愈来愈明显地作为专门实体而设计。 4
"士"来自次子或庶子,属于小贵族阶层,其出身家庭的祭礼地位与经济地位均大大低于大夫公卿。小贵族中有武士、传说记事之执掌者、各种学识的专门家,君主于其中起用第一批执行人,他们不久就起决定性作用。4
7. 旧习俗的国君赏赐曾是地方权力的唯一来源,而在秦、晋、楚等国开始出现"县"。征服得来的乡镇,以县名之,直接隶属于国君。县成为地方政权的新形式由中央政权代表管理的行政区域。君主强
大到足以打垮旧大夫公卿家族时,这种模式就扩展到全国。 4
8.公元前4 前3世纪华夏地区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与技术革新
突飞猛进的时期。农艺发展,灌溉工程,铸铁,交通工具进步。人口开始第一次飞跃发展。战国时代之所以成为技术革新
34
最丰富的时期之一,大体是因为愈来愈激烈的战争需要所致。 4
9. 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与此同时旧社会消亡,用"革命"形容最合适不过。帝国政权由此奠定基础,而且一直影响华夏世界的基本政
治观念。故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在东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足以与古希腊罗马及西方世界的城邦出现相比。50. 变革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将从前隶属于贵族家庭的农民变成新国家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