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哲学与人生》考试试卷A卷
一  单项选择题(15×2,共3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
A  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
A  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3、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
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害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
A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到变害为利。
B  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
A  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意识反作用与物质。
6、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
A  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  物质决定意识
C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  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
A  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8、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
A  事物具有两面性                        B  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9、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定是非
C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D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10、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      )。
A “现象”和“本质”                    B “本质” 和“现象”
C “客观”和“主观”                    D “主观” 和“客观”
11、“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
A 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 有时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知识比实践重要
D 知识既源于书本,又源于实践
12、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这说明(    )
人生的选择A 本质离不开现象                      B 现象离不开本质
C 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                D 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13、一只蝴蝶在茧子中苦苦挣扎,想要冲破茧子,出来飞翔,可是它努力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成功。这时,有人来了一把剪刀,轻轻剪开了茧子,蝴蝶轻而易举地就出来了。可是它的翅膀却可怜地耷拉在肥胖的身体两侧,怎么也飞不起来。很快,那只蝴蝶就失去了生命。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      )。
A  蝴蝶很容易死                          B  人能够消灭规律
C  人能够创造规律                        D  要尊重事物的规律性
14、说:“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子,因为二者的根据是不同的。”这说明的哲理是(      )。
A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  小鸡和石头能够相互转化
C  温度能和小鸡相互转化                    D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15、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说明了(      )的重要性。
A  知识        B  实践            C  知行统一          D 认识
多项选择题(4×5,20分)
1、30年里,陈景润、张海迪、中国女排、杨利伟、姚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感动了无数颗年轻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使他们渴望成长和超越。这给青年学生的启示是(      )
A  以偶像为榜样,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社会作出贡献。
B  以偶像为榜样,把偶像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
C  以偶像激励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不断奋发进取。
D 以偶像激励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下列体现了矛盾的观点的有(      )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 刻舟求剑
C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D祸兮福之所倚
3、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      )。
A  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B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