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下,任务作为学习组织形式,备受关注。学习任务的设计需要用一种适当的链接形式,串联起一彼此相关联、有逻辑的任务来组织语文学习活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可立足课本,优选书籍,从一篇关联到一本,构建阅读任务,设计阅读学习进程,这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学习任务;学程设计;整本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3)07-0085-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将“整本书阅读”单独作为一个拓展型学习任务提出,目的是为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而笔者在图书馆式校园建设与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立足课本,优选书籍,从一篇关联到一本,构建阅读任务,设计阅读学习进程,是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下面以《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任务的学程设计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基于文本解读,设计阅读学程
《祖父的园子》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二篇课文,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儿童独特的视角,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欢笑的园子。祖父的园子贮存着萧红童年的记忆,在这个后花园里,她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后花园里,祖父给萧红生命中的第一份爱,是生命的起点,也是创作的起点,更是精神的起点,有人称之为萧红的“后花园”情结。
《呼兰河传》第三章记叙了后花园的景和“我”与祖父的相处过程,其间有后花园的嬉闹,有祖父对“我”的教育,有储藏室的探宝等,这为“我”童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作为20世纪中叶,我国小城民众生活的缩影,第三章余外的人、事、物的描写,都是这一抹亮的灰暗底。
综上分析,笔者对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的学程、目标和课时做了以下(见表1)安排。
表1《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学程设计
设计
指向
课内个性名
拓展
思辨
审美
任务名称
“后花园”的
自由——情
起何人
“后花园”的
情结——情
缘何时
“后花园”的
唯美——情
之所在
“后花园”的
梦回——情
归故里
阅读目标
阅读《祖父的园子》,感受
“后花园”的美丽景、有
趣活动和自由自在,体会
萧红对园子的喜爱和对
祖父的怀念
拓展阅读《呼兰河传》第
三章和课后阅读链接,感
受萧红童年在后花园的
自由、欢乐,了解这都源
于——祖父和呼兰河
结合萧红生平,结合《呼
兰河传》整本书,从人、
事、物、风俗等方面进行
梳理,探究生成问题,开
展“后花园”精神思辨活
动,体会自由快乐的生活
是萧红短暂一生的追求
通过“‘后花园’嘉言赏读
分享会”,感受人在大自
然里的舒适与快乐,感受
萧红语言的张力,品味书
中萧红情归故里的渴望
课时
安排
阅读教学
两课时
自主阅读
两课时
农场主题
活动一次
集体阅读
一课时
室内赏读
活动一次整个学程设计,均从《祖父的园子》开始,紧紧抓住园子的美景、趣事和人物展开,为《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做准备。
二、立足课文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应立足课文,厘清脉络,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拓宽学生的阅读深度,使学生习得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
整本书阅读任务学程设计初探
——以《祖父的园子》到《呼兰河传》阅读任务设计为例
浙江杭州市钱塘区听涛小学(310018)王卫华
阅读·案例剖析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素养。
(一)关注事件,激发阅读兴趣
《祖父的园子》最吸引人的是“我”在园子里做的那些趣事,那份顽皮可爱直击人心。因此,本课阅读任务始于——“请你读课文,标出‘我’在园子里做的趣事,哪一件你觉得最有趣?”
生1:(读“种小白菜”语句)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我想读一读、演一演文中的“我”,表现她的调皮劲儿。
生2:(读“铲地”语句)这哪里是在铲地?这简直就是帮倒忙。居然也没有引来祖父的一句批评,这园子是“我”的自由王国,让人好羡慕啊!
生3:(读“浇菜”语句)
……
师:园子里有趣的活动,表现了孩童的自由和快乐,同学们读得羡慕不已,恨不得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后花园”。心动不如行动,不妨试试开展一项农场主题活动,感受“后花园”的乐趣吧!
(二)关注人物,启发阅读思考
故事离不开人物,《呼兰河传》作为自传体小说,自然也有个性鲜明、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祖父的园子》选自《呼兰河传》第三章第一节,笔者设计了“人物导读表”(见表2),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完成“人物初印象”,再小组讨论完成“读出新印象”“读中可有疑”,然后在读思中解疑,让阅读走向深入。
表2《呼兰河传》人物导读表(祖父)
人物初印象读出新印象读中可有疑
求疑促思考阅读者慈爱、宽容、耐心
勤劳、善良、宠爱有加(溺爱纵容)、极具耐心祖父为什么可以任由“我”在园子里“为所欲为”?这种包容度大到有点没有原则了,只是因为祖父的慈爱吗?其中的特殊的原因会是什么呢?
我们想从作者的家庭背景去深入了解一下(略)
“人物导读表”不仅可用于课文阅读,也可用于整本书阅读中其他人物形象的赏析。
(三)关注作者,引发阅读欲望
语文新课标强调“整本书阅读教学,应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而统编语文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与运用的能力。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笔者尝试关联阅读链接,打通一篇课文与一本名著之间的通路,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阅读链接:
呼兰河这座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以上我所写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为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针对以上阅读链接及小组的求疑思考,笔者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喜乐”与阅读链接的“哀伤”中,试着从作者的角度,追寻其创作的真正目的。于是,阅读小组以萧红为辐射点,去搜集她的生平、童年经历、文学作品、写作风格、相关评论等资料。这样的阅读任务不仅使学生形成了阅读期待,还为后续整本书阅读指明了方向。
三、开展学科活动,推进深度阅读
立足课文,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捧读整本书,教师根据每个阅读小组的阅读兴趣和深入方向,分别创设了“‘后花园’趣味活动室”“‘后花园’精神思辨场”“‘后花园’人物评论馆”“‘后花园’嘉言赏读社”等趣味十足、挑战满满的阅读任务,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的驱动下深入阅读激情飞扬。
(一)“后花园”趣味活动室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有趣的阅读实践活动肯定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参与方式。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时,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后花园’趣味活动室”就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适合人:读完《呼兰河传》的读者。
游玩说明:一号玩家——说说趣味活动,至少一口气说出5个以上,越多越好;二号玩家——看看趣味
活动,表演相关活动,越多越好;三号玩家——玩玩趣味活动,依托农场资源,互动完成过关游戏;四号玩家——自创趣味活动,选择一种民俗道具,创造趣味活动玩法。
玩家须知:最强玩家可以从一号开始一直到四号结束,当然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任意玩家的活动。闯关成功的玩家,可以领取农场蔬菜一份;未能闯关的玩家,请负责烹饪一道拿手好菜。
(二)“后花园”精神思辨场
语文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设计、组织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师生共读、同伴共读,朗诵会、故事会、戏剧节,建立读书共同体,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经验。根据开展读书活动的实际需要,合理推荐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供写作、展示、研讨和交流的平台。”“‘后花园’精神思辨场”就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空间。本次思辨的主问题,源于小组阅读时的质疑讨论。
阅读·案例剖析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生1:“后花园”前面应该是什么?共读家长:可用“前正厅”对应“后花园”。如果“后花园”是遵从自然天性的自由与快乐,那“前正厅”推崇什么?生2:《呼兰河传》第五至第七章其实都是在写人物,写了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二伯等的悲惨故事,是在推崇社会现实的残酷吗?生3:百度百科中有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的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河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中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共读家长:那“前正厅”应该是在揭露,而不是推崇。生4:我觉得“冷酷”和“无情”意思接近,可以用“冷酷和愚昧”,你看小团圆媳妇本来那么健康、活泼,结果——先是毒打,接着是“跳大神”,最后是一天连续洗三次“热水澡”。那些东家的婶子、西家的大娘给她撕下了衣服,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小团圆媳妇就这样被折磨至死,太悲剧了。师:我感觉《呼兰河传》中关于祖父的园子景象的前后对比和强烈反差,蕴含着作者萧红的两种创作目的,两份炙热的情感。由此,这个阅读小组用维恩图设计了前后园子比较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不同事物的前后状态展开
分析,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简单概括出事物的状态,主动去感知作者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读出怀念,读出哀伤,甚至读出祭奠。(三)“后花园”人物评论馆《呼兰河传》书腰上写着“人的真正使命是生活,而不是单纯地活着”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书中的人物是在生活还是单纯地活?于是,阅读小组围绕书中的人的活着状态展开主题重读。这般阅读的牵引,让阅读者走向文本深处,忍不住有话要说。借助人物图鉴,以《祖父的园子》中祖父的人物评论作为模板,阅读小组自主选择作品中其他人物进行梳理、概括,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人物关系、
主要事件等相关内容。于是,在课文共学的基础
上,在全书共读的同频中,在个性研读的深入中,学
生加深了对书中人物的认知。此时,教师再创设
“‘后花园’人物评论馆”,一边布置展出学生梳理的人物图鉴供来访者观看,一边让学生在讲书台分享自己对这些人物的评价,以此给共读者带来新的认
知、新的思考,甚至带来重读的冲动。
(四)“后花园”嘉言赏读社
萧红的《呼兰河传》在创作上还有许多艺术的表现手法,其中之一就是以儿童视角作为叙事的切入点,表达其对故乡的哀思,对时代的反思。“‘后花
园’嘉言赏读社”就是学生将自己有所感触的语段、篇章,用朗诵视频、配图赏析、现场朗读等形式,展现萧红的语言特。例如,有的学生选择了《呼兰
河传》中的一段文字进行赏析。
他的肚子前压着酒壶,我的肚子前抱着一罐墨枣。他偷,我也偷,所以两边害怕。有二伯一见我,立刻头盖上就冒着很大的汗珠,他说:“你不说么?”“说什么……”“不说,好孩子……”他拍着我的头顶。“那么,你让我把这琉璃罐拿出去。”他一点没有
阻挡我。我看他不阻挡我,我还在门旁的筐子里抓了四五个大馒头,就跑了。
赏析:阅读这样极富画面感的文字,仿佛能看到有二伯和“我”当时的神情样貌和言行举止,感觉到孩童的稚嫩童言和懵懂憨态,玩也欢喜,偷也可谅。作家萧红以小女孩视角,看人、看事、看民风、看社会,为我们保留了童年滋味,读来很是亲切自然。
四、梳理实践过程,积累阅读经验
读完一本书,合上书的瞬间,是结束,也是开始。教师不妨以问题呈现进行回顾反思,重现、内
化、升华阅读过程和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对本次阅读任务进行梳理和二次探究。《呼兰河传》阅读任务结束时,笔者以“这次整本书阅读哪个环节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你在阅读中有了什么新的启发?请你给这样的阅读方式打个分”等问题与学生
继续聊书。如此,整本书阅读教学从“独木”到“成林”,从“知之”到“好之”,从“横读”到“竖读”,实现了阅读的升华。
“双减”背景下,以一篇带一本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的学程设计,能有效弱化整本书的陌生感,降低学生的阅读顾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创新阅读实践的形式,拓展阅
读共同体的空间,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坚信阅读是教育最美的方式,是成长最好的礼物。[参考文献][1]温儒敏.功夫在课外:致“整本书阅读上海论坛”的一封信[J ].语文学习,2018(1):26-27.[2]萧红.呼兰河传[M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责编韦淑红)阅读·案例剖析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