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缘起
在过去的十年中,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载体,其不仅体现在世界各地的用户量级,也体现在用户平台数量的选择上。特别是对于青年体而言,他们正在浏览一个与其前辈不同的数字景观。2016年,皮尤研究中心针对五大社交媒体平台的调查发现,约56%的美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不止一个平台[1];2022年,皮尤研究中心对10个平台的调查中,YouTube是美国青少年最常使用的平台(95%),其后依次是TikTok(67%)、Insta⁃gram(62%)和Snapchat(59%),较小的应用还包括Twitter(23%)、Twitch(20%)、WhatsApp(17%)、Reddit
(14%)和Tumblr(5%)。[2]在中国,艾瑞针对常用移动社交媒体应用的调研显示,43.6%的受访用户日常使用3至4款应用,其中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类占到绝大比重。[3]随着技术的井喷,大量功能各异的社交媒体应运而生,让从小浸润在网络中的中国青少年很早就学会了在各类APP中“左右逢源”。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是(95.76%),随后依次为QQ(72.25%)、抖音(65.57%)、小红书(36.50%)、微博(35.91%)、B站(34.54%)、知乎(14.42%)等。[4]在此背景下,相较于以往单一的媒体平台使用研究,有学者结合当前的媒介生态环境提出“复合媒体理论”(polymedia),将新媒体环境中的交流机会视为一种综合、整体的“可供
性环境”。[5]用户会主动采用“多任务处理”模式自由地将注意力分配至不同媒体[6],而基于多种需求“从一个平台摇摆到另一个平台”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
被称为“平台摇摆”(platform swinging)。[7]
有关“平台摇摆”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特定
体,生长于数字化时代的青年体以其丰富的媒体使用经验与高水平的媒介素养成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该领域目前集中探究摇摆行为的特点与动机,而对于摇摆行为所带来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注意力分配问题则较少被提及。由于技术与自身的时间形式存在着密切勾连[8],因而复媒体环境所携载的时间逻辑亦会镌刻进我们每一次的平台摇摆过程中。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对于时间感知的建构正在悄然改变[9],而青年体的数字化生存与日常时间感知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不论是倍速播放行为带来的“时间角逐”[10],还是追逐弹性内容生产的“数字灵工”[11]都启发我们:青年体在复媒体环境中的平台摇摆蕴含着时间解放与感知异化间的矛盾与张力,青年在获得时间自主掌控权的同时,慢性注意力涣散、信息过载等问题也正在越发凸显,急需引起我们的警示。因此,本研究意在以“时间”为抓手,探索“平台摇摆”中青年体的时间感知情况,并尝试进一步揭示平台摇摆这一现象带来的时间感知问题,以期引导青年体能够同多样化的媒体平台展
个性时钟:复媒体环境中青年体的平台摇摆与时间感知的关系研究
□胡泳王昱昊
【摘要】随着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载体,处于复媒体环境中的用户开始自主进行社交媒体的分配性使用,这一使用行为被称作“平台摇摆”。
既往有关研究多集中于摇摆需求动机分析,而鲜有对其背后“时间性”问题的深入探索。现
以“时间”为切入点,采取深度访谈法探究青年体在“平台摇摆”过程中的时间感知情况,
以此来剖析复媒体环境中青年体的时间感知特征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影响。研究发
现,“平台摇摆”刻画出青年专属的个人时刻表,形成“个性时钟”这一全新的时间感知特
征。由于技术可供性差异,“媒介时间”的建构开始经历由“共性”向“个性”的变迁。多样化
的“个性时钟”虽然某种程度上将青年从传统媒介时间的操纵下解放出来,但也导致注意
力涣散等问题的发生,持续的“分心”将个体围困于平台所建构出的时间围城之中。
【关键词】复媒体环境;平台摇摆;时间感知;媒介时间;个性化
开积极、正向的良性互动。
二尧文献综述
(一)复媒体环境与平台摇摆行为
复媒体(polymedia)这一概念旨在探讨当前媒介
融合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媒介环境。当个体具
备充足的媒介资源且不受媒介素养等因素的限制时,往往会将媒介交流机会视为一种综合环境,并对
不同媒介进行定位。其重在探究个体于不同媒介之
间进行的差异化选择会带来何种影响,并将这种交
流环境视为一种综合的可供性结构[12],用户如何在综合性的媒介环境中利用媒体展开情感表达与管理媒
体间的关系成为这一理论的重要命题。[13]相较于既往聚焦于单一平台使用行为的研究传统,复媒体理论能够引导研究者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考察用户对多种媒体平台的使用行为。该环境下,用户会同时使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14],也会为不同的媒体使用方式进行差异化定位。[15]在复媒体环境中,诞生了“平台摇摆”,这一概念被用来描述用户基于自身需求轮番使用、切换不同媒体平台的行为。因此,可以认为复媒体环境的出现为平台摇摆行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语境,平台摇摆是用户在复媒体环境中的行为表征。
(二)平台摇摆中的时间感知问题
个人往往基于特定需求将自身注意力分配至不同的平台中,这证明除单一社交媒体的使用外,通过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间的“摇摆”能够满足复媒体环境下的个体需求。[16]目前平台摇摆研究集中于对该行为的动机及特征进行探讨,主要植根于特定体之中。青年体在网络生活中常常会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切换各种媒介平台,这些网生一代就像在“游牧”一样开展信息收集、自我呈现、社会交往等日常活动,[17]“高效与便捷的沟通、时刻在线的需要、随时随地记录与分享”[18]成为平台摇摆的主要动机,而用户“时间利用”模式的差异同样是影响个人平台摇摆的主观因素之一。[19]通过对阿根廷青年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持续研究,有学者发现青年会在复媒体环境中依据不同社交媒体所具有的时间节奏来按需使用媒体平台。[20]从时间动力学视角看,平台的时间节奏与信息制作、发布的时间密不可分。[21]当实时信息流APP的出现衍生出“刷”手机的实践日常,在信息不断涌现的过程中,时间成为媒体的组织原则[22],因此,个人的时间管理与平台实践密切相关,“社交媒体自身携载的时间特征塑造了个人对特定媒体的使用与认知”。[23]复媒体环境的出现改变了个人与信息间的关系语境,我们在多个平台进行注意力分配的过程即是在不断处理与时间的特定关系、在实践中强化时间感知的过程。若想探究当下个体时间观念建构的根源与平台摇摆背后的时间逻辑,需要将时间感知特征置于社会语境之中,并同这一时期的时间观念关联起来。
(三)媒介时间的演变与时间感知变迁
爬梳人类社会发展史,农业社会中的自然循环时间与工业社会中的线性钟表时间在媒介技术的变革下被切割成“点”状的时间分子云,大众媒介支离破碎的内容安排带来了以“瞬间化、零散化与无序性”为特征的“媒介时间”时代,瓦解了以往由钟表时间所掌控的时间感知体系。[24]媒介一方面取代了传统钟表的角,使得时间参照以媒介为标准;另一方面则通过对内容的编排,主动建构着个人的日常时间感知。[25]我们所感受到的碎片化的媒介时间带给人类的压迫感、紧张感本质上是一种时间感知的变化[26],这反映出复媒体环境下媒介技术的演变与媒介时间特征的变迁。从媒介化研究视角出发,“作为情境的媒介”扩展了个体的社会实践方式[27],海量的平台选择与“此刻”满足的渴求使得用户根据个人意志对媒介使用的时间主动进行自由编排、拼贴与混搭,犹如操纵着属于自己的“时间游戏”[28],瞬时性共情营造的可能使得用户能够时刻在社交媒体中进行“情感展演”。[29]由此,媒介时间在复媒体环境中开始向“个性化”趋势演变,个人对于媒介时间的感知也开始变得更加多样,突破了以往“公共、统一”的时间感知。这使得处于复媒体环境中的个体持续性地处于多重时间维度下,在平台摇摆的过程中频繁在现实与网络时间中切换,协调不同维度的时间感知成为生活惯常。[30]
在社会向媒介化深度演进的当下,人们往往会存在两方面的时间感知:一种是现实世界中的自然时间,其始终如一地按照节奏运行且不会受到人为干扰;而另一种则是由媒介空间进行内容呈现时所建构的时间,即基于媒介内容生成的时间节奏。[31]本文主要探讨复媒体环境中由海量社交媒体所共同建构的媒介时间,以及个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中所花费的时间。
综上所述,复媒环境的衍生为摇摆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青年体在摇摆的过程中正逐渐形塑属于自身特有的时间管理模式与平台使用节奏,其对于“媒介时间”的感知亦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特定体摇摆需求动机
编号性别年龄平台数量
专业地区访谈方式S1男234传播学珠海线下S2男225传播学
珠海线下S3女193视觉传达北京线上S4女213传播学珠海线下S5女254计算机北京
线上S6女223播音主持石家庄线上S7男234传播学广州线上S8男246传播学广州线上S9
男212政治学北京线上S10男254计算机深圳线上S11女236会计学珠海线下S12男215俄语北京线上S13女237环境工程珠海线下S14女244物理学合肥线上S15男266英语上海线上S16男255历史学珠海线下S17女265财务管理
广州线上S18女254心理学珠海线下S19男205传播学珠海线下S20
女
24
3
文学杭州线上
的探索,鲜有学者从时间感知视角探析摇摆行为对青年体所带来的影响与改变。本研究通过定性研究的相关方法探析青年体在日常摇摆行为过程中的时间感知情况,剖析平台摇摆与“媒介时间”二者间的关系勾连,这能够启发我们从新视角出发,细致阐释复媒体环境下青年与媒介平台的互动关系。
基于研究综述,本文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RQ1:复媒体环境下,青年体在平台摇摆过程中的时间感知有何特征?
RQ2:复媒体环境下,青年体的时间感知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RQ3:青年体在复媒体环境下,其时间感知的个性化演变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RQ4:复媒体环境下,平台摇摆行为与“媒介时间”二者之间存在何种关联?
三尧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深度访谈作为研究资料的收集方式。研究者从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分别对20名青年展开
30至60分钟不等的半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采取目的性抽样,访谈遵循信息饱和原则,受访者在第20名时出现信息饱和,难以再获取新的信息材料,访谈资料的收集工作基本完成。为确保访谈样本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基于访谈数量的有限性,本研究在采取目的性抽样的同时结合异质性抽样,确保最大限度地反映访谈对象间的差异。
访谈开始前事先进行调研,以确保访谈对象同时使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社交媒体,存在分配性使用行为。访谈对象年龄介于19—26岁,符合我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对青年体年龄界定的14—35周岁。同时,访谈对象均来自不同中心城市所在高校的不同专业,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较高且使用场景多样,确保受访样本符合研究需要。考虑到时间与地理因素的限制,访谈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展开,遵循受访者知情同意原则,访谈过程进行了全程录音,以供后期整理并形成文字稿。
访谈问题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受访者对
表1院受访者基本信息
不同媒体平台的功能定位与使用动机;第二部分涉
及受访者的社交媒体分配性组合使用行为,以及这
个性名
一过程中受访者在分配使用中同时间相关的限制因
素;第三部分包括受访者在使用某一平台或多个平
台时的时间感知特征,以及个人对时间观念的认知
等问题。访谈完成后,研究者反复逐字阅读分析访谈
文本,以提取受访者谈论到的核心主题与关键概念,
就其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经过严谨分析论证形成本
文主体结论。
四尧研究发现
(一)平台摇摆中的时间感知特征
本研究基于对受访者社交媒体分配性使用行为
的考察分析,在整合访谈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勾勒平
台摇摆刻画出的日常时间感知框架。随着海量社交
媒体的出现,复媒体环境中“个性化的时间拼贴”与“多线程的任务交叠”成为平台摇摆行为背后时间性的具象表征,在青年体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不断
趋向多样化的同时,由“摇摆”所刻画出的多元时刻
表不断塑造出个性化的媒介时间,个人的时间感知
亦逐渐走向复杂化。
1.选择:碎片时刻表的个性拼贴
由于对媒介内容的定位与需求有所不同,青年
体在面对差异化的媒体平台时会对社交媒体的使
用时段进行主动划分。受访者S7表示:“如果是比较
短暂的碎片化时间,比如在等车、走路的时候我会刷
抖音,但如果在吃饭的时候,我会选择打开B站。”虽
然平台功能是客观的,但个人会主动选择在何时去
消费不同媒介平台中的内容,并且逐渐形成属于自
己的媒体组合时刻表。
除此之外,同一平台内部的摇摆行为亦会影响
个性时刻表的生成规律,“平台大号小号间的切换”
就是平台内摇摆的主要表现。通过平台摇摆,青年
体自我形象的差异化呈现使得他们能够更高效地维
系社交关系,及时收获新鲜的社会资本。正如受访者S14所言:“我有两个微博账号,小号只对关系很好的朋友开放,主要定期记录日常生活,大号倾向于一些观点的输出,进行实事评论或是情绪的发泄,没有什么登录规律,全凭心情。”因此,在平台内摇摆的过程中,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生产的时间主动权往往掌握在自己手中,相较于传统媒体时代统一、固定时段的信息发布规程,复媒体环境中的用户在自我呈现与信息发布时间上的限制更少,更为趋近个性化。受访者S20表示:“抖音是一天过后在晚上用来放松的,如果早晨刷抖音会让我觉得十分虚度时光,所以我都是早晨用微博看时政新闻,这样
让我感到充实和安心。”何时使用何种媒体平台来满足自身的需要,是青年体在个性化需求之下主动对时刻表进行的自由拼贴。
另一方面,对于媒体中所发布的新闻或者某一热点事件,从多个信息平台获取的信息节奏与密度也是高度个性化的。受访者S12表示:“有时我看到新闻后和舍友分享,他会说‘你怎么才知道,都好久了’,但我觉得每个人节奏不一样,没必要事事都追热点。”在复媒体环境中,由于时刻表的生成具有高度的个性化,其凝聚着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不同人接触相同公共事件的时间亦会有所不同,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与获取时间也不同。这种“选择”导致个人对媒介时间的感知开始产生“分化”,时效性信息也有可能在延时的作用下成为“虚假的新近事件”,每个人的时间表不仅是碎片化的,亦存在着延时带来的差异化规则。
2.切换:多线程时刻表交叠生成
平台摇摆存在相应的动机,亦存在不同的摇摆节奏与频率,进而自然时间与媒介使用时间在多线程任务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交叠,不同媒介平台间的使用时间亦存在着相互交叠。个人会无意识地将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与特定时段捆绑在一起,形成“陪伴组合”的日常。受访者S5表示:“现在只要去刷牙,就会打开抖音,然后就一边看一边刷,晚上睡觉之前会打开网易云音乐,要不就睡不着。”与此相似的还有诸如等车的时候“打开微博刷热搜”、吃饭的时候“刷B站”等日常生活行为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多任务处
理模式。在生活与媒介使用的多线程任务处理过程中,自然时间的感知同媒介所建构出的时间感知相互交叠作用,生活习惯与时间规程会潜移默化地随着社交媒体的分配性使用行为而不断摇摆。同时,平台间的多线程任务切换在复媒体环境中显得更为高频。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信息获取与社交维系的过程中。
信息获取方面,受访者经常会在一段时间内利用多个媒体平台完成信息检索工作,受访者S11表示:“一个平台上的信息肯定是不够用的,我如果在知乎上搜索不到有用的内容,就会立刻去小红书上继续搜,直到得到我想要的信息。”由于平台内容可供性的差异,不同平台所提供的信息质量、内容特点均有所不同,利用这一差异并在不同平台展开多线程任务处理能够以较高效率完成对信息的检索。
社交维系方面,抖音等短视频APP成为青年
体进行情感维系的重要阵地,如受访者S9所言:“看到抖音好玩有趣的内容我会立刻分享给朋友们,这是我和大家维系关系的一种模式,所以我经常从抖音切换到,然后又跳转回抖音。”这一即时分享的过程不仅使得分享欲得到满足,也完成了对社交关系的维系。受访者S3为了能及时获得有关“哥哥”的路演信息,自己会不停“奔跑”于不同的平台间,以便于更好地为自家爱豆进行打投:“这边抖音直播刚结束,就立刻去微博刷评论,然后朋友圈转发路演信息……但是我并不累,感觉一直都在陪着他。”通过不断地平台切换来满足自身需求,在获取、分享偶像路演信息的同时,个人也在内心持续进行着与偶像的准社会关系建构。
但是,当我们时刻处于虚拟与现实共同交织的综合性环境时,多线程时刻表的出现会使得个人在享受“陪伴感”的同时也会陷入时间感知弱化的陷阱。持续的媒介依赖使得个人对时间感知的“边界”逐渐模糊,如受访者S15所言:“自己经常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打开不同的社交媒体,可能我先打开微博热搜,又马上打开B站首页看看推送,然后打开朋友圈刷两下……不管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在快速的平台切换过程中,我们无法明确地感知到完整时间的存在,也无法对时间界限进行界定。受访者S2也表示:“疫情的那段时间,我完全分不清到底过去了多久,只是希望能赶紧把这段时间熬过去,所以基本上就是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地刷来刷去。”在时间感知被不断弱化的今天,过于频繁、密集的平台切换不利于个人注意力的集中,也不利于任务处理效率的提升。
(二)平台摇摆中的时间节奏生成
基于经验性访谈材料,青年体在进行平台摇摆的过程中会依据多种多样的需求展开媒体使用行为,而在此过程中,不同的行为会导致个人对于“媒介时间”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发现,“技术认知”与“内容逻辑”对平台的时间节奏生成和个人的时间感知存在密切联系,这也成为本文分析时间感知变化的主要维度。
1.认知:平台算法知识的识别利用差异
平台摇摆行为伴随着个体与复媒体环境的持续交互,而不同平台携载的算法机制则导致用户产生对平
台时间节奏的差异化认知,并逐渐加深其对平台算法规则的了解。随着“算法的社会性知识”片段在青年体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不断涌现[32],个人也在摇摆过程中完成对平台基本运作逻辑与算法推荐机制的熟识,并学会利用、掌握不同平台推送的时间规则去获取更为丰厚的流量与关注度。
作为一名自媒体博主,受访者S6表示:“我会依
照不同媒体平台上的算法推荐时间去发布自己的作
品,在不同时段去安排内容制作并准时发布在不同
平台上。”同样,受访者S8也认为:“抖音一般都会在
下午5点集中推荐,这时候的流量很多。”由于青年
体对算法技术的存在有着更为明显的感知,因此
会在人际交流与媒介实践中强化自身对算法知识的
了解,甚至主动训练、操纵算法,如受访者S4所言:“如果我想多多关注某一领域相关信息的时候,每天都会去刻意地搜索两次,来确保这个平台给我推荐
更多类似的东西。”
平台算法推荐机制的个性化认知使得用户在
复媒体环境中的行为越发多元,对算法知识的识别
与利用差异促使人们在平台中的停留时间和注意
力分配时长走向分化。但另一层面,个性化算法推
荐的出现也使得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处于技术逻辑
的隐性控制之中。受访者所表述出的对平台算法推
荐机制的感知,实际上是用户基于自身需求通过对
算法的想象而得出的所谓官方算法时间规则,就像
受访者S18说的那样:“我其实有隐约观察到这个
平台每天下午5点会推送很多同类型的美食内容,
时间久了总会想在这个时间打开看看然后决定晚
上吃啥。”
2.内容:平台内容建构中的可供性差异
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所提供的内容选择多为固
定时段,且高度同质化,而在复媒体环境中,不同平
台的内容可供性差异影响着个人的媒体印象,用户
会基于自身使用体验与需求被满足的程度来决定下
一次的媒体使用行为。受访者S1表示:“小红书上是
图片加文字的形式,看起来就比较有视觉冲击力,能
一下子引起我的注意力。”基于平台内容的组织形
式,受访者将不同的平台使用习惯与平台使用时刻
串联在一起,其使用的频率与时长各异,平台内容信
息呈现的方式也大有不同,这为个性化媒介时间的
生成提供了现实依据。受访者S5认为:“像这种
实时性的社交软件肯定没事就需要看一眼,但是有
些平台只在特定的时候需要,平台中的内容更新时
间、内容特征都是有差异的,我不可能抱着抖音刷一
天,但会时刻需要我打开。”平台可供性的差异
使得不同平台拥有异质化的内容生成逻辑,而内容
生成逻辑进一步成为用户与平台在互动过程中感知
时间的中介物。换言之,用户会基于不同的媒介内容
与平台展开互动,不同的选择决定了某一次互动行
为在使用时间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影响着在互动过
发布评论